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关于“体制内”,我不得不说的故事
此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我所在的单位,北京一家老牌研究所,也是体制内的国企,身兼事业和企业双重身份,主要给国家做大型计算机信息化软件项目。在我看来,得到了收获,就应该感恩,所以在“体制内单位”被饱受争议的今天,我仍然要写下这篇文章,为这个栽培过我的地方说出我真实的感受。


1.

我?北漂?北漂是什么?

记得几年前,我有一次回老家,我姨跟我说:“……像你们这种北漂,在北京打拼不容易啊。”实话实说,虽然在那之前也听到看到过这个词,但是我真没把“北漂”这个词和我自己画上等号,我觉得这个词离我很遥远,甚至离我身边的人也很遥远。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呢?我当时还特地上网查了“北漂”这个词的含义。

“北漂,也称北漂一族。因这类特征:北漂即人在来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乎不定的感觉,其自身也因诸多原因而不能对于北京有更多的认同感,故此得名。”


2.

“我太忙了,没有时间想家。”

自己后来反复分析,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因为到了这个单位。大学一毕业我就进入了现在的单位,虽然是只身来到了北京,但是我从未觉得自己有飘忽不定、居无定所、被无限榨取剥削的感觉,反而更像是进了另一个更有意思的学校,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单位就在四环,很大一个院子,一到单位我们就被分配了宿舍,每个月有充进食堂饭卡的饭补,宿舍、食堂、工作的地方都在院子里,当时的职工是给分房的,所以好多同事都住在里面,院子里还有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什么的,特别像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工资虽然不高,但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我是这样,周围同事也是这样,每天和同事们一起工作、吃饭、加班或者学习、然后回宿舍睡觉,形成了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让我毫无违和的度过了那段和这座陌生城市的磨合期。记得当时每晚我妈都会给我打电话,问我想不想家,而我一致的回答是:“我太忙了,没有时间想家。”


3.

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们单位是为国家军队、政府服务的,而且都是大型信息化项目,承接的项目动不动都是部省级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和实施,从入单位给我们的教育就是我们是肩负国家使命的,做项目的时候没有困难要上,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无数个没有加班费的7*24小时的工作,每当谈起那段时间的自己,仍有一种自豪感。很多人听完也会说,经历了这些又能如何?除了象征性的表彰和荣誉,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当然,和现在社会上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社会上企业流传的是“只谈情怀,不谈钱的企业都是耍流氓”。但是我认为正是这些一个又一个大项目机会,一次又一次站在一定高度、广度和深度的训练和锻炼,让我朝着一个完善的自己在成长,人生是一个找寻自己的过程,而方式就是在实践中沉淀。我们在项目中团队人常提到一个词,就是我们要占领至高点。以前我还不太清楚,为什么一定要占领至高点呢,后来想明白了,因为站到了至高点,你随便一眼看到,都是很多人望成莫及的风景。经过一次又一次大型项目的学习和历炼,还去了一个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部门,接触政府高层、行业专家、科研院士……和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人的合作,在不同的岗位职能进行锻炼,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从一定高度、广度、深度,甚至时间的维度来看待问题,已经开始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性的视野角度。而这一切就是我的收获。


4.

文末总结

如果要说有什么不足的,那应该就是跟体制外的企业比,没挣到什么钱吧,事业编改成企业编,社保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钱这个东西,我虽然也没有多少,尚且不缺,够用就好。而对于自己的收获,就像我们有离职到体制外公司的同事说的那样:是这个平台这么多年给我的经历和经验,才成就了我今天的起点。人生的很多选择是无法计算得失的,无论主动或者被动,已经选择的走了的路,回想起来能够不后悔,或嘴角还能流露出一丝会心微笑,便就是幸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制内单身青年,应该如何拓展社交圈?
小光的神奇分身
来自老公务员谆谆忠告:新晋公务员的生存法宝,请收下!
体制内十大奇葩同事大赏
体制内工作这十种人是最吃香的,你一定要知道
体制内行走,要提防一类女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