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雅美术人物志」于飞|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于飞,1978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重彩画会会员、吉林省书画院专业画家、三级美术师。

▲《轻轻地问一声我的家》115cm x 115cm(本次参展作品之一)

创作感怀

文 / 于飞

▲《我爱你—祖国的大海》140cm x 120cm

我个人主要从事工笔画创作,平常水墨写意画得不多。但写生对我并不陌生。作为省级画院的专业画家,吉林省书画院的同仁们在著名画家孙志卓院长带领下,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写生、采风活动。每次十至十五天。有时是一年两次。画家们在一起切磋、交流、学习,写生对画家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帮助极大。在孙老师悉心教导下,使我从一个最初只能用“工笔线描”一种绘画语言进行写生的人,开始懂得用“水墨写意”方式进行写生。

▲《我爱你—祖国的大海》局部

这次庆元写生给我感触良多。在写生过程中我体会到,“水墨写意”与“工笔白描”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用写意方式作画和用工笔方式作画都需要概括、提炼客观物象,把眼中最初始、自然的物象删繁就简,提炼概括,用线或面的形式塑造在纸上。

▲《我爱你—祖国的大海》局部

不同的是:用写意方式作画要比用工笔方式作画更加概括与提炼。严谨的工笔写生是要追求形似的。要求画家在画面上严谨、客观地用一根根有生命力、圆润、坚挺、有力度、有弹性、粗细变化不大的线条来塑造接近物象真实外观的艺术形象。水墨写意就不需要太拘泥于严谨的写实造型技巧。画家更在乎构图、笔墨本身的质量和点、线、面的排列组合。

▲《筑梦》200cm x 120cm

我平时主要以工笔勾线、填色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可在写生中我更愿意学习以水墨写意方式进行绘画。写生是要面对极为复杂的,或者说是“极为杂乱”的客观物象。对我个人而言,运用水墨写意方式进行绘画,使我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这杂乱无章的世界,相对轻松地思考、经营画面本身。所以我在庆元的写生作品大部分是写意画而不是工笔画。参加这次“深扎”展览的工笔画作品是回去之后创作的。

▲《筑梦》局部

在庆元的“深扎”使我对中国画有了新的认识。中国画的评价标准就世界范围来说是非常独特的。正如苏东坡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先不评价这句话是否偏颇,我们能从这句话看出:中国画不太追求形似,尤其是水墨写意画。我觉得水墨写意这个古时称作“粗笔”或“简笔”的绘画形式是更加自由、潇洒与飘逸的。

▲《尘》146cm x 120cm

画家可以凭借坚实的造型基础,扬弃对客观造型的追求,提炼、升华笔墨本身的价值,对自然物象更加的提炼、概括,使自然物象成为绘画的抓手,成为用以架构画面的形式。画家利用这种被主观处理过的形式可以更加自由地经营画面本身。通过点、线、面的布局,画家可以研究更精华的“有意味的形式”。当然笔墨自身的美是支撑水墨写意画的关键因素,是最重要因素。这需要画家的天赋与功力。

▲《花开时节》190cm x 100cm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写意画。用水墨写意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其实并不需要非常写实,因为用中国画的工具进行写实创作是非常不适合的。(她一定没有油画材料适合)。其实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不追求写实的。苏东坡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花开时节》局部

我们的祖先可能很早就知道:在事物纷繁、复杂的外表下有着比表面更深刻的内涵。我们中国画主要追求与表现的就是这个“内涵”或者说“内在”,古人称为“气”、“神”、“真”、“道”····。谢赫六法把“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排到一、二位,“应物象形”、“传移模写”排到三、六位。宋代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静静地乌斯浑河》190cm x 150cm

六法理论表明:在艺术上,中国先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们更内在,我们对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所以中国画对写实的追求相比于西画会更加克制与“点到为止”。没见过一张中国传世名画是“超级写实主义”的,或者是“超级写实主义的端倪”(郎世宁除外)。我国历代的艺术大师都是“超级写内涵主义”或者是“超级气韵生动主义”。

