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前473年,越国名臣文种在会稽被越王...
公元前473年,越国名臣文种在会稽被越王勾践赐死。临死前,文种泪流满面道:“臣跟随您二十年不离不弃,如今却落到这个下场!可恨没有听从范蠡之言!”说罢,文种割喉自杀,随后被抛尸荒野。

文种是何许人也?此人乃是春秋时期越国著名谋士,为人忠义慷慨,又以足智多谋而著称,勾践寒微之时文种不离不弃,鞠躬尽瘁为国操劳,深得勾践器重。

在当初,越王勾践初登基之后,心高气傲一意孤行攻打世仇吴国,结果兵败被围。据《史记》记载,勾践无奈之下“请为臣,妻为妾。”意思是自己臣服吴王,而妻子给吴王当妾。

吴王夫差有意答应,大臣伍子胥却强烈反对,他劝说:“天以越赐吴,勿许也!”伍子胥是吴国老臣,深得夫差尊敬,他这么一说,夫差不得不慎重考虑。

勾践得到消息后,以为此事无解,准备“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这时,文种计上心来,他说:“吴国太宰伯嚭(pi)贪财,可以诱之以利让他帮忙。”

于是,文种亲自来到吴国,成功贿赂了伯嚭,使吴王同意请降,最终让勾践和越国免于灭顶之灾。

在这里,要提一下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两国交兵是为了争霸,使对方屈服,而不是为了消灭对方或使其在诸侯间除名。所以在勾践投降后,只是只身前往吴国国都,越国依旧独立存在。

在吴国时,勾践自不必说,体验了各种侮辱和苦难,为了活命甚至去吃夫差的粪便。有一度他的意志十分消沉,感叹道:“我就要死在这里了吧!”

多亏文种在身边不离不弃,给予支持,宽慰道:“商汤和周文王都曾身陷囹圄,晋国重耳齐国小白都曾颠沛流离,但最后他们都称王称霸!照这么看,现在是福不是祸。”

就这样坚持了三年,最后勾践被放归越国,从此勾践卧薪尝胆,将国政全部托付给文种。文种不负重望,数年就将越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再一次有了与吴国全面对抗的资本。

当然这还不够,文种又给勾践献上“灭吴七术”,分别为: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献遗美女以惑其心智;四曰使作宫室以磬其财产;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诟杀其臣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趁其病。

就这样在君臣同心的氛围下,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攻破吴国,一雪前耻!越国上下一片欢腾,文种等臣子更是热泪盈眶,但令人不解的是,越王勾践却面无喜色!

当时与文种齐名的大臣范蠡一眼看透,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暗道:“越王不欲功归臣下,疑忌之端已见矣!”于是,范蠡决心激流勇退明哲保身,并“夜乘轻舟,逃入五湖之中。”

范蠡给文种留下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同乐,若不去,祸必不免。”

文种览罢,“怏怏不乐,然犹未深信其言,叹曰:何虑之过乎?”

文种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勾践是什么样的人,不过他觉得,君臣相处二十年之久,即使有些猜忌,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更何况如今苦尽甘来,正是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若是此时离去,如何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于是,文种选择留下。可惜的是,文种高估了君臣情义,又低估了勾践的猜忌程度。仅仅数天之后,勾践召见文种,客气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随后,就发生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文种含泪自杀,尸骨被抛到野外,幸亏越国百姓知其冤枉,将其尸骨埋在卧龙山下,这才有了安息之所。
——————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一直是励志的典型,但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沉思。勾践与文种同甘共苦二十年,最后因为内心有些猜忌,就毫不犹豫就逼死文种,由此可见,一些封建帝王为权力不择手段以及冷酷无情的一面。

而文种没有范蠡看得深,贪恋权位,明知勾践为人,却又妇人之仁。处风口浪尖不知明哲保身,又不听范蠡的忠言劝告,最后落得自杀的下场,也是其意料之中的事。

文种的故事放到现代社会中,仍有不少借鉴意义。很多人就有一个类似勾践的朋友,他用到你时,当你是亲朋好友,客气又礼貌。不用你时,看你如过客行人,轻蔑又忽视。

还有一些领导,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没有道德。文种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有远离这种白眼狼,你才能活得更好。#翘楚读书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蠡简介 名人传记 范蠡传
善用计谋的范蠡
饶恒久:范蠡生平考论
范蠡简介:功成勇退的大智大谋者
细数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的起源和归宿(六)越国
《卧薪尝胆》原文、译文及历史典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