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下半场,守好这5个字(深度好文)

文 | 有书问心浅笑 · 主播 | 阿成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或追求不止,或心淡如菊,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让我们体会着不同的人生滋味。

人生的上半场,被名利所困,被世事所扰,爱过恨过,也算得上轰轰烈烈。

到了人生下半场,才明白人的一生,功名利禄皆浮云,内心的从容才是真。

正如林语堂先生说的: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人生的上半场,是为别人活,为理想活;那人生的下半场,换个活法,把生活还给自己。
 
回归初心,去繁从简,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离别所伤。

往后余生,请记得守好这五个字,用一颗素心体会人生的意境,安然知足,方享清欢。


 
尘事繁杂,皆因不懂“少”的真谛:追求少一点,快乐便会多一点。

因为一个人的欲望太多,过分贪婪时,就会让自己失去智慧,错过很多福报。

这便是《庄子·大宗师》中所说的:“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被称为南宋巨贪的右相陈自强,出身贫寒,一生致力于科考,以期改变命运。

老年时终位极人臣,但贪欲也随之达到了顶峰。

他徇私舞弊,招赃窃位,买卖官职,送上来的公文,也要有“附加价值”才会被打开。

积累了大量财富后,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安享晚年,却没成想丑事败露,朝廷没收了他全部财产并将他流放。

最终等待他的结局,是在七十多岁的高龄时客死他乡。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抵御诱惑,凡事求多,求满,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境地。

而当一个人可以抵御欲望时,那便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因为欲望而让人生失控,可以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少一些利弊的思量,多一些对自我本真的思考。
 
当代学者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不因外界的干扰徒增欲望,终得人人钦慕的文学成就。

成名后依然保持初心,在面对美国著名普林斯顿大学提出的丰厚报酬时,他坚定拒绝,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
 
这便是“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

化繁为简,也是难得的养生之道。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不贪色、不贪肉、不贪精、不贪咸、不贪甜。”
 
不管是心中之欲还是口腹之欲,不贪,不仅可以让内心安宁,还能换来身体的康健。

正所谓“少即是多”,人生下半场,学会给欲望做减法。

剔除掉不属于生命的欲望,让生活回归简单的幸福。



 
法国作家昆德拉在书籍《慢》中说:“慢的生活才有质量。”
                                                               
这种慢不是拖延时间式的懒惰,而是“闲敲棋子落灯花”的从容。

在慢生活中,才能拥有闲情,体味逸致,享受生活。
 
而快节奏的生活,让自己忙碌焦虑,没有了时间反省自我,审视内心,不仅徒增烦恼,还会透支自己的健康。
 
清朝皇帝雍正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身为皇帝,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据《雍正帝起居注》中记载,雍正每天凌晨两点就会起床,先看一些奏折,然后和军机大臣开第一个早会,再接着上早朝......
 
除了吃饭,其他时间几乎一直在养心殿工作,直到晚上十点。

一天下来,工作的时间接近二十个小时。

并且,他一年只给自己放三天假:元旦、冬至、生日。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虽取得了很大的政绩,但也搭上了自己的健康:
 
因为批阅太多奏折和题本,雍正的近视日益加重;因为熬夜过多,身体也被严重透支,在位仅13年。
 
如同现在很多人,在工作压力和信息的双重轰炸下,不断让自己“加速度”。

结果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康健的体魄,更没有闲暇时间静下心来思考。
 
一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去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人生下半场,适当地放慢脚步,让身体停一停,劳逸结合;

让心灵静一静,生命也会更加充盈。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多少人为名利疲于奔波,为成败失去初心。甚至,因为对得失的执着,让自己的情绪失控。
 
而看淡世俗追逐,不为名利所累的人,更容易获得生活的赞赏。

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陶弘景便深谙此道。

他才学渊博,先后担任过多个诸侯的侍读,后来还做了左卫殿中将军。
 
虽身处名利场,但陶弘景并没有被迷乱双眼。

36岁时,他毅然决然辞官归隐,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梁武帝称帝后,曾邀请陶弘景重回朝堂,但陶弘景用一幅《二牛图》拒绝了:

