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四年第1个习惯训练计划“十六锭金”的复盘

楠天习惯实验室/习惯塑造命运

习惯⑨年研究第③年倒计 2177/3288天

闭关三年倒计时928/1097天

以前学习管理学时,对戴明环PDCA印象颇深。

这些年看书,也看到很多人把PDCA从企业管理运用到个人成长上面来。这是一条非常简洁而有效的成长路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很多人自然把第三步的检查看成复盘了。

以前,我对这个“环”相当没感觉。今天,我才发现,我并非对戴明环没感觉,而是对最后一步“处理”不认同。为什么?不管是英文ACT还是中文处理,都缺少了些灵性——让人“上头”的一些活气!

我可以用其它词语表达,升级,进化,成长等等。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升级。人生啊,就是永不停歇地打怪升级。

并没有例外,这个处理,我认同的升级,就是复盘后工件。在我的眼中,复盘并非只回头看一看,检查一下,而是包括了检查和升级。

没有升级的复盘是白搭!

聊了些感想,言归正传,开始第四年第1个习惯训练计划的复盘。

这个名为“十六锭金”的习惯,我是炒了冷饭。

九月上旬,我就立马开始了习惯行动。可是,工作太耗神了,这个习惯断断续续地,我的习惯之旅体验感极差。

然后,我果断放弃。体验不好的习惯行动,大脑和身体的收益都急剧减少。

然后,在九月二十,我重新启。截止到昨晚,成功完成一个习惯基本单元(共计21天)的训练。

这二十一天当中,我缺席了两天。一天晚上,我不到八点因疲倦就上床睡觉了。另外一个晚上,我看书太投入忘记了练习。

尽管缺席两次,但从我的习惯理论来说,这种例外是可接受的,相当于每六天休息一次。我把它称为合理例外。

那么,这21天,具体有做了什么?

从习惯形式来说,我做了以下:

一),每晚睡前卧室或客厅操练;

二),每次给自己打卡7分钟上下(6-8分钟左右);

三),每次呼吸15个单位,左右手指计数。

习惯形式,就是行为的外在形式。习惯内容呢,自然就是行动的具体内涵了。即十六锭金的内容,“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我具体怎么做的呢?

一),一吸—提,一吸归脐;

二),吸前咽津,咕咚吞下;

三),一吸一提,三归丹田。

这十六个字如此简洁,许多人都没有说清楚,究竟如何练习。而我,也是在大量阅读别人的经验后,用实践来验证了自认为对的方法。

至于我的练法真的对吗?我也说不清楚。我并没有做到“一提便咽”,但做到了水火相见,做到了一吸一提一咽三归丹田。

具体是否正确与否,只有找下次再研究了。

前面说了,复盘的目的是为了升级进化。这次习惯训练计划也一样。继续提炼出三个要点:

一),这次我最大的改变是没有白纸黑字地记录了。但习惯训练计划的记录深深地刻度因大脑里面了。换种说法就是,我没有打卡记录,但在脑海中记录了。

下次,我继续在大脑中打卡。

二),一个自己都没有搞懂的东西就糊里糊涂地开启了行动和练习。

我给自己找了三个理由:

行动是第一生产力嘛,先行动胜过一切;在行动中进行研究,不影响进度,也不影响研究;下次再练习继续进行研究嘛。

上次看到想与做的辩证关系,什么时候要先想好再做或什么时候边做边想。固定模式或者不能更改的就想好再做;形势不明,道理不清的话,就先动手再说。

三),每次的习惯践行,都会引起我对习惯理论的大量思考。不然,我的书怎么写得出来呢?

比如,习惯修身也修心,但习惯一定要在红尘中修。有人到终南山修,我不;有人参加培训去修,我不;我就要在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点点滴滴地修。

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修。

也因为这,我越来越不喜欢虚拟作品了。

当然,还有更多的习惯感悟,留待以后慢慢分享吧。

不管如何,第四年第1个习惯行动与复盘都完成了。这便是开了一个好头。

接下来,我要继续我的习惯流了。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习惯养成记
知道了这3点,就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懂得的道理变成自己想要的人生
战胜习惯——看看好书《掌握习惯》怎么说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每当...
明知道对我们有益的事,为什么坚持不下去?
班主任教学:学霸们的注意力是如何训练出来的?
你不是不会阅读,你只是太着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