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锻炼初步如何“内之是求”---魏坤梁
太极拳锻炼初步如何“内之是求”---魏坤梁 
 (一)太极拳的“三大于”
太极拳锻炼如果能够着重于“内”,各种外形动态姿势才会真正有了太极拳的意义,才能在锻炼中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特有效果的味道,也才是真正开始太极拳的锻炼,也才能最便捷地学会太极拳。不然,外形不论似乎是多么正确,几乎是不可能有太极拳特有效果味道的,外形也不可能是真正正确的,太极拳理想的健身和武术功效也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太极拳锻炼之初步就应该着重于“内之是求”。那么,如何“内之是求”呢?这个问题是许多太极拳学练者很想了解的,也是应该了解明白的。
宋书铭先生所遗留的相传是许宣平所作的《三十七周身大用论》精辟地指出了太极拳的三大基本特性是“心静”、“气流行”与“猴头永不抛”。这“心静”是太极拳所有功能之所以能够取得的精神根本;这“气流行”就是指要使用人体传递性的力量,这样才能保证全身放松而“不用力”,是太极拳动作的根本;而这“猴头”应是古人对“喉头”的谐音假借写法,其所隐寓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要让躯体不会接受攻击性外力的作用,因为人的躯体当正面受到了外力作用就可能会向后倾仰而喉头朝天,所以,这“猴头永不抛”其实是指要使得攻击的对方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终不得力”,对于太极拳而言这“猴头永不抛”其实就是指沾粘连随,这沾粘连随则如王宗岳所说的是太极拳的武术根本。
太极拳的“内之是求”自然应该从太极拳的三大基本特性出发。对于这一问题,现侨居美国的李品银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上海初涉太极拳时就总结出很可贵的一个经验,被概括为“下大于上、后大于前、内大于外”,简称为“三大于”。李品银先生当时曾征求他的老师濮冰如前辈的意见,当即得到兼为杨澄甫、李景林、叶大密先生之弟子的濮冰如前辈的赞赏。李品银先生在2009年《精武》杂志上的连载文章中对这“三大于”的称谓又略有改动,但我认为还是这“下大于上、后大于前、内大于外”称谓好。《精武》杂志上李品银先生的连载文章发表前,李品银先生的学生廖达中先生第一次告诉我这“三大于”时,真的是令我感到拍案叫绝。太极拳真可说是“大道至简”,如果加以哲学抽象,太极拳可以用“虽动犹静”这四个字来表示;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则是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而这“三大于”就是得到这把金钥匙的方法。初学者如果能够处处注意这“三大于”,就会象是攀登泰山找到了有扶手的阶梯;而许多学练太极拳几十年仍然不得其门而入者如果能够处处注意这“三大于”,也会很快找到太极拳之门的。当然,这“三大于”就字面而言是抽象的,各人完全可能发生不同概念的理解,但从太极拳的三大基本特性而言,太极拳“三大于”的概念是确定的。那就是“三大于”反映了太极拳动作和劲力的主次、源流、先后等,反映了《十三势歌》和《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变转虚实”;“三大于”既是对太极拳同一个行为反应的说明,是不能拆分开来的,而从某一角度说又是有所区别的。我是以“三大于”如下认识来作为自己经验总结的。
(二)“下大于上”
按照“三大于”来学练太极拳,首先要着重于“下大于上”。“下大于上”的实质就是古经典拳谱所说的“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练太极拳要做到大松大软局部不用力就必须学会使用传递性力量也就是“气流行”的技能,因为只有躯体和手臂能够被传递性的力量作用动了,躯体和手臂才能够达到太极拳真正的大松大软,从而才能使得攻击的对方找不到力的着落部位,才能使得手臂发出比手臂大得多的力量来等。这传递性的力量,太极拳古经典拳谱和《杨氏老谱》均称其为“气”或“劲”,古经典拳还明确指出“气”的“其根在脚”。太极拳的一切动作、一切劲力都必须由脚而起。这就是说,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首先的、着重的是脚,脚之上则均是其后的、次要的。