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是“现代主义最后一位建筑大师”贝聿铭送给家乡的礼物,由贝老先生亲自设计督造,也是贝老的封笔之作。不仅仅是作为博物馆的存在,本身也是精致大气的标志建筑。

为了融入苏州的当地文化,将江南风情的民居特点应用到设计中,在房屋造型上采用了”马头墙“样式。马头墙是一种屋顶随屋面坡度层层叠落,使边缘形似马头的一种江南民居样式。设计师用自己的理解创造了一种“贝氏马头墙”,既拥有现代设计的几何造型,同时也兼备了传统马头墙逐层叠落的特点。

建筑屋顶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也增加了博物馆的观赏性。

博物馆采用了自然光线提供室内照明,与传统光线较暗的博物馆不同。屋顶上采用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玻璃上覆盖竹帘,让透过的光线变得柔和,并投影出光影的美感。

馆内使用了六边形窗棂,这样的造型既满足了现代建筑呈现的几何感,又不至于与传统窗棂产生太大的反差。每扇窗外的植物,湖石都是精心挑选,摆放位置再三斟酌。无论从那个角度望向同一扇窗,都是一副赏心悦目的画。

馆内的露天平台上缠满了紫藤藤蔓,是用拙政园门旁明代绘画大师文徵明手植紫藤开出的新芽嫁接而来的。紫藤开花时形成的梦幻紫色天幕很是惊艳,一棵古树的故事,包含的不止是中华文化的延续,更是两位古今大师的跨时空对话。

馆内的亭子省去了古亭的飞檐翘角,用简单的几何线条保持了整个新馆建筑的统一。在材料上,亭子的底柱及架构都使用了钢结构。顶面的遮阳设计与馆内相同,在玻璃下铺设遮光条,从材料和手法上看同样与整个博物馆很一致。

博物馆对公共空间的利用,总体的布局掌控极好,难得的是细部也精致文雅。镇馆之宝五代秘色莲花瓷碗的展台前,发现对面就是一扇玻璃落地窗,莲花碗一半在聚光灯下,一半沐浴在自然的天光里。欣赏完这青釉莲花碗莹润的光泽和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抬眼正好望见窗外碧绿的竹影,这里的一竿一竹都是设计师费过思量的。

馆内的立体山水画,利用了苏博与拙政园之间的一睹围墙,以墙为纸,石为墨,有序堆叠,临水而建,用泰山石临摹出了一幅宋代画家米芾的山水画。遇到雨天,就有机会欣赏到雾气腾腾,山水若隐若现的奇景。

无论在博物馆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苏州古民居风格的建筑,或全貌,或一角。站在展厅的大厅里面,外面的粉墙以及小型的人工山峦依然可以欣赏到,墙外是翠绿的树木,相得益彰。博物馆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10个人看苏州博物馆,却有9人读不懂贝聿铭先生?
全世界最喜欢的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今年,100岁!
江苏: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赏析
一本苏州,二见如故
简化马头墙徽派也现代, 和传统徽派相比, 你更爱哪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