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条必须离婚的理由,揭露了1个真相:比婚姻更需要经营的,是你的人生
最近有两个著名的段子,一个预测2020年11月将成为新生儿扎堆出生高峰,因为宅在家里还能做什么?密集滚床单。

另外一个,预测2020年2月和3月将成为全年离婚高峰,因为两个不爱的男女捆绑在同一扇门里生活那么多天,平时回避的矛盾避无可避,集中爆发。

有很多读者留言说自己正处于一个“规划离异”的阶段,或是心态上的建设,或是物质上的准备,在经历过婚姻生活的洗礼后,越来越意识到“人只有足够自立,才有对生活的选择权。”


比如一条高赞留言:“经历两次婚姻失败后才恍然大悟,女人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只有靠自己才会真实,所有的关系到最后都是没有关系。”

这让我想起曾经历婚姻失败、中年丧偶,最近刚宣布三婚订婚的50岁Facebook“女掌门”谢丽尔·桑德伯格写在《另一种选择》中的一句话 ,她说:

“如果必须坠落,就让我坠落,我会成为的那个人一定会接住我。”

桑德伯格宣布订婚,并分享了一张幸福感满满的照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桑德伯格证明了人生的随机性:如果你很好,你可能会嫁得好,拥有好的丈夫、好的relationship;

但你也可能离异、被出轨,甚至是失去挚爱。

但同时,强大如桑德伯格也证明了人生的稳定性,不管他人怎么样、不管经历什么,你始终都可以选择成为了不起的女人,你始终都是自己最强大的后盾。
 
或许无论在任何时候,无论是恋爱、已婚或者准备离异,我们在关系里都不应该放弃自我成长。

比起爱情与婚姻,更需要经营的,永远是你自己的人生。

作者 | 雅茹

来源 | 遇见张小娴(ID:Miss_AmyZ

“不好”的结果看似是偶然,实则是必然

之所以要谈“婚恋关系中不放弃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是因为身边一位女性朋友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30岁的她迫于父母催婚和内心的“大龄”焦虑,近两年一直在接连不断地相亲,直到19年年初遇到了一个令她非常满意的对象,无论是外貌、工作还是家庭条件,用朋友的话说是“完全长在了我的审美点上。”

大多数相亲都是直奔结婚去的,朋友也不例外。

所以在经过短暂的6个月交往后,两家一拍即合,定下婚期、张罗宴席,事情进展地尤为顺利。

然而就在婚礼前夕,朋友偶然发现男友竟然一直在和前女友暧昧,并且两人除了情感上的联系还有一定的债务关系。

接着又牵扯出男方诸多的晦暗不明的感情经历,而当男方说出“除了前女友,我觉得和谁结婚都一样”时,朋友的认知彻底崩塌了。

她说:“刚决定取消婚礼那段时间,我完全想不通这么狗血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后来才逐渐意识到,当你觉得对方好到几乎可以替你解决多数现实问题的时候,也代表着你对自己的真实生活并不满意。

我还得庆幸,是在婚礼之前发现这些问题。”

其实当初朋友对于她自己的工作和感情都很迷茫,她还想去大城市发展,但父母希望她留在身边。

而经人介绍的这个“完美男人”刚好帮她释放掉了内心的压力,让她误以为结了婚就万事大吉,因此也放松了对对方为人处事的谨慎判断,稀里糊涂地差点儿把自己推入深渊。

很多时候,婚恋关系中“不好”的结果看似是他人的偶然,实则是自身的必然。

尤其在“大龄”焦虑下,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个思维陷阱——寄希望于通过婚姻来改善自身不那么如意的生活状态,消解内心对于人生、未来的迷茫。

这是对自我责任的逃避,而逃避不会换来幸福,换来的一定是将来对自己的遗憾和不满,以及来自现实的更大的打击。

让自己变得富足,才是人生的首要责任

很多婚姻中的女性之所以最后会走到进退两难的境地,也正是因为当初太过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因此也失去了对生活的选择权。

而看似可靠坚定的婚姻关系,实则根本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在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永不妥协》(朱莉娅·罗伯茨的封后之作)中,个性强势的女主埃琳是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母亲。

年轻时是选美皇后的她原本可以拥有更加体面的人生,然而每次当她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者事业稍有起色时,最终都是选择了男人,为了爱情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志向。

结果是不同的丈夫都不约而同地把她抛弃,而一场车祸更是让输掉官司的她彻底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

