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立地理论探讨(上)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立地理论探讨(上)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湖南商学院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研究中心 王迪云
国研网 发布时间:2018-03-21

摘要:通过对全域旅游的内涵分析,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精细化的旅游开发理念,进而引伸出“旅游立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立地及其开发展开理论探讨。内容包括旅游立地的概念内涵、特点、分类原则与方案、开发利用的内容与途径等。最后提出了四个关于旅游立地及其开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立地,开发利用,理论探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GL122);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A23)

当今时代,旅游已成为大众化的人类活动,旅游产业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1]。与此同时,旅游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各种旅游开发发展的理念与战略被提出。“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界推崇的全新旅游开发理念,目前正处于高度关注和全力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此一理念提出的时间很短,迄今为止,与之相关无论是理论表述还是实践操作,都还存在许多争议,各种新奇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方法不断涌现。

 全域旅游内涵辨析

我国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肇始于2009年,迄今已有8年之久。期间经过了概念提出、地方试点探索等发展阶段,到20162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同年119日公布第二批238家示范区名单[3],全域旅游进入国家示范推进发展的新阶段。20173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政府最高层级工作报告中。

全域旅游从零星起步到成为全国全行业性的发展热点,理论研究一直起到了经验总结、概念内涵和思路模式探讨的引领作用。于洁等对近年来国内全域旅游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4],将2009年以来的全域旅游研究分为两个阶段。20092012年为“起步阶段”,期间的论文数量少,且以报道性论文为主。2013年以后是“成长阶段”,此一阶段无论是概念内涵研究还是规划发展探讨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厉新建等对全域旅游概念内涵提出了“四新”“八全”的系统解读[5];吕俊芳在全域旅游概念、理论基础、发展条件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探讨[6];在全域旅游规划以及发展路径方面,吕俊芳2014年提出的“大城小镇嵌景区”全域旅游发展范式,丰富和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图景的探讨[7]

纵观近年来全域旅游概念内涵的相关成果,以厉新建等人提出的“四新”“八全”内涵阐述最为典型,影响也最大。其中的“四新”具体指的是全新的资源、全新的产品、全新的产业、全新的市场。“八全”包括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八个方面。

可以从供给侧、消费侧两方面对历新建等人的“八全”主张进行分析。从开发供给侧来说包括了全要素、全行业、全部门、全社会。其要义是,旅游目的地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和全体居民以旅游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到旅游开发建设当中,通过“旅游+行业(部门)”、“行业(部门)+旅游”的办法,使区域内自然、人文、生产、生活等各种旅游资源都得到开发,以实现向游客提供丰富旅游产品与全面旅游服务的目标。从市场消费侧来说,包括了全游客、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其中的“全游客”指的是旅游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游客也包括当地居民,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指的是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内容丰富性、全程持续性和时空遍在性。

显而易见,要达到以上目标,必须要求旅游开发服务在“精细化”方面下功夫。精细化表现在:首先,要对游客的旅游需求,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以及“文化、科教、资讯、环境、制度”等相关需求[5],进行深入挖掘精细化表达。其次,是要对区域内各种自然、文化、社会、经济要素进行精细化勘探测量,包括它们的位置、海拔、要素构成、特色、等级、容量、可达性等各方面的特点和变化变异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种要素进行精细化甄别:是否具有满足某种旅游需求的禀赋属性,是否可以纳入到旅游开发的对象范围。再次,对各种旅游产品与服务进行精细化安排,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提供什么服务要有全域的、灵活变通的考虑。而要达致这三个方面的“精细化”,建立“旅游立地”的认知开发体系,通过“旅游立地”的划定、标识、开发建设、数字化存储、传输、查询、发布以推动全域旅游“四新”“八全”理念的落地实现,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目标。

 “旅游立地”理论探讨

自德国林学家Raman1893年在其编著的“森林土壤学和立地学”一书中最早提出“森林立地”的概念以来,立地概念不断得到充实扩展。现代意义的立地广泛应用于林学、生态学、地理学、农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众多领域,指的是植物生长的地段作用于植物的环境条件的总体。

本文借助相关学科的立地术语,提出“旅游立地”概念。所谓旅游立地,从相关学科立地定义的经验惯性来看,它是游客所处特定空间的环境综合;但从旅游开发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驻足停留完成某项旅游活动的环境空间,具有特定的旅游功能。

