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是“管人”还是“管事”

按照工作自身的逻辑对工作进行组织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必须让工作适合由人来承担,因为人的逻辑与工作的逻辑大不相同。                                                                        --彼得·德鲁克

“管理”是“管人”还是“管事”?

有人说“管理就是管人”,因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者必须要关注人。

有人说“管理就是管事”,因为管理是驱动别人把事情做成,组织必须要输出成果。

也有人两者兼顾,说管理就是“管人理事”。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德鲁克的论述是最为精辟且简洁的,那就是:让工作富有成效,让员工有所成就

在《管理(原书修订版)》第3章“管理的维度”中,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三项任务,也称作管理的三个维度:一是深入思考并且界定机构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二是让工作富有效率,使员工有所成就;三是管理机构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在实践中,我喜欢这样来表达管理的任务:让工作富有成效,让员工有所成就。这里的“成效”,包含了企业的最终商业成果,也包含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一切管理行为,都要同时指向两个目的--让工作富有成效,让员工有所成就也就是要把人和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01---------------

研究人的时候把事摆进来—让工作富有成效

德鲁克从不就人本身来评价人,他强调的是贡献、成果和绩效。

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第6章“自我管理”中,德鲁克说:“我们只有一种办法了解我们的长处:反馈分析法。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关键决策,采取什么关键措施,我们都要写下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9~12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进行对比。

在发现人的长处方面,德鲁克推荐最多的就是“反馈分析法”,而不是性格测评或者智力测试。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德鲁克说:“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一个人的有效性,是要在“事”当中去发展,在“事”当中去评判的。

讲到“用人所长”,德鲁克还举了一个案例: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倒应该送他几桶,让大家共享。”林肯总统并不是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知道在北军诸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长处总是能从“事”当中展现出来,而缺点却容易被人们当作标签。因此,用人所长,就是要从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去发现一个人的长处,不要轻易给一个人贴上缺点的标签。

一位团队leader C打电话给人力资源总监,反映一位其他职能部门的员工M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平时联系回复很慢,H、L等很多员工都有所反应,其结论是这位员工缺乏责任心。

人力资源总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从“人”的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要放到“事”当中去解决,否则就会搞得更加复杂。后来,C组织了一次项目会议,在会上,大家争吵得很厉害,问题充分地暴露,也都找到了解决方案。会议最后,M、H、L等也都主动检讨了自己之前工作方法中的不足。


---------------02---------------

研究事的时候把人摆进来—让员工有所成就

很多公司在分解任务指标的时候都会变成一种博弈,员工会争取把指标定得尽量低,有更高的可能性拿到更高的奖金。因为只谈“事”,而“人”是缺席的,员工不知道这件事对于我这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公司应建立一种机制,把人摆到事当中,让主动设置挑战型目标的员工得到激励,得到荣耀及发展,甚至成为事业合伙人,形成员工稳定的预期,逐步演化为公司的文化价值观。

依靠目标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被德鲁克称作唯一的管理哲学--目标由员工主动创建并向上对齐,使得公司的战略目标有岗位任务支撑。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向上负责,成为“管理者”,通过不断设定、运行挑战型目标而突破自我、创造价值、发展能力,从而获取更大的成就感。

在Google,为了使员工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内在动力和成就感,奖励分配谈话和员工发展谈话是分开进行的。因为奖金、加薪和升职等外在激励对内在动机具有挤出效应。

德鲁克说:按照工作自身的逻辑对工作进行组织仅仅是第一步。我们还必须让工作适合由人来承担,因为人的逻辑与工作的逻辑大不相同

传统的职位设计中,人往往也是缺席的。员工拿到的是一张写好的“职位说明书”,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职位的设计往往追求更低成本获得更高产出,降低职位的复杂程度,提升标准化和重复程度,这被称作“效率性职位设计”。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讲,工作本身是最好的激励,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激励性职位设计”,从提升工作丰富度、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自主性、发展通道等方面考虑,尽量提升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和满意。让岗位上的员工亲自参与职位设计,让员工成为职位的主人,是实现“激励性职位设计”很好的方式。

“激励性职位设计”不仅适用于知识型员工,对于一线生产员工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丰田以精益制造而著称。在丰田的生产线上,每位员工都有责任在看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时,立即停止生产线。公司授权工人可以按下按钮或拉动被称为“andon cords”(安灯绳)的绳索,以使整条组装线停止作业。在《丰田模式: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中,作者写道:“通过这种方式,丰田把质检责任交到员工手上,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责任,也感觉到自己的权利,他们知道自己的作为有影响性。”

在质量管理中,人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这也是ISO9001体系将“全员参与”列为七大核心原则之一的原因。


结语:

一切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两个目的,一是“让工作富有成效”,二是“让员工有所成就”。这就需要管理者要把“人”和“事”紧密结合起来,研究人的时候把事摆进来,关注贡献、成果和绩效;研究事的时候把人摆进来,关注人的感受、发展和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鲁克:5项基本作业决定了管理者和企业的高度,其中第4项最重要
跟德鲁克认识管理
德鲁克:管理者必须创造未来
48.德鲁克论文:管理知识工作者
用人所长,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
一流的管理者绝不会犯的“五大错误”(领导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