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战略角度入手,为何日本联合舰队能在对马海战中取得胜利?

导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公元1714年,彼德大帝率领俄国舰队在汉果乌德海击败盛极一时的瑞典舰队,从此沟通了俄国西部与波罗的海的海洋军事、经济联系。

时隔190余年后,俄国远东地区与西太平洋的海洋联系被中断。(注意:公元1905年5月,日本联合舰队以战列舰与巡洋舰组成的核心战斗群和雷击舰快速战斗群围歼俄国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组成的特混舰队,节制西北太平洋绝对控制权)

对马海战中的战舰

其实,日本联合舰队在对马海战中取得胜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特从对马海战前的俄、日舰队两个准备阶段进行分析!

  • 第一阶段:日本联合舰队对旅顺港的坚壁清野

自1904年,日俄外交关系彻底破裂后。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便着手为陆军攻占辽东半岛进行军事偷袭。(注意:旅顺口作为辽东半岛的海陆门户,属于俄军重点戍卫区,东乡平八郎的战略目的便是以旅顺口为战略跳板,通过海洋运输线,提高登陆部队在辽东半岛的军事实力)

由此,我们先对俄国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注意:旗下第一舰队归东乡平八郎直接机动指挥)进行大致的军舰武备分析。

  1. 以旅顺为基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舰队下辖7艘战列舰(旗舰为“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号)、9艘巡洋舰、17艘鱼雷艇。

  2. 以吴港、佐世保为基地的日本联合舰队:舰队下辖6艘战列舰(旗舰为“三笠”号)、6艘巡洋舰、85艘鱼雷艇。

从武备程度来看,虽然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多于俄国太平洋舰队,但是,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联合作战势必加剧日本联合舰队的军事威胁。唯有通过偷袭才能缩小两方舰队的武备差异,降低日本联合舰队被钳制在日本内海的窘境。

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号战列舰

当然,日本联合舰队的偷袭历史也是可以追本溯源的。

据甲午战争史料记载:日本联合舰队为破坏定远、镇远两大铁甲舰进而加快北洋舰队的覆灭,便以鱼雷艇夜袭威海卫军港,使北洋舰队失去唯一的铁甲屏障,进而全军覆没。

果然不出所料,日本联合舰队下辖的10艘鱼雷艇在2月深夜成功袭击驻防在旅顺口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后,日本联合舰队巡洋舰分队再度封锁旅顺军港以及从海参崴至旅顺口的海上通道,从而保障陆军从辽东地区顺利登陆,完成陆军与海军对旅顺的双重包围。

  • 第二阶段:俄国特混舰队的远航救援

俄国为巩固在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军事地位,海军部命令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率领第二太平洋舰队增援海参崴,稳定西北太平洋局势。(注意:第二太平洋舰队实质由波罗的海舰队改建,海军部为提高远航舰艇战斗群的作战交互能力,增设由涅波加多夫直属的第三太平洋舰队,两支舰队整编即为特混舰队)

从地理位置来看,俄国特混舰队由勒法尔港到海参崴的航距为18000余海里。虽然,俄国特混舰队的核心战斗群由4艘快速战列舰组成(注意:苏沃格夫公爵、亚历山大三世、鹰、博罗季诺四艘舰艇同属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最高航速为18节)。但是,整个舰队航速却必须威持在8节左右。

俄国特混舰队的跨洋救援

毕竟除新式战列舰外,其余军舰大多是19世纪设计思路的古董级舰艇,最高航速不超过10节。整个舰队在海上进行加煤时,为减小“船吸”的破坏程度,相邻军舰航速还需要降至2—3节,从而使整个舰队的平均航速下降(注意:从航线距离和舰队的平均航速来看,俄国特混舰队至少需要6个月的航行时间)。这也给日本联合舰队迎战远道而来的俄国特混舰队留足了战备时间!