2.1  旅游立地的基本特征

2.1.1  旅游立地是游客所处特定空间各种环境条件的总和,具有总体性

立地环境由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大部分组成。自然环境是旅游立地的骨架,它既是旅游活动的生命支撑体系,也是游客摄取旅游信息开展旅游体验活动的平台。每个立地的自然环境都包括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物等多种要素。人文环境是旅游立地的血肉,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立地人文环境使立地具有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成为游客摄取旅游信息的又一类重要客体。立地人文环境包含的要素多种多样,建筑桥梁、亭台楼阁、岩画石刻等等是许多旅游目的地常见的人文要素。

对于一个具体的旅游立地来说,每种环境要素的取值是不同的,形成不同的立地环境结构。但是为了立地辨识、理解和检索查找的需要,甄别出立地环境的主导或核心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立地环境主导或核心要素的提取是基于特定的价值判断进行的。旅游立地环境的主导和核心要素的甄别显然要从旅游的视角进行操作。

2.1.2  旅游立地的种类和性质随空间位置而变化,随旅游目的地大的背景条件而变化,具有空间差异性和动态变化性

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被区分为景区和非景区两大部分。而全域旅游是广义的景区旅游,整个旅游目的地被当作一个大的景区来看待。但是全域旅游的这个广义景区与传统景区有很大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全域旅游的广义景区是由传统的景区与非景区构成的。本研究把传统景区对应的部分称为旅游资源环境景区,而传统非景区对应的部分称为旅游产业环境景区。

 全域旅游空间结构

Fig.1  Thespac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region tourism

资源环境景区是由旅游景点及形成旅游景点的资源环境构成的区域。对资源环境的解释多种多样,本文的资源环境,指的是某种旅游资源得以形成发展的环境条件。如云海的出现需要山地的环境条件。旅游景点与它的资源环境是相伴相生的统一体。资源环境景区由于长期的开发、保护和运营,一般植物茂密、空气清新、水质清澈、鸟语花香。因此,此范围内的各种旅游立地一般都有良好的环境质量。

产业环境景区是原有景区之外普通的乡野及城镇空间部分,全域旅游通过悉心的规划营造建设,将其塑造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景区。塑造的过程,主要基于旅游产业开发的各种理念与思路,称之为产业环境景区。由于此范围原为城乡居民点或农田园地,动植物的丰度和盖度、空气、水质等都远远不及上述资源环境景区,因此,此范围内的各种旅游立地,多为深受人类影响的环境甚至人工环境,立地的环境质量普遍较低。

另外,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游客对立地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这是旅游立地的动态变化性。春夏多雨需要避雨立地,夏季高温阳光毒辣需要遮荫、多风、清凉的立地,冬季寒冷需要阳光温暖的立地。

2.1.3  旅游立地是旅游活动的功能平台,是旅游开发的对象,具有平台性和对象性

旅游立地是游客驻足停留的特定环境空间,游客凭借这一环境空间开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因此,任何旅游立地都能满足一定的旅游需要,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

比如游览类的旅游立地,它们能为游客提供一定数量质量特色品位的旅游信息。从信息熵理论看,旅游立地作为一个信源,它给游客带来的信息量可以由公式(1)求得。

公式(1)可以解释为:旅游立地出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的组合状况,能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游客在一定的文化阅历水平基础上,对旅游立地应该有哪些环境要素、环境要素组合有某种预设的期望,当立地中实际出现的情况与游客预设的完全一致时,其概率p(ai)1,这意味着对游客而言不含有任何信息。当实际情况与游客预设不一致时,偏离的程度越大,其概率p(ai)越小,这样的环境要素或环境要素组合所包含的旅游信息量越大,越有观赏价值。从功用的角度来看,游客从旅游立地摄取旅游信息相当于从立地环境中攫取了负熵,这一过程使游客身心系统的有序性得到提高。这也是游览类立地的价值所在。

另一方面,无论是游览类还是其他类型的立地,它们都是游客的环境空间。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必须不断地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所以空气清新的地方、温度适宜的场所、冬日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夏天的荫庇地、有饮用水源的地点、能避风雨的场所、炎热天的风口等等,都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追寻停留的立地对象。以往的旅游开发,只重视景点和宾馆饭店等类型的旅游立地建设,而对影响游客其他旅游感受的旅游立地关注不够。全域旅游将对游客服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应该重视各类旅游立地的挖掘、开发利用与培育保护。