具体地说,每一个动作都要如孙禄堂先生在《太极拳学》中所说的脚要“极力”地“蹬劲”;也就是孙南馨先生在他的两本太极拳著作中再三强调的“太极拳的动作其动力源均由脚底而起……均必须由两脚底的蹬地和脚趾抓地的贴地拧旋,带动臀部及两胯,由臀部及两胯带动上身,带动两臂、两手。”“两手、两臂好似空中飘带,只维持不掉下即可。”太极拳的“气”或“劲”就象是反光灯,反光灯照到远处的光束是经过反射发出去的,不是光源直接发出去的;太极拳的“气”或“劲”也都是必须由于地面的反作用所引起的人体劲力向上反馈传递的,所以,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于脚蹬地所引起的,不是由脚以外的身上某一部位直接发出去的。当然,这脚蹬地并不是用脚局部的力量,而是凭借“虚领顶劲”之全身放松的“沉”所引起的;“沉”的力量小,发生传递于手臂的力量也就是“气”就小;“沉”的力量大,发生传递于手臂的力量被称为的“劲”就大,这“劲”的实质也就是“气”。可见太极拳是离不开“沉”的。比如太极拳武术应用必须“轻灵”和消除“双重”,这“轻灵”和消除“双重”也是离不开“沉”的,因为只有一脚之如入地三尺之“沉”,另一移动的脚才能如履薄冰地、十分松软地、落地无声地接触地面,也就是另一脚才能“轻灵”地移动,“双重”也才能消除。有位近些年很有名的人在其太极拳著作中一边反复地说“脚是太极拳之根”,一边又反复地将脚的移动落地与承载体重的着地相混淆,说练太极拳要“双脚与大地离虚”、“飘飘欲仙”,说“脚用力必然有反作用力,失去根基,人的肢体便失去稳固”,这种说法其实是否定了脚为太极拳之根,与太极拳的经典理论、与近代太极拳家的传授正好相反,与每人完全可以实际检验的实践也是不符合的。通过实验可以证实,只有全身的“沉”引起的承载体重的着地脚对地面有很大的作用力,也就是脚与地面的接触面有较大压强的力量,脚才能与地面紧密接触、人才会有脚如入地三尺之“沉稳”与脚象与地面吸住一样的感觉,才能体现与感觉到“沉”,放松的人才会有力量由脚上传。显然这种“双脚与大地离虚”、“飘飘欲仙”的说法是对太极拳学练的严重误导,如果听信了这样的说法,那么要想学会太极拳就等于是缘木求鱼了。这种由“沉”引起传递性的力量,没有很好放松的初学者往往是需要刻意用较大的下沉之力的,但是,随着放松和“沉”功夫的提高,“沉”就渐渐会成为自然而然无须费力了,似乎纯粹是由自重所自然引起的了。这些都是属于“下大于上”。“下大于上”还是相对而言的,不仅仅是指脚与身,如胯与背、背与手,对于传递性的力量而言,都是属于“下”与“上”的关系。
对于“下”与“上”的动作而言,初学者也应该有先后之别,也就是说应该有时间差,要体验先下后上、由下而上这样过程的味道,做每一个动作就象是在平静的水面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欣赏这向四周扩散的波纹,或者是绞动另一头已经固定的毛巾的一头,体察这一圈一圈的卷曲由绞动的一头往另一头扩延,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比如完成搬拦捶的搬拳,动作必须先左脚,再左胯,由以左胯为轴向左转动带动身躯和右拳象绞动毛巾那样地翻转,如果这股绞动的力量没有由胯到达身躯,身躯就不要自动主动;如果这股力量没有由身躯到达右拳,这右拳也不要自动主动;身躯和右拳之动必须是由左胯转动发生的劲力传递所带动的有先后过程地完成,这样习练久了,就会渐渐感到这身躯和右拳其实都是既毫不用力的,然而又是十分有力的这样的味道。这样的练习,下动与上动虽然有明显时间差过程的上下不同步,但渐渐必然会达到下动与上动外形动态没有丝毫时间差和过程的上下同步,也就是达到左脚之动与右拳之搬是同步的、同时的、没有丝毫时间差的和没有过程的,然而在这倏忽间自己又清楚感觉到存在着过程。这样的外形动态没有丝毫时间差和过程的手到脚到才是属于太极拳合格的动作。这样的动作才是具有“下大于上”内涵的真正的太极拳的动作。今年十月底拜访由美返沪的李品银先生,他也数次强调练拳动作要有时间差和过程的意见,反映这种初练拳要有时间差和过程也是他“下大于上”中的一个内涵。