画中有两头牛,一头在自由自在地吃草,一头带着金笼头,被人驱使着。
 
梁武帝一看就明白了陶弘景并不想入朝堂。

没有办法,梁武帝只好在遇到难题时,派使者去山中找陶弘景。

“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一代“山中宰相”陶弘景闻名天下。
 
远离名利圈的陶弘景,不仅在自己喜爱的医药方面颇有建树,还完成了许多著作。
 
试想,如果他没有看淡名利,又怎么能有一颗宁静的心、稳定的情绪,去研究学术,成就自己呢?
 
人到中年,看淡悲欢离合,看轻名利纷争,是一种难得的修行。
 
看淡,方懂得知足;知足,方体味安乐。
 
人生下半场,对身外事看淡点,让自己的情绪远离波澜,好好感受人生的好时节。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问画家李苦禅:“什么字最难写?”
 
李苦禅回答道:“一。”
 
这个回答看似玩笑,其实极有哲理。

“一”是最简单的一个字,却可以衍生出很多字,可以往上加,却无法再减。
 
做人也是如此,最难的就是简单:心思浅了,生活便简单了。

年轻时觉得成人的世界是复杂的,成熟的标志便是懂得人情世故,结果常常被琐事而累。

其实,知世故而不世故,做人简单些,烦人的杂念和扰人的凡思也会远离,这便是大道至简。
 
冰心也说:

“如果你的心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

 

颜回便是如此,“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如此简单的生活中,颜回依然自得其乐,把精力均放在学习上,终成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被世人称为“亚圣”。

 
形简心精,把外在的一切看浅了,才能把心归在一处,把事情做到极致。

一位行者问老道长:“何谓得道?”
 
老道长说:

“得道前,砍柴时惦记挑水,挑水时惦记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

 
好的人生,不是你看清了多少,而是看浅了多少。
 
人生的下半场,把简单当作自己人生的底色,去除繁杂,让心归真。



 
好的人生,离不开灵魂的寡,精神的独。

就像作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当一个人学会独处,在孤独中享受自由时,方能沉下心,内省初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
 
一个人能走多远,也是由这份灵魂的“寡”——独处所决定的。
 
“琴圣”俞伯牙曾独处蓬莱山,将看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加上自己的情怀,融合在琴中,最终创作出传世佳曲。
 
一代宗师叶问,在独处中静下心,沉下性,创造出了刚柔并济的咏春拳,誉载中外。
 
独处,是一个人的增值期,也是属于一个人的清欢。不只身体上的独处,精神上的独处更是一场与灵魂的对话。
 
林徽因曾说:

“真正的淡定,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一个不畏惧灵魂孤寡的人,是内心强大的,这样的人会在宁静中和自己对话,丰富自己的精神;

会拒绝没有意义的社交,提升自己的内涵;更能让自己的精神保持独立,不轻易受到干扰。
 
这便是古人所言的“君子慎独”。
 
独处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行,更是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好时机。
 
人生下半场,学会独处,给内心一个增值的机会,让它长出有力的翅膀。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人生的上半场,是探索,是冒险,是磨练。

那些撞过的南墙,走过的弯路,体会过的喜怒哀乐,感受过的得失成败,都化成了岁月的回馈。

人生的下半场,是淡定,是从容,是旷达。

守住“少”:欲望少点,生命多些轻盈;

守住“慢”:脚步慢点,内心多点宁静;

守住“淡”:情绪淡点,人生更加潇洒;
 
守住“浅”:做人浅点,生活多些简单;
 
守住“寡”:灵魂孤寡,心灵多份自由。
 
点亮【在看】,人生下半场,守住这五个字,便是最高级的修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守住本心,不要随波逐流》
“守” , 做人之道
人过五十,不管生活多难,都要守住这5种“体面”
道德经:守住纯朴“道心”,消解纠纷,才有心安之后的福报
​人生,守好这五个字
道德经:守住淳朴“道心”,消解纠纷,才有心安之后的福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