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最美四月天 | 清明节气养生要点

清明节气养生要点 来自正和堂大健康 17:46


(如不喜欢看文字,可以听上面的语音)          

清明节气养生要点

2019年4月5日为二十四节气之清明,清明是全年当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清明,三月节(注:这里说的是农历三月)。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之称来自淮南子的“八风”,这八风自冬至日算起,分别是“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暴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清明正是清明风,也就是东南风吹起的时候。《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孝经纬》曰:“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

提起清明,我们不禁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两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个时节,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古代清明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cù jū,类似现代的足球)、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参加一些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生死离别的悲酸之泪,又有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笑之声。

今天的话题不想写的太沉重,还是回到养生上吧,近一段时间,相信大家已经亲身体验了一回“春如四季”的感觉。本来进入五运六气的二之气只是个太阳寒水加临,无非是个倒春寒而已,但今年的状况的确不像往常,综合多重因素评估下来预计气候变化会相当大,这种“春如四季”的感觉还将延续,气温虽然会渐渐攀升,但时有风邪、寒邪降临,早晚温差较大,在这种状态下特别容易诱发旧疾或滋生新病。所以养生就是取法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做到饮食定时定量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使身体和情志协调统一才是上策。


起居方面养生要点

起居方面主要注意三点即可:夜卧早起不熬夜;早晚春捂保暖;注意避风。先说一下夜卧早起的问题,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调整作息11点之前睡觉,早晨6点前后起床。否则将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晨起之后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再来说一说穿衣的问题,前两天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接触了一大拨人,他们在排队进场的时候,我禁不住笑了,排在最前面的考生问我:“老师你笑什么啊?”我说:“你们看看你们穿的衣服吧。”大家打量了一下彼此,然后都笑了。嗯,当时气温在16度左右,他们有的人穿着羽绒服;有的人穿着羊毛大衣;有的人穿着西装; 有的人穿着一件衬衣,还有的人穿着一件短版T血衫。穿的真是一个乱啊。可见在当下这种气候变化多端的状态下,大家都很迷茫。这段时期,不妨采用“上薄下暖,薄厚搭配”的着装方式。其实对这种早晚温差大,最好的办法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便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寒邪侵扰。此外 “春捂”还要重视捂下半身,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而春季不能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注意度的把控。但是也不要穿的太多,穿的过多反而会生内热。记得一次在太湖边踩踩地气,迎面来了个2、3岁的男孩子,穿着羽绒衣、羽绒裤,头上戴个小红帽,他的父亲走在后头跟着。这个小朋友边走边一个劲的把头上帽子扔掉,他的父亲捡起来又戴在孩子的头上,如此反复几次,都被我看在了眼里,我便对那个父亲说:“你家孩子穿的太多了,身上热了,后背肯定出汗了,还是尽快帮他换换衣服吧。”熟料那位父亲直接把孩子的后背掀开,抹了几把,给孩子晾晾汗,然后对我说道:“是有些出汗了,我们过一会就回去了。”多么无知无畏的父亲啊,要知道太湖边的风大啊,单凭太湖湖面掀起浪花的大小便可知道当时的风至少有4-5级。竟然迎着风直接掀起孩子的衣服,这样做法直接引风邪入侵,下面等待孩子的或许就是感冒发烧了。所以我常说外出踏青郊游也要注意避风,最好外出回来要按揉一会后脑的风池穴祛祛风才好。

关于睡眠障碍的问题,今天也多说几句吧。本来春季来临,应是春眠不觉晓的时候,但是现在又很多人却着实睡不着,辗转反侧在床上备受煎熬,即使睡着了,半夜2点前后或者4点前后又醒了,如此反复,这种状态其实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下,可取酸枣仁20克,茯苓、合欢花各6克,沸水泡服。有养心安神,镇静催眠之功效,对入睡难,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有一定改善作用。而对这种缺觉易醒的人来说,在白天心脏会不太舒服的,这时可以用西洋参5克,麦冬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给疲惫的心脏充一些能量。

但是如果使用酸枣仁开始效果尚可,但几天后效果不明显的人就需要注意了,今天就说一说当前最常见的一种因素所致的睡眠障碍的问题:肝郁。肝郁主要表现有:眩晕、心烦、头痛、不思饮食、咽喉干、胸闷、心悸、肋骨胀疼等等。大多数肝郁之人的舌象是尖尖的、红红的。如果把脉的话,肝郁之人的左关脉下是弦数之象。建议当地找个正规的中医院请中医辨证后给予补肾疏肝治疗即可,平时保健可以用五花解郁方:玫瑰花、芍药花、素馨花、百合花、佛手花各3克代茶饮。


饮食方面养生要点

在民间有“春天吃芽”的说法。芽类蔬菜包括:各种野菜的嫩芽、香椿、豆芽、豆苗、荠菜、莴苣、香菜、韭菜、春笋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平时一直病歪歪的或气虚之人,不建议食用春笋,食笋则耗气,容易导致气虚状况加重,容易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哮喘的复发。还需要注意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羊肉,鸡肉等发物。此外饮食方面忌寒凉、煎炸、烧烤、油腻、粘滑、辛辣等食物,还是提倡多吃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