▲《静静地乌斯浑河》局部

我常私自忖度:如果说“真理”是客观存在的,那么真理就应该有形象,有样貌。可谁能说出真理的样子呢,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其实真理的样貌就藏在真正的艺术品中,她是商周青铜器饕餮纹所展现的狞厉的美,和那神秘的、不可抗拒的、碾压一切的历史车轮的意象、是展子虔《游春图》所表现的盎然春意、是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中的一片江南、是范宽《雪景寒林》的肃杀与静穆、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不点一丝绿色的春天,是倪瓒的“胸中逸气”之竹、是徐渭的葡萄,八大的鸟、是吴昌硕的苦铁寒梅,任伯年的苏武牧羊、是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暮春中的梅花屏》190cm x 150cm

真理的样貌还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时时呈现,如这次“深扎”我看到的烟雨中江南的气韵——那是盛开的辛夷花,是柳枝上新吐的春芽,是弥漫在廊桥与举溪的空气中的韵致。是青年男女的朝气(小伙子的精干与青春少女的风姿)和运动员的活力···这些如此种种就是真理的样貌。是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是我们现代哲学所阐述的“本质”。

▲《暮春中的梅花屏》局部

苏东坡把那种极力表现事物外在形象的艺术追求看作是“孩童一样的见识”,我认为是偏颇的。东方有东方的偏颇,西方有西方的偏颇。我们不但不能忽视事物的外在面貌而且还要极端重视事物的外在面貌。因为“外在是内在的体现。”为了探求内在而放弃了对外在的追求,是“丢了西瓜捡西瓜”——失去的可能还要多一些。

▲《暮春中的梅花屏》局部

文人士大夫们的高傲与时代的局限使他们看不起劳动人民,和劳动人民的创造,认为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就是“工匠画”。使宋朝时达到高度写实技巧的宋画笔锋一转发展为元、明时的文人画。而以写实、工细见长的工笔画从皇家画院的皇皇巨著一步步沦为近现代僵化、孱弱的对抗外来“文化大炮”的“排枪”——林则徐语。这种结果的根源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暮春中的梅花屏》局部

但原本遥遥领先的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在元、明之际分道扬镳,一个向更加抽象、僵化、泥古的方向发展;一个举起复兴的大旗,开始超越世界上其他一切古老文化,创造出耀眼的辉煌。中国文人对写实绘画技巧的偏见与歧视,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摹宫乐图》

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站在一个思想高度的时候不要轻易鄙视另一种相对的看似错误的思想。安知那种“儿童的见识”不能发展为“大人的见识”呢。

所以齐白石老先生在二十世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得出的真知灼见是值得我学习的。他总结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和自身的生活感受,道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这句话可适用于一切艺术领域,不止国画、油画还有电影、戏剧、舞蹈等,甚至还适用于人生。

▲《旺旺》44cm x 39cm

艺术本身离不开模仿,艺术家无论怎样都要借助外物来表达内在的真实。和“真与不真”一样“似与不似”是艺术的永恒主题。“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了艺术一个十分宽泛和科学的评价尺度,和艺术创作的准绳。仔细琢磨一下:其实任何伟大的艺术品都可被评说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句话也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创作方向。

主要艺术成就

2014年,中国画作品《这时花开》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中国画作品《暮春中的梅花屏》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1年,中国画作品《丽日》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2011年,中国画作品《我爱你—祖国的大海》获“2011年辉煌浦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09年,中国画作品《花开时节》参加“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2014年,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长白山文艺奖-新星奖”;

2018年,中国画作品《筑梦》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基金”资助;

2011年,作品《暮春中的梅花屏》刊登在 《人物画形象参考丛书——工笔人物作品精选》(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2012年,作品《这时花开》、《我爱你—祖国的大海》、《风去远方》刊登在 《人物画形象参考丛书——工笔人物作品精选》(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2012年,作品《暮春中的梅花屏》刊登在《美术》杂志2012年第六期;

2018年,在《美术》杂志(2018.12总第612期)美术家栏目中发表专辑;在美术月记栏目中发表作品。

作品被多家收藏机构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霍春阳把脉当代花鸟画困境
《物象,意象,抽象》:画家高山先生优秀作品欣赏系列二
黑白·构象 ——由版纳写生系列作品谈起
陈鹏水墨花鸟作品欣赏
《国画家》高峰之路 | 杨海滨艺术成就——看尚辉、王平、于洋怎么说
当代中国画经典工笔系列 | 工·无界-尚莹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