而尽管埃琳脑筋聪明,学东西上手快,且身材傲人,但因为缺少职场经历和必要的学历,在求职过程中还是受到了不少歧视。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后来埃琳的转变。

当男友乔治让她在工作和他之间选择时,埃琳说:

“我这辈子从前都是围着男人打转,向来都是,为了他们的需要而牺牲我自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不会再那样做。”

事实也证明,当埃琳全身心投入到发电厂污水案,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为600多名被污水毒害的群众争取到赔偿,并获得了200万美元的佣金后,她触底的人生终于实现了有力的反弹。

而工作带给她的回报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有内心的成就感、对待生活的无限激情,以及最重要的,她找到了自我实现的方式。

记得有位读者也分享了自己的“逆袭”经历,她说:

“自己买了房子、保险,孩子也坚持多看望,生活上照顾,还有四年,孩子就要上大学,我就可以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逆袭过程很艰辛,内心要足够强大,走过来了,一切都好了,不迈出那一步,人生只能是画地为牢,无法改变。”

寥寥几句,却充满了真实的力量——当你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应对未来,才能爱得更加从容,人生的选择也自然开阔得多。

不必急着期待遇到一个所谓的更好的人、更好的关系,力所能及地让自己变得富有,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才是人生的首要责任以及收获幸福的重要条件。

亲密关系只是我们完善自我的修罗场

关于对自己的责任,以及对待责任与婚恋关系的态度,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

“我有自己的路要走,如果恰好同路,我们可以一起走一段。”

它包含两层意思:

1、拥有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基本概念,知道自己渴望什么样的生活,并遵循自己的渴望不轻易妥协,且有能力和勇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明白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最看重什么,也去衡量自己能够为对方付出哪些,保持“一切都可以谈,谈不拢就放下”的平和态度,追求合作双赢的局面。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前妻,世界女富豪排名第三的麦肯齐女士就是这类女性的代表。

麦肯齐之所以被很多人敬仰,不仅仅是因为她在被丈夫出轨后,慷慨地放弃了一半的财富而只选择了4%的亚马逊股票,并且后来还宣布要把这笔钱捐出去,“直到我的保险箱空了为止。”

更重要的是,无论对于自己的人生还是婚姻,她都“很明白自己是谁,并不会被贫穷或富有改变。”

当初和贝佐斯开着车从纽约搬去了西雅图创业,麦肯齐虽然辞去了工作,但英语专业出身的她自学财务,并担任了公司的会计;

贝佐斯事业走向正轨后,麦肯齐把更多地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而日常除了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她居然还满腔热血地“耕作”着自己的小说——准备早餐前的桌子、安抚孩子睡觉后的浴室,都是她用来写作的地方。

10年过去,麦肯齐成功出版了两本书,第一本书《卢瑟.奥布莱特的测试》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第二本书《陷阱》又入选当年的年度书籍。

从婚姻到家庭、从丈夫的事业到自己的爱好、从和平离异到慷慨捐款,麦肯齐做的每一决定都是她内在价值观的最直接表达——

在乎意义胜过金钱,在乎彼此成就胜过相互诋毁,在乎自我实现胜过名气头衔。

因此,外界谈论的那些——无论是说她遭遇了丈夫的“背叛”,还是议论她获得的数目惊人的财富,与她内在强大的精神世界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麦肯齐曾非常谦逊地说,拥有一位成功的丈夫是自己撞了大运。但是相比名利,她更不愿意被丈夫的成功所定义。

麦肯齐和恩师、诺奖得主托尼·莫里森。托尼·莫里森也是非常坚毅、有自我追求的女性

我想,亲密关系只是我们完善自我的修罗场,而非人生的寄托和归宿。

而持续地自我成长,重视自己内心的想法,追求双赢、协作与彼此成就的关系,才应该是我们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目的。

因此失去一段爱情或婚姻,其实无足轻重,重要的是你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并相信这力量终将会带你抵达心中的远方。

点个“在看”,与你们共勉~

作者:雅茹。文章首发:遇见张小娴(ID:Miss_AmyZ)。张小娴,香港知名作家,全世界华人的爱情知己。带你一起慢慢成长,学着领悟,从爱爱情到爱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前一步》:女人在40岁之前的路该怎么走,不妨参照这三句话
58岁宋丹丹回顾3次婚姻:女人这一生,其实只有三个字
夫妻关系好不好,看这件小事就知道!
42岁梁静茹再恋56岁总裁:别再说离过婚的女人“不值钱”了
Facebook第一夫人:什么样的男人最性感?
命理瑰宝:第20篇 几次婚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