日本联合舰队完成对旅顺军港的合围后,日本联合舰队最为核心的六·六舰队(由6艘战列舰,6艘装甲巡洋舰构成),累计损失近1/3的战斗力。东乡平八郎率领舰队返回佐世保港进行战舰的装甲维护、弹药及人员补充。

俄国特混舰队取道非洲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在东非海域汇合后(注意:取道苏伊士运河的为老式轻型巡洋舰群,战列舰核心战斗群受苏伊士运河通航吨位限制绕至好望角),并在金兰湾附近海域与第三太平洋舰队完成巡航整编。

三笠舰(六六舰队之一)

不过,失去金兰湾港的舰队补给后,舰队平均航速下降至6节,每海里的航速损失近30%。俄国特混舰队俨然在发挥军舰的航行极限,这必然造成舰载武器系统遇战斗情况时的机动反应能力变弱。

俄国特混舰队航行至巴士海峡时,共有三条航线。虽然对马海峡驶至海参崴的距离最近,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群聚集在镇海湾,俄国特混舰队非常容易遭受伏击。俄国特混舰队部分指挥官认为应该“避重就轻”,舰队应该绕道日本外海北上,由津轻或宗谷海峡进驻海参崴。

俄国舰队至海参崴的三条航路

不过,舰队一旦绕道日本外海,便会加剧军舰的航速磨损和舰员的厌战情绪。最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决意全舰队提升至8节的高速均航秘密航行,由对马海峡驰援海参崴。(注意:舰艇灯火管制的松懈,导致俄国特混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发现并进行拦截)

俄国特混舰队VS日本联合舰队(舰载武备系统差异化)

其实,整个俄国特混舰队只有四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具有20世纪先进的电气化指挥和武备系统,并拥有红、绿、橙三色渐变的主炮塔信号灯。其余舰船由于装甲厚度、指挥信号塔、火力支援体系的不完备呈现一定的海上攻防劣势。

据日俄战争史料记载:进入对马海峡作战的俄国特混舰队有21艘被日本联合舰队的舰炮及鱼雷直接击沉,日本联合舰队仅损失3艘鱼雷艇。

那么,具有先进防御及指挥系统的俄国战列舰核心战斗群的战力水平真的如此不堪吗?所以,我特地将日本联合舰队的三笠、富士、敷岛、朝日四艘战列舰与俄国特混舰队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进行舰船参数对比。

对马海战中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

  • 舰艇武器控制单元

三笠号装备2座双联装305mm舰防主炮,32门152mm口径及76.2mm口径单装副炮。富士号装备4座双联装305mm口径舰防主炮,10门152mm口径单装副炮及20门维克斯3磅舰炮。

敷岛号装备4座双联装305mm口径舰防主炮,14门152mm口径单装副炮。朝日号装备2座双联装40口径30.5厘米舰防主炮以及46门各类口径副炮。

整个日本联合舰队核心战斗群(以战列舰为主)的火力输出端口为24门重炮和154门各级轻型速射炮。

对马海战中的日本联合舰队

反观俄国特混舰队的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四艘战列舰的火力输出端口基本一致,即两座双联装12英寸40倍径的Model1895型主炮和6门Model1892型副炮、36门轻型速射炮。(注意:博罗季诺级战列舰主副炮塔单元采取新式电动扬弹机技术,极大提升火炮的投弹效率,扩大海域火力覆盖区域)

俄国特混舰队核心战斗群的火力输出端口为16门主炮、24门副炮和144门75mm口径速射炮。(注意: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主炮拥有14000米的远距离射程)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明显可见Model1895型主炮)

当然,从两只舰队的舰炮数量对比并不能完全反映战争的走向。并且,俄国第三太平洋舰队(注意:第三太平洋舰队在金兰湾附近海域被整编为第三战队)也拥有12门各类轻重型舰炮。从舰炮数量来说,日本联合舰队甚至是弱于俄国特混舰队的。(主力战斗群舰炮比例为9:10)

不过,俄国特混舰队使用的“柯达型双基炸药”制炮弹爆炸初速度为4000米/秒,而日本联合舰队使用的“下濑炸药”制炮弹爆炸初速度高达7350/秒(注意:下濑炸药同属于“苦味酸”炸药,爆炸威力远高于化学质量稳定的“柯达型双基炸药”)。这就造成俄国特混舰队舰炮多,炮弹效果差,而日本联合舰队舰炮少,炮弹效果佳的反差现象。

  • 舰艇航速控制单元

富士号以主机功率14000匹马力输出18节的航速,敷岛号以主机功率14500匹马力输出18节的航速,三笠号和朝日号均以主机功率15000匹马力输出18节的航速。(注意:文章中的航速均为最高航速限制,并未体现标准或实际战斗航速。)

