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7年,杨得志、余秋里、洪学智卸任军队总部一把手后,谁接班?

右起:杨尚昆、余秋里、杨得志、张爱萍

1987年,中央军委和解放军三总部的领导同志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军队领导层实现了新老交替与合作。邓小平继续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杨尚昆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洪学智、刘华清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三总部的一把手,即总参谋长杨得志、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卸任,那谁接他们的班呢?1987年11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迟浩田为总参谋长、杨白冰为总政治部主任、赵南起为总后勤部部长。他们成为解放军三总部主要负责人,结束了由开国将帅担任总部一把手的历史,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过去。1988年9月,迟浩田、杨白冰、赵南起均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迟浩田

迟浩田看望开国中将孙毅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聂荣臻(代理)、粟裕、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代理)、黄永胜、邓小平(兼)、杨得志。除邓小平外,其他人都是开国将帅,1955年被授予上将及以上军衔,迟浩田当时被授予少校军衔。迟浩田被任命为总长前是济南军区政委,从当战士到大军区政委,迟浩田主要从事部队政治工作,做过文书,当过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和军的政治部主任,师政委,以及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可以说他是一个标准的政工干部。我们知道总参谋部是中央军委的总司令部,负责作战指挥和军事力量建设,地位举足轻重,责任重大,在解放军三总部中居于核心地位。除邓小平外,历任总参谋长都是军事指挥员,即使以政工见长的聂荣臻也有较长时间当军事主官的经历,担任过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等职。邓小平是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总长,他主要管战略决策和大政方针,总参日常工作由副总长杨勇主持。让58岁的迟浩田这个政工干部任总参谋长,出乎人们预料,受到全军关注。其实需要注意的是在当时的各大军区、各大单位的军政主官中,迟浩田早在1977年就已经是副总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了。迟浩田任副总长时,只有48岁,当时副总长共9名,好多都是战功卓著的开国将军,如杨勇、李达、张爱萍、彭绍辉、王尚荣,等等。能与这些开国将军在一起共事,说明迟浩田的能力是非常好的。

左起:张震、张万年、迟浩田

迟浩田出任总长,除了他具有优秀的组织领导才能外,也反映了加快军队领导层年轻化的要求。在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中,一批优秀的将领获得提拔重用,比如52岁的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55岁的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56岁的济南军区司令员李九龙,等等。小平用人向来不拘一格,敢于大胆破格提拔干部。其实,对58岁的迟浩田来说,出任总长,他既深感中央的高度信任,又担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不够,做不好工作,辜负中央的信任。

迟浩田当了5年时间的总长后,1992年10月卸任,由济南军区司令员张万年接任。1993年4月,迟浩田被任命为国防部长,1995年9月,被增补为中央军委副主席,达到了职业军人所能担任的军队最高领导职务。迟浩田老将军目前仍健在,今年已93岁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

杨白冰上将

杨白冰与迟浩田一样,执掌总政前也是大军区的主官,是北京军区的政委。建国后,历任总政治部主任是:罗荣桓、谭政、罗荣桓(第二次担任总政主任)、萧华、李德生、张春桥、韦国清、余秋里。杨白冰年长迟浩田9岁,在资历上比迟浩田高,他1938年参加革命,1955年授衔时,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被授予上校军衔。

杨白冰与杨尚昆

杨白冰原名杨尚正,他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兄长:四哥杨闇公、五哥杨尚昆。杨闇公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是中共四川省党组织的主要创建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还是刘伯承元帅的入党介绍人。大革命时期,杨闇公与朱德、刘伯承、陈毅等发动领导了著名的泸州起义,后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牺牲时只有29岁。2009年,杨闇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杨尚昆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担任过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是新中国36名军事家之一。

杨白冰与宋任穷

杨白冰受家庭革命氛围的影响,上中学时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18岁的杨白冰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工作,参加过百团大战、太行区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及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这期间,杨白冰先是做地方工作,后做部队政治工作,为丰富部队战时政治工作经验做出了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杨白冰长期在成都军区(1955年前称西南军区)工作,担任过西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副主任,为军区政治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与心血。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杨白冰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政治部主任,以后又任军区副政委,1985年出任军区政委,成为大军区级高级将领。

1988年4月,杨白冰任中央军委委员,1989年11月,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1992年10月,杨白冰卸任军队领导职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97年9月,77岁的杨白冰退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

赵南起上将

赵南起出任总后一把手之前是总后的副部长兼副政委。建国后,历任总后勤部长是:杨立三、黄克诚、洪学智、邱会作、张宗逊、张震、洪学智(第二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是朝鲜族,早年在东北地区做地方工作。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他是志愿军司令部情报处、作战处的参谋,为彭德怀等志愿军首长做翻译工作,当时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也在司令部工作。随着朝鲜战争规模的扩大,美军对志愿军后方补给线狂轰滥炸,造成重大损失。为加强志愿军后勤保障工作,彭总让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主抓志愿军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洪学智把赵南起调到身边,协助他做后勤工作,从那时起,他与后勤工作结下了缘分。赵南起协助洪学智为建立“打不烂、炸不断、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敌军的“绞杀战”,保障前方作战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出色的工作才能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受洪学智的赏识。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赵南起长期在吉林军区延边军分区工作,历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第二政委,吉林省军区副政委兼延边军分区第一政委等职。1984年任吉林省军区政委。

右起:赵南起、刘华清、秦基伟、徐信

在1985年6月的百万大裁军中,中央调赵南起到总后勤部工作,任副部长兼副政委,协助洪学智主持工作,是总后二把手。赵南起到总后勤部工作,是洪学智向中央建议并得到批准的,其实,这已经明确了由赵南起接洪学智的班。1988年9月,赵南起被授予上将军衔。如果他不当总后一把手,以他的资历会被授予中将。当了5年总后勤部长后,赵南起调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算起来属于平调,虽然都是大军区级,但还是有差别,因为解放军三总部和国防部的一把手都是中央军委委员,但军事科学院的一把手不是。相比迟浩田与杨白冰,赵南起未能在军队内部更上一层楼。当总后一把手,是他军人生涯的顶峰。不过到1998年的3月,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赵南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需要说的是,杨得志、余秋里、洪学智卸任三总部一把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8年4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张爱萍卸任国防部长,由原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接替。张爱萍与杨得志、余秋里、洪学智都是上一届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南起56岁担任吉林省委书记,曾创下全国第一的成绩,61岁晋升上将
志愿军5个副司令员,回来之后都担任什么职务?后来哪里去了?
彭德怀创建的红三军团,共诞生十大名将,他们是谁,谁的成就最大
全军后勤最高学府成立70周年,院长先后配备上将、中将、少将
万里赴戎机,宋时轮的担忧┃铁血长津湖027
1977年,邓华紧紧抱着18年未见的洪学智哽咽道:老哥,是我害了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