太极拳就力量的强度而言,所有动作也都是“下大于上”的。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气”或“内劲”都必须由于地面的反作用从而引起脚的劲力向上传递,但这“气”或“内劲”又不是地面的反作用力,而是人体上下“相向运动”发生的自身的劲力,现代运动力学称之为“动量传递”;这种情况就象是火箭的发射,火箭的发射和飞行靠的是其尾部向发射和飞行的反方向喷射的力量,这反方向喷射的力量是必然大于火箭的发射和飞行力量的;太极拳这“气”或“内劲”的传递也是如此,是必然“下大于上”的,或者说传递是有衰减的,当然,放松的功夫越差衰减也就越大,而放松功夫再好也是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传递的,所以,太极拳引起动作的下“沉”之力必然是大于传递于手之力量也就是“气”或“内劲”的。这种情况之太极拳的发劲尤其明显,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多次所提到的杨澄甫先生的发劲,都有身子往下一坐的描述,有了真正的太极拳发劲这“一坐”的经验,就必然会体验到这“一坐”作用于地面的力量是大于其手臂发出之力量,也就是“下大于上”的。总而言之,“下大于上”包含着“下源上流”、“下先上后”、“下主上次”,这些内容根据阴阳学说也可以用“下实上虚”来概括。
(三)“后大于前”
“后大于前”主要是指太极拳移动的一个规律。物体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动力处于前方的牵动、拖动、带动,另一种是动力处于后方的推动。前一种如手拉车,车的向前移动是由于在车前方的人给车动力;后一种如手推车,车的向前移动是由于在车后方的人给车动力。这动力在后的推车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要以身体的重量和手臂的力量作用于车,另一种则主要是背如向后靠着厚重牢实的墙,脚反撑地面。太极拳的任何动作都必须是这种背如向后靠着厚重牢实的墙,脚反撑地面的情况,就是说手臂向前移动的力量不是身体向前的力所催动引起的,而是身体向后与腰骶反向作用发生的反弹所引起的,这就象对着墙打乒乓球,乒乓球向自己方向飞来不是乒乓球自己的动力所作用的,而是乒乓球碰到了墙撞回来的,乒乓球向前撞到墙的力量越大,向后飞回来的力量才越大。这就是说太极拳古经典拳谱所谓的“力从脊发”不是说手臂向前是背脊向前催动的,而是背脊向后反向催动的。这是太极拳可靠地维持沉稳兼轻灵之沾粘连随与传递性力量使用的必需。所以,就身躯移动的“后大于前”而言,身躯向前移动,这身后就是“后”;而身躯向后移动,这身前就是“后”;身躯向左移动,这身右就是“后”;而身躯向右移动,这身左就是“后”。举例如①揽雀尾按的身躯向前移动,其动力是在后腿,身躯向前移动是完全靠后腿向后蹬地的力量所引起的,手臂向前的劲力则是完全靠背脊如惯性般地后撑与后腿向前撑这样的反作用所引起的;这种移动,在弓步形成时,前脚是仍然可以在身躯不后仰的情况下提起向前跃迈的;在向前移动过程中,头的前部、身躯前部的胸、腹、耻骨联合与前脚的腿是没有主动向前用力反应的,前脚的腿膝也没有主动弯屈的反应;而这后腿向后蹬地的力量和腰骶部向后支撑的力量还必定是大于身躯向前移动之力量的。②倒撵猴的身躯向后移动,其动力是在前腿,身躯向后移动是完全靠前腿向前蹬地的力所引起的,手臂向前的劲力则是完全靠前腿的向前蹬撑引起的大腿根部后移与耻骨联合部如惯性般地向前撑这样相互的反作用所引起的;在坐步形成时,尽管外形上身体重心落在后脚,后脚仍然是可以在身躯不前倾的情况下提起向后撤步的;在身躯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头的后部、身躯后部的背、臀与后脚的腿都是没有主动向后运动用力反应的,后脚的腿膝也是没有主动弯屈反应的;这前腿向前蹬地的力量和耻骨联合部向前支撑的力量还是必定大于身躯向后移动之力量的。③云手的身躯向左移动,其动力是在右腿,身躯向左移动是完全靠右腿向右蹬地的力所引起的;手臂向左运动的劲力则是完全靠右脚的向右蹬撑引起的右腿根部向左移与右胯如惯性般地向右撑这样相互的反作用所引起的;在身躯向左移动过程中,头的左部、身躯左部的侧胯、侧腹、侧肋左肩都是没有主动向左运动用力反应的;这右腿向右蹬地的力量和右胯向右撑的力量还是大于身躯向左移动之力量的。
太极拳要出现特殊的沾粘连随的效果与特殊的发劲效果,就必须手臂与身体的连接象是没有杠杆关系的鞭把与鞭条的连接,手臂就是鞭条,就是古经典拳谱所说的“两捶”,不应该象是有杠杆关系的棍棒的连接。而身躯与腿脚的连接也应该象是没有杠杆关系的鞭把与鞭条的连接,这就必需要是“后大于前”。“后大于前”使得实施化解动作的肢体局部是没有用力的,实施化解动作的力量是其“后”传递而来的,因此使得攻击的对方“终不得力”;又使得发劲的手臂局部也是没有用力的,发劲的力量是其“后”传递而来的,因此能够发出比手臂局部之力大得多的力量来,而且在未发劲前,手臂是没有顶抗性力量的。这种情况,叶门的前辈,如上海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叶大密先生的再传弟子何基洪先生用“前虚后实”来表示。