富士号战列舰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最高航速为18节,即以两台复式蒸汽轮机提供16500匹马力的动力输出。但是,大多数俄舰舰龄过长,轮机舱也严重老化,航速多维持在≦10节的尴尬地位。

并且在对马海战中,俄国特混舰队旗舰发出变阵信号后,俄舰的战术位置转移至少比日舰慢1/2倍。(注意:俄国特混舰队驻防芽富湾时,也未及时进行舰船外壳维护,造成临战时损失30%以上的机动航速从而出现攻防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联合舰队大多数军舰都是英式舰艇,而俄国特混舰队(主要以博罗季诺级战列舰为核心)是以法式军舰为设计蓝本。换言之,日俄舰队的海上对弈,实质也是英法两个海军大国的舰艇技术较量。

简要分析完日本联合舰队与俄国特混舰队的武备系统差异化程度,从而扩大至日俄两支舰队在对马海峡作战时在战略层面的全局观念。

敷岛级战列舰

远道而来的俄国特混舰队VS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战略意识的转移)

自日本联合舰队配合陆军攻陷旅顺口基地后,便返回日本内海船坞修整,并于5月初陆续集结在镇海湾一带。(注意: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舰群基本上被东乡平八郎部署在对马海域北部,却造成日本外海舰艇机动防卫能力减弱)

日本联合舰队下辖3支主力舰队,分批次驻防于镇海湾及附近水道。

  1. 第1,第2舰队主力舰群集中在加德水道

  2. 第3舰队主力舰群驻防在对马岛西侧的尾崎湾

正如前文说道,俄国特混舰队在镇海湾西南方向被日本联合舰队巡逻艇发现,日本联合舰队随即迅速出港,欲对俄国特混舰队形成合围攻势。

俄国特混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对峙路线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面对严阵以待并且具有强大机动能力的日本联合舰队。唯有凭借特混舰队的战列舰重炮数量压制日本联合舰队的机动攻击,从而突破日本联合舰队设置的海域封锁线。

俄军特混舰队特形成3个战列舰分队,并在战斗时,左右两侧的战列舰1、2分队迅速转向至第1战列舰分队,形成一个庞大的海上舰队机动单纵阵型,迎战素以横队阵型闻名的日舰。

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海上舰艇战斗阵型无非是单纵和横队两种经典阵型,并以两种阵型发展出菱形等不规则阵型,也是适应远距离航程的特殊战斗群!

单纵阵型的优势便是能够有效发挥舰艏主炮的爆破威力,同时减少暴露在敌舰火炮视野下的装甲面积。劣势也显然可见,舰尾及舰舷主副炮无法进行火力输出。单纵阵型将单纵舰队的火力输出集中在首舰,从而弱化了对敌舰的多波次、饱和攻击效果。

海战激烈战况

横队阵型的优势便是能将全舰火炮系统有效发挥,从而对敌舰目标进行覆盖式攻击。同时也将装甲最为薄弱的舰舷暴露在对方舰队的可控火力覆盖范围内。所以,单纵、横队阵型的机动交互变阵是影响两支舰队海上作战的战术指标。

日本联合舰队的战略意图便是遏制俄国特混舰队由对马海峡入驻海参崴军港,为突破俄国特混舰队的战列舰核心战斗群,日本联合舰队便制定出快速机动射击方案。

日本联合舰队第1舰队第1战队由战列舰进行重炮攻击,再以鱼雷艇进行战术补位。第2舰队及第3舰队均由巡洋舰进行多段多点攻击,并由鱼雷艇进行战术补位射击。

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东乡平八郎的战术,即以每个舰队的两次攻击波进行重复射击,进而消灭俄国特混舰队的有生攻击力量,是一种极具海战特色的车轮战!

在三笠舰上指挥作战的东乡平八郎

但是,此项车轮战术并未真正实行。俄国特混舰队在对马海峡机动右转时,第1战队做出错误的变阵信号,导致整个舰队形成2个单纵战列舰分队和一个单纵巡洋舰分队,东乡平八郎无奈放弃车轮攻势,并进行U型弯战术机动。(注意:由于日本联合舰队的逆转航向的定点转弯,导致日本联合舰队放弃与特混舰队“T”阵型的正面作战,车轮战术也就不具备实战意义)

