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与他人妻子共处一室,写下一首自证清白诗,真相或许是这样的

想不到李白是这样的人”,这是老穆的一位学生说的。

何出此言,诸位不要急,且听老穆慢慢道来。

李白,为人豪爽烂漫不羁,喜饮酒作诗,结交好友,为世人所熟知,有“诗仙”之美誉。

唐天宝七年(748),时年47岁的李白来到了庐江郡治,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潜山县城。有一天,李白去安徽的天柱山游玩,因贪恋美景耽误了回去时间,恰巧路过一个姓的官员家,于是决定去投宿

进去之后,才知男人不在家,那么,到底是还是呢?且不说是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就是搁在今天,也是要避嫌的。

但是,李白就是李白,如果走了,就不叫李白,老穆认为,李白当时未走,或有四点原因:

【1】经济上捉襟见肘,此时的李白,身上的盘缠并不多,住宿吃饭饮酒,哪一样不花钱?能省则省,谁跟钱过不去呢?

【2】李白为人豪爽,乃正派之士,如果走了,也不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3】官员妻子贤惠,加之是名人“李白”,所以必然会再三挽留

【4】李白身上的衣服已经破了,此时天色已晚,如果去别处,不仅花钱,还无人诉苦,所以内心也不想走。

或许是基于以上四点考虑,李白最终留了下来。

焦妻为李白生火做饭,做了一顿可口的佳肴,她见李白衣服破旧,于是替李白缝补,真的是太贤惠了。

饭吃了,衣服补了,也住了一晚,如果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人,是不是会被人说闲话呢?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李白写下了《庐江主人妇》这首诗。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一二两句用典,借《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夫妇,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第三句“为客裁缝君自见”也是用典,来自《古诗十九首》,大概意思是妻子为客人缝补衣服,不料丈夫突然回来,很是不高兴,以为他俩有私情

同行的客人们见状,心生不满,于是就唱起歌谣:

“在外不容易啊,在外不容易,衣服谁来缝补啊,衣服谁来缝补?”

歌谣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我”和你的妻子是清白的,你不要疑神疑鬼

最后一句,耐人寻味,如此贤惠的妻子,却像城墙旁树上的乌鸦,孤独地鸣叫着。

李白当时心里或许是这样想的:“老焦啊,老焦,这么贤惠的妻子,你竟然让她一个人在家,独守空房,你几个意思啊。你看到我写的诗后,抓紧时间回来看看,或者把她接走。

在绝大部分人眼中,这是李白为自证清白而写的,但老穆认为,这或许是一首“无中生有诗”,内容是虚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名字过于巧合

《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人公叫焦仲卿,而这位官员也姓,会有这么巧吗?

或许有人要说:“这位姓焦的会不会是李白的朋友呢?

老穆查了一下,在李白的众多朋友们,的确有一位姓焦的,叫焦遂,他与李白及其他六人并称为“饮中八仙”。

但各位别激动,这位叫焦遂的朋友,乃是一介布衣,并非为官,所以不可能是他。

(二)地点过于巧合

焦仲卿在庐江郡做官,而这位焦姓官员也在庐江郡有家,这是不是太巧了呢?

(三)官职过于巧合

焦仲卿是做官的,而这位姓焦的人也是做官的,是不是巧得让人不敢相信呢?

当然,无巧不成书,单靠名字地点官职,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女主都擅长针线活

焦仲卿妻子刘兰芝擅长针线活,我们从“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这句话就能得知。

而诗中的焦妻也擅长针线活,我们从“为客裁缝君自见”这句话便可得知。

(五)境况都不尽如人意

焦仲卿妻子的命运甚为悲惨,先是被焦母逼迫离婚,后又被兄长逼婚,无奈之下,投河自尽

诗中焦妻的命运虽然没有那么悲惨,但却夜夜独守空房,也好不到哪里去。

  综上所述,老穆认为,这是一首内容虚构借人抒怀诗,借此诗来表达对“思妇”的同情,也暗喻自己如同这思妇一般,一心想着君主,奈何君主心中没有自己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李白笔下的女子形象并不少,如西施王昭君赵飞燕班婕妤等,无独有偶,她们的命运都比较悲惨

那么,李白为何喜欢写这些悲惨的历史女性呢?

老穆认为,这是李白借此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我们再回到开头,这首诗写于公元748年,此时的李白是没有官职的,其实早在6年前,也就是公元742年,他还供奉翰林,颇受唐玄宗的赏识。只是好景不长,因不能见容于权贵,3年后就弃官而去,四处漂泊。

李白的一生,何其艰难,但又何其辉煌

以上这些,只是老穆的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朋友们若有高见,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码字不易,点赞的朋友,老穆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日历 | 李白《庐江主人妇》
朋友妻子对自己很热情,李白怕引起误会写诗解释,诗仙果然有情商
孔雀东南飞,无可挽回的悲剧
刘向军:说不尽的《孔雀东南飞》——读《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发生地考——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一
“孔雀为什么向东南飞?”杂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