江南地区的人们把青团作为清明时令点心。青团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调和成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对平时脾胃差的人来说青团还是少吃一些的好。

最近很多人有春困的现象,很多春困是肝气旺和脾湿造成的。要解决春困,多睡反而不是办法。困时应急的办法可以闻一闻风油精或清凉油等,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推荐养生祛困粥——扁豆莲子粥。可用白扁豆2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粳米100克制作即可。


运动养生要点

可以选择散步、快慢走交替、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外出踏青、放风筝等等,在这里提醒一下吧,如果选择散步或快慢走交替,步数以3000步左右为宜,有些人不负责任地提倡什么“要想身体健,每天1万步”,那是在瞎扯呢。大家不要追求什么每天1万步,否则等到老了您就会真心惋惜您的膝盖了,现在喜欢瞎扯的人太多了,身体是自己的,还是且行且珍惜吧。切记。此外上班族如果没有空多出去锻炼的话,可以平时工作间隙多伸伸懒腰、做做踮脚,也可以在室内练习八段锦或者多做几次易筋经的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青龙探爪。运动强度做到微微出汗即可,但都要注意避风,需要注意及时收汗。


情志养生要点

清明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的祭祀节日,但是应当注意情绪的控制,容易触景伤情,大家聚在一起扫墓,也容易造成一个巨大的“情绪能量场”,易产生悲观等不良的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有负面情绪。因此悲伤、抑郁不宜持续过久,应及时注意情绪的调节。需要提醒的是: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要稳定情绪,不要过度伤心,扫墓时务必要有亲人陪伴,以免发生意外。还有4岁以下的儿童就不要去扫墓,缘由这里不方便说,照做就是了。

此外平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春天属木应肝,养生方面需注意疏理肝气,保持“恬淡虚无”的良好心态,务必做到:不怒、不恐、不生闷气、不生怨气。

经络养生要点

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多检查以下穴位:肝俞、脾俞、心俞,大椎穴、中脘穴、神阙、关元、足三里、太冲穴、行间穴、劳宫穴。平时还可以多梳头以通血脉。

近来耳鸣的人多了起来,或者感觉耳朵里有种堵塞、发闷的压力感,大家可以尝试采用鸣天鼓保健法:用两掌掌根分别将耳朵向前折起,掌心将耳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在头部,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处,耳朵里“咚咚”地响,有如击鼓声。此法具有可以醒脑开窍、宁眩聪耳的作用。具体做法见下图。


高血压的预防要点

清明节气前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人们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保持心情舒畅。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应强调低盐饮食,以清淡为宜,在运动上,要讲究适当,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

清明前后,不妨喝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菊花茶

原料:白菊花10-15克。

制作:将菊花洗干净,开水冲泡。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平肝明目、清热疏风。

应用:早期高血压、更年期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等。


五运六气要点

当下处于己亥年二之气(2019年3月21日—2019年5月21日),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阳寒水,水克火,客气克主气,为不相得,从,气候变化比较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云: “二之气,寒不去,华雪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意思是说寒气不散,雪花纷飞,水结为冰,肃杀之气用事,严霜下降,草木上部焦枯,寒雨屡次下降。若阳气来复,人们易患里热证。此时气候本应逐渐由温转热之时,但客气太阳寒水用事,仲春季春行冬令,气候反常,气温偏于寒冷,容易出现表寒里热或热郁于里的里热病症;寒则血凝易四肢沉重、手脚冰凉、腰痛、髀部不能旋转、膝关节弯曲不灵、小腿肚疼痛等。寒水克心火易心痛、心悸、胸闷、头目晕胀、左肩及左手臂疼痛、神经衰弱,心烦意乱等。

但今年的状况的确不像往常,4月2日后进入五运的二运,主运太徵(火),客运太商(金),叠加己亥年岁运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再结合六气的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阳寒水,在风、火、湿、燥、寒等多因素影响下,所以这个春天或许继续要体验“春如四季”的感觉了,气候变化相当较大,气温虽然会渐渐攀升,但时有风邪、寒邪降临,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特别容易诱发旧疾或易生新病,所以还是要谨慎对待。

结语

清明是一年中最天朗气清的时节,是春意正浓、春色美丽的时候。迎春花、梅花、樱花、桃花、梨花、杏花、樱桃、油菜花都争相开放,最宜人们笑语盈盈地出门踏青去。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有云:“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描述的多美!杨柳依依的柔软,人在秋千上的笑意,还有沉醉春风里的花。清代名医吴尚先在《理瀹骈文》有云:“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所以趁着阳光正好,大家不妨多走到户外尽情去欣赏各色烂漫春花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蝶恋花》,用心去感悟春天,感悟生命,让春阳温暖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蝶恋花》 

(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中医学者撰文于无锡太湖之畔

  二〇一九年四月五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物至此,小得盈满 | 小满节气养生要点
??清明节,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清明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
清明:如何“养”出好脾气?
1_问止中医2023年五运六气解析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