(四)“内大于外”
“内大于外”主要是就躯体对于四肢末端而言的。躯体的劲力中心就是《十三势歌》所说的“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腰骶部位。这一部位是太极拳“气沉丹田”之原动力向脚沉送的枢纽,也是脚下的劲力传递至身躯再传递至四肢的枢纽。因此腰骶部位是太极拳不假思索的“意”支配每一个动作劲力的起始部位,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即使是动一个小指头的劲力也是由于腰骶部位的反作用所引起的,因而这一部位才被称为“命意源头”。打个比方,太极拳的动作就象是炸弹爆炸,每一个弹片向四面八方扩展飞射开去的劲力都是源于炸弹的中心;或者就象是车轮的滚动都是因为车轴的转动所引起的,因此,古经典拳谱称“气如车轮,腰似车轴”。腰骶对于四肢而言,就是“内”对于“外”。太极拳一切动作的劲力都源于腰骶,这就是“内大于外”。“内”与“外”也就是所谓的“身”与“手”、或“根”与“梢”。“以身带手”、“以根带梢”是学练太极拳必须明白所要追求的,这种追求是不能倒过来的。这就象转呼啦圈,呼啦圈的转动是因为腰转动所引起的,不能认为腰转动是呼啦圈的转动所引起的。如果练太极拳,手的精细动作的劲力不是源于腰脊,那么这种动作必然是由于手臂局部的力量也就是拙力所作用而引起的,这种动作就必然是僵硬的、对外有顶抗的,就不可能是太极拳的动作。太极拳初学者由于还没有很好的放松等,腰脊部的劲力是很难到达手的掌腕部的,要使腰脊部的劲力到达手的掌腕部是需要有一段过程的,所以,太极拳初学者对于掌腕的精细动作是不应该刻板、强行去完成的。比如,搂膝拗步的掌前推,最后应该追求自然地手腕渐渐竖立、手掌渐渐张开、手指渐渐伸展、掌心渐渐前凸,但是,这样的动作是必须由身躯传递而至的劲力作用所引起的,初学者当劲力还不能达到掌腕部位,就不要用局部的力量去完成,如果用局部的力量去完成,以后要达到由身躯传递而至的劲力引起这些动作就不可能了。太极拳锻炼中往往会出现手的动作领先,这也是传递性力量在某些情况下的一种特征,这就象鞭子的挥动往往会出现鞭梢领先是同一个原因,显然这鞭梢领先绝对不是鞭梢先发生主动了。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追求“由内到外”,这就象是太阳向四面八方发射光芒。当然,有的情况下也会有手和脚被身躯吸引的“由外到内”的感觉,如揽雀尾的由挤转按的往回按,会感觉到劲力由外向身躯回抽,这其实是“内大于外”的一种特殊反映,就象对鞭子的抽拉,感觉是鞭子往回运动,其实仍然是鞭把对鞭条的作用,不是鞭条对鞭把的作用。对“内大于外”的追求,很重要、很具体的就是每一个动作都要体会古经典拳谱所说的“力由脊发”,什么动作都要由内向外地去体验和精细地做到,而不是先做好手的精细动作,再逐步由外至内做到各部位的精细动作。如果是这样锻炼,不仅所完成的精细动作不可能是太极拳的,而且太极拳的“由内达外”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太极拳的“三大于”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属于逆向思维,许多人都从习惯思维出发来学练太极拳,动作都是上下脱节的、内外脱节的,比如做揽雀尾的前按时,有的虽然后脚的脚底没有离地,然其它所有部位都主动向前运动,脚只是作为着地的支点而已,就象还不会骑自行车的人脚的下踏与身躯是不协调的;又如向左云手,是身体的左侧拖动身体的右侧向左移动的;这种练法,四肢的动作都是局部主动的力量作用所引起的,身躯也仅仅是作为四肢的附着物而已。有的人甚至还说初学太极拳要先做好手的动作,以手为切入点,这些都是对太极拳学练背离经典的误导,最终使所学练的所谓“太极拳”离太极拳越来越远。而如果遵照“三大于”学练太极拳,则就会渐渐达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从而“虽动犹静”,太极拳的学练也才会越来越有滋味,才会发现有越来越多需要细细体悟的“内”的锻炼内容,太极拳的健身和武术效果也终究是能够得到的。所以,“三大于”是太极拳锻炼追求“内之是求”的初始的不二法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两个字,是太极拳前辈的不传之秘
关于起势,你必须知道的三个步骤!
太极拳中放松
(1)气沉丹田是传递性“发劲”的关键
《太极拳术十要》中的“沉肩坠肘”-中国太极拳网
太极拳,空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