日本联合舰队在进行U型定点转弯时,便形成一个海上的移动活靶。俄国特混舰队旗舰“苏沃格夫公爵”号发出拐点射击信号后,三笠号战列舰随即遭受多点攻击 日本联合舰队整体机动航速降低。(注意:为维持海上攻防战线,日本联合舰队必须冒着被围歼的危险,驶过炮击的海面。在机动转弯时考虑到炮弹初速度以及对先导军舰的干扰,日本联合舰队无法进行火力反击。)

从日俄战争史料来看,日本联合舰队通过U型弯向东北方向重新构建舰艇防御阵线至少需要十五分钟。

日本联合舰队完成定点U型弯后,便与俄国特混舰队形成平行的对峙阵型。此时,俄国特混舰队的战斗航速≦13节,日本联合舰队便以快速机动优势集中全舰炮火围攻“苏沃格夫公爵”号战列舰,从而中断俄国特混舰队的第一指挥系统。

对马海战中的日本舰艇

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快速编队形成T型射击阵型,全面压制俄国特混舰队的纵列。由于单纵阵型阻碍纵队后方的俄舰进行火力覆盖,进而使俄国特混舰队的指挥端和火力端出现双重障碍!

所谓的T型射击阵型(以日俄对马海战为例),即当俄国特混舰队排成单路纵队时,日本联合舰队排成横队以舷炮攻击俄国舰队,提高舰舷的火力输出优势。从特拉法尔加时代到大炮巨舰时代,舰防重炮多集中在船舷。20世纪后,船舷两侧的火炮多发展成攻击中近程目标的速射型副炮。

日本联合舰队占据“T”型阵位后,俄国特混舰队第一战队的三艘主力战列舰(苏沃格夫公爵号,博罗季诺号,奥斯利雅维亚号)被日舰速射炮重创失去机动作战能力。

俄国特混舰队随即启用第二指挥系统(以亚历山大三世战列舰为旗舰),并以信号旗率领舰队转向东南航行。换言之,东南航向的俄国特混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战队处于平行反向对峙状态。(注意:第二指挥系统启动后,日本联合舰队的第3、第4战队展开机动复式攻击,欲瓦解亚历山大三世战列舰的信号引导权)

尼古拉一世装甲战列舰

亚历山大三世战列舰失去作战能力后,俄国特混舰队第三指挥系统启动(以第三战队的尼古拉一世装甲战列舰为旗舰)。俄国特混舰队遂悉数脱离对马海峡战场,直接奔向海参崴。为保持前后舰船的联系,俄国特混舰队排列成“一字长蛇阵”,并以三艘驱逐舰机动戍卫舰队尾部。

日本联合舰队以鱼雷艇快速编队对俄国特混舰队进行多段拦截,并为主力舰队合围俄舰拖延战争时间。自尼古拉一世战列舰被俘后,俄国舰队彻底失去指挥系统,被日本联合舰队分段歼灭。(注意:整个从波罗的海支援海参崴的俄国特混舰队,只有三艘舰艇顺利入驻海参崴军港)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苏沃格夫公爵号沉没,俄军指挥系统虽然两次持续更进,但始终处于被动作战,并没有构建复式战线对应日本联合舰队的多点攻击,以至于俄国特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疲于应战的俄国特混舰队

反思

其实,俄国特混舰队若在海战初期,紧急制动由东北方航行,从而拉大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攻击面,迂回到日本联合舰队后侧直插日本海腹地,是快速进驻海参崴的重要通道。

从个人理解来说,日本联合舰队在进行U型定点转弯时,就给俄国特混舰队提供了15分钟的最佳攻击时间。俄国特混舰队完全可以再转东南航向,从而与日本联合舰队形成反向距离差,以战列舰重炮围歼日本联合舰队核心战斗群。不过,俄国特混舰队由于采用保守的单纵阵型,导致后方舰艇对日舰无法进行火力覆盖,使优势攻击点被日本联合舰队占据!

自俄国特混舰队第一指挥系统(具备攻防一体的指挥思路)中断后,第二、第三指挥系统只是单纯的消极防御战术思想,以至于被“舰快炮坚”的日本联合舰队连续打击,使对马海战棋局早就胜负已分!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日俄战争史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对马海战:日本人凭什么以微弱代价重创俄国舰队
二战海军对比 日本联合舰队vs英国皇家海军
大淀号轻巡洋舰
旧日本帝国海军机动部队中坚 金刚型高速战列舰(建造篇1)
高高飘起的Z字旗——日本三笠号战列舰
日俄战争舰船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