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晴空下,泛舟武夷九曲,寻觅朱子理学的踪迹

晴空下,泛舟武夷九曲,寻觅朱子理学的踪迹

荷风细语
2017-08-16 阅读164

当我仰望天空,天空像冰晶一样的湛蓝。细碎的风吹动着点点白云,远处的村庄在阳光的映衬下,发出翠绿的光亮。真是天公作美,难得的秋高气爽,给了我一个泛舟武夷九曲溪、攀登天游峰、游览大红袍景区的好天气。


先生的老家就在武夷山,虽然离家几十年,但是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早已刻在心底。我们无需导游,先生从老邻居那里寻了个有竹排使用牌照的小伙子,为我们划竹排。一天的游览就从九曲溪开始了。


九曲溪是中国最美的溪流。它发源于武夷山脉的主峰——黄岗山的西南,上游流经深山密林,经过雨量充沛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下游流过星村,进入武夷山风景区,九曲十八弯,到武夷宫前,汇入崇阳溪,全长约60公里。我们常说的九曲溪是从星村至武夷宫这一段,长不过10公里,峰回路转,乘竹排飘在九曲溪里,人如在画中。


在九曲溪里,每转过一道湾,在岩壁上都会有朱熹作的《九曲棹歌》的摩崖石刻,古意悠悠。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七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风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做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监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顽固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境,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在历代文人墨客吟颂武夷的诗篇中,朱熹的这首《九曲棹歌》就像一幅优美的长卷,铺开了武夷山九曲溪的全景。难怪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这样写道:'假如一位道学家的诗集里,'讲义语录'的比例还不大,肯容许些'闲言语',他就算得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例如朱熹。'


还没有完全领略武夷山这一方碧水丹山,还有那些早已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我就这样邂逅了朱熹,以至于人间仙境的美景渐渐开始淡化,而武夷山厚重的朱子理学文化不断凸显,再凸显。此时萦绕在我耳边的是那首儿时便已熟记的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14岁时其父朱松病故,便随母从建瓯来到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里。在刘子羽等长辈的悉心教诲下,朱熹打下了厚实的学术功底。24岁便踏上仕途,赴泉州任同安县主簿。4年后回到崇安,筑室武夷山中,讲学著述。


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朱熹在提举武夷山冲佑观期间,完成了他集理学之大成的代表作《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这两部中国哲学史上重要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朱熹理学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


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朱熹由浙江任上返回福建,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隐屏峰下,亲自创建了武夷精舍,广收门徒,开门讲学,历时5年之久。四方学子,纷至沓来,武夷山因而被称作'道南理窟'。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赞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集孔子之后的学术思想之大成,继承了北宋程颐、程颢二人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史称'程朱理学',形成了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也被称为后孔子主义,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成中国宋代至清代700多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代表着传统的民族精神,是东方思想史、教育史、哲学史和文学史上继孔子之后的重要发展阶段。


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的学说,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他的词作无浓烟或典故堆砌的毛病,语言秀正,风格俊朗,字斟句酌,非常讲究。


朱熹的一生授徒讲学、著述立说、学术创新、文化立命。他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今人编撰的《朱子全集》就有27册总计2000多万字,这在著述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朱熹一生创建、修复、讲学和题咏的书院有40多所,由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甚至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他推行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书院制度为古代书院树立了榜样,也成为书院教学的一大特色。


朱熹提倡情感教育,重视人文价值,他与蔡元定之间真挚而深厚的师生情谊,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千古美谈。朱熹改变了以前学术繁琐、拘谨和保守的弊端,创新简洁、明快的特色,重新确立了儒学主体的地位,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使儒家'经世致用'的精神得以提倡和发展。

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朱子理学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和发展。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世,近50年的时间,朱熹在这里治学、著述,传教,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和传播。


是什么给了朱熹灵感,让他有了如此成就?《九曲棹歌》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有着典型丹霞地貌的武夷山,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修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有云:'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武夷山被誉为'奇秀甲东南'。正是这样的人间仙境,才能让朱熹洗去尘世万千的烦恼,沉浸于美景与学问之中,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一代大家。


朱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饱满、遒劲,自成一家,不失为书法珍品。同许多文人雅士一样,朱熹也喜欢题壁摩崖,借景抒情,讴歌山水 。武夷山现存朱熹的摩崖题刻共13方。这些摩崖石刻不仅点缀了武夷山如诗如画的风景,而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极其丰富而又深邃的思想内容,'逝者如斯'、'修身为本'、'智动仁静'等等题刻,赋予了武夷山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人文价值。



今天,武夷山仍然完整地保存了很多有关朱熹的遗迹和景点,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天游峰下的武夷精舍。这里曾是朱熹著书立说、倡道讲学的地方。遥想当年(淳熙五年秋),朱熹与妹夫刘彦集、隐士刘甫共游武夷时,只见九曲溪曲折环绕,隐屏峰下云气流动,顿觉耳目一新,因而萌发出'眷焉此家山'和'仙人久相招,授我黄素衣,赠我双琼瑶,茅茨几时建,自此遣纷嚣'的建屋初念。经过数年的苦心筹措经营,精舍终于在淳熙十年动工,当年就初见规模。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武夷精舍几经兴毁,也多次加以修缮和维护,形成了今天所能够看到的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八百多年过去了,朱子早已仙去,站在武夷精舍的堂前,我不禁感慨:究竟是武夷山的灵山秀水孕育了一代理学大师,使其名重天下?还是朱子理学所闪耀的文化光芒,使武夷山成为闻名天下的文化名山?

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圣地。


朱熹曾有诗云:'晨窗林影开,也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字字句句中,饱含着朱子对武夷山的热爱和依恋。没有武夷山这世外桃源和人间天堂,也就没有朱熹的理学思想。可以说,武夷山诞生了理学大师朱熹。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一方山水也养育了一种文化和一个思想。但同时,朱子理学的传播也为武夷山的灵山秀水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厚重感。


在中国文化史上,武夷山与泰山各有千秋。泰山孕育了孔子,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了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之一。


武夷山造就了朱熹,朱熹完善了孔子的学术思想,形成了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朱子理学,为我们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700余年的文化与思想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生,乃获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


此时,我觉得最幸运的是自己,仰望碧蓝的天,徜徉山水间,感受着哲人先贤带给我的文化氛围和深深地历史感悟。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夷精舍:“继往圣开来学”的传承高地 戎章榕
《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
散文百练:碧水丹山(何向阳)
朱子文化
在武夷山寻找朱熹
2010-26J 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