2.2  旅游立地的类型划分

2.2.1  旅游立地分类原则

2.2.1.1  旅游功能为主导的原则。旅游立地是基于全域旅游理念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全游客”的“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旅游需要。立地的旅游功能就是满足某种旅游需求的能力。因此,旅游立地类型的划分首先必须考虑立地的旅游功能,功能相同的个体可归结到同一类旅游立地。传统的旅游需求被概括为“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全域旅游增加了“文化、科教、资讯、环境、制度”等相关要素上的供给[5],因此,应该从满足更多旅游需求的角度来探讨旅游功能,以构建更为完善的立地分类体系。

2.2.1.2  综合多因素分析的主导因素原则。立地是环境要素构成的总体。立地功能由各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得以实现。但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立地旅游功能的贡献是不同的。每一类立地必然存在某种或某几种特别重要的因素,它们决定了立地功能的主要性质和特点,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立地分类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评估实现各种旅游功能的立地环境结构,从中找出形成旅游功能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并将它们与旅游立地分类的主导因素、一般因素对应起来。

2.2.1.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性是从性质上把握各种不同类型旅游立地,为旅游立地分类建立概念模型。一般根据旅游功能的大小虚实,将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旅游功能组织成层次结构,得出一个分类的逻辑模型。定量是分类逻辑模型的数量化模型化。数量化是找出逻辑模型中各底层旅游功能实现的主导因素,并对主导因素的取值,包括数值大小、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范围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最适值进行调查、统计与计量。模型化是由多个因素确定的底层旅游功能,各因素的权重以及综合得分的计算模型的确定。旅游立地分类,一般是先定性再定量,定性体现分类的理念与价值取向,定量体现分类的方法与手段,二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立地分类的完整体系结构。

2.2.1.4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旅游立地分类必须建立在对立地环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需要旅游学、资源环境学、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甚至人体工学的支撑。但旅游立地分类的目的是为能够和更好地开展旅游活动服务的,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特点。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其中的关键体现在基于旅游功能实现的要求,对立地环境结构进行科学分析,提炼出功能实现的主导因素,以建立既科学又实用的旅游立地分类体系。

2.2.2  旅游立地分类方案

2.2.2.1  游玩类立地。这是旅游立地的一个大类,它们的功能都与旅游六大要素中的“游”有关。可细分为体验立地、避雨立地、遮荫立地、纳凉立地、避风立地、避险立地、取水立地、如厕立地等细类。

体验立地是最核心的游玩类立地,是旅游目的地魅力与吸引力的初始来源。体验立地按旅游体验的方式可分为观赏类体验立地、探险类体验立地、体育类体验立地、疗养类体验立地、文艺类体验立地、观摩类体验立地、制作类体验立地、劳动类体验立地、品尝类体验立地、闲住类体验立地;按立地成因的类型因素分为自然生态文化类体验立地和生产生活类体验立地;按等级与完善程度可分为景点类体验立地和亚景点类体验立地;按空间搭配形式可分为单一体验立地和组合体验立地。

景点类体验立地即传统的旅游景点,其类型特点已有广泛研究,不再赘述。亚景点类体验立地并非传统意义的景点,但在全域旅游的语境下仍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地点或地段,比如小型寺庙、池塘、水库、河湖、树丛、果园、街边游园、堤坝、桥梁等,它们具有一定的景观和文化含量,但其品位尚未达到传统景点的高度,在全域旅游理念中,旅游目的地要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服务,这种全覆盖性的服务理念为此类立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避雨立地是游客在游玩遇上下雨天需要寻找的一种立地。避雨立地与下雨天气有密切关系。由于天气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环境因素,因此避雨立地并不是一种常在性的旅游立地。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避雨立地的避雨功能消失而成为其他类型的环境立地。避雨立地按避雨主导因素的不同可区分为:洞穴避雨立地、陡崖避雨立地、树丛避雨立地、人造亭棚避雨立地等。

与避雨立地类似的还有遮荫立地、纳凉立地、避风立地等,它们也都是特定天气条件下游客亲近的环境立地,不妨把它们都归结到气象性环境立地这一类型当中。气象性环境立地虽然因天气变化不具有常在性,但气象性旅游立地出现的位置、天气条件之外其他环境因素等仍然是确定的,因此仍然可以辨识、管理、建设维护,以应用时之需。

《经济地理》2017年第1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域旅游,需要全美旅游
旅游就是有钱闲的寻开心
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
“拒绝游客避雨”景区当反思
如何理解“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关键在于区域旅游要素的系统整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