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权生教授运用温胞饮治疗月经病验案3则

01

刘双萍 安蓉芳 张小花 武权生




关键词 月经病;温胞饮;武权生;医案

       武权生教授系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在女性月经失调的治疗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温胞饮首见于《傅青主女科》,为“下腹冰冷不受孕”而设,由炒白术、巴戟天、人参、炒杜仲、菟丝子、炒山药、炒芡实、肉桂、补骨脂、制附子组成。前人根据此方温肾助阳、暖宫种子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宫寒、小腹冰冷的不孕症。而武权生教授善于灵活运用此方治疗月经诸病,屡获良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痛经

        张某,女,27岁,2014年7月16日初诊。主诉:经期小腹冷痛3年余。病史:末次月经:2014年6月28日,患者行经前小腹出现冷痛甚则绞痛,遇寒痛剧,得热稍减,上述症状于经期更加明显,甚则疼痛晕厥。平素怕冷,嗜食生冷之品。诊见:面色青白,舌质暗、苔白润,脉沉紧。中医诊断:痛经(寒凝血瘀证),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选用温胞饮加减。处方:菟丝子18g,巴戟天、赤芍、盐补骨脂、杜仲、淫羊藿、三棱、炒山药、炒白术各15g,干姜、当归、川芎、熟地黄、酒萸肉、土鳖虫各10g,紫石英(先煎)20g,茯苓、党参各12g,羌活、莪术各9g,甘草6g。7剂,每天1剂,水煎分服。嘱患者月经干净后复诊。2014年7月30日复诊:此次月经7月26日,患者诉腹痛已明显减轻、可耐受,行经怕冷症状缓解,但服上药后出现口渴、口干症状。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滑。上方加麦冬12g,继服上方12剂。并嘱患者下次月经过后,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行经期间勿食冰冷之品,且要注意保暖、补充营养及休息。随访3月,未复发。

        按:痛经以“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为基本病机,寒邪凝滞、血瘀阻滞皆可致子宫气血运行不行。本例患者经期小腹冷痛3年余,武教授认为寒凝血瘀乃寒客冲脉,与血相搏而致子宫、冲任气血失调、瘀阻胞宫与胞脉致“不通而痛”发为痛经。前、 期气血下注于冲脉,子宫气血更加壅滞,故于经前、经期出现小腹疼痛;寒凝子宫、冲任,遇寒痛剧,得热稍减,面色青白,舌 暗、苔白润,脉沉紧皆为寒凝血瘀之象。故治疗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为治则。方用温胞饮加减,方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杜仲、淫羊藿补肾助阳。肾阳为一身之阳的根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肾阳得温则全身脏腑、经络得以温煦;茯苓、甘草、党参、炒山药、炒白术健脾益气;熟地黄、酒萸肉 血滋阴;赤芍、当归、川芎、红花活血通脉;干姜、羌活益气温通经脉;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活血化瘀,土鳖虫破血逐瘀、紫石英益血暖宫,武教授将此四药作为药对运用,可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全方合用可共达补肾助阳,健脾益气,调和冲任,活血止痛之效。复诊见口渴、口干症状,武教授认为此患者口干、口渴乃阴液不能上乘所致,又遵温经汤中麦冬的用法,给予麦冬以养阴生津而止渴。继后嘱患者行经期间勿食冰冷之品、注意保暖,可以有效的避免寒邪侵袭机体而使其成为经行腹痛的病因。

2  月经过少

        杨某,女,38 岁。2014 年 8 月 23 日初诊,患者因“月经量减少1年”为主诉就诊。自诉近1年经量渐少或点滴而出2天即净、色黑,经行小腹疼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紫暗,脉沉细。中医诊断: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用温胞饮加减,处方:巴戟天、杜仲、党参、赤芍、熟地黄、炒白芍、当归各15g,补骨脂、茯苓、桃仁、川芎各12g,菟丝子18g,鸡血藤30g,红花10g,陈皮、甘草各6g。本着“经后勿泄”的原则,嘱患者经后连服12剂,每天1剂,早晚分服。2014年9月24日二诊:患者自诉经量较前明显增多,但行经不畅,有血块,舌质暗,脉沉。故在上方基础上加水蛭6g,牡蛎(先煎)30 g。嘱患者每次月经过后,服上述汤药12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随访3月月经量已明显增多。

        按:《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指出肾为月经产生的主导,肾气不足,则精不得以化血,精血亏虚直接冲任气血衰少,血海满溢不多[1],故见月经过少或甚或点滴而出。气为血之帅,气虚则鼓动无力,气不得畅,化而为瘀,瘀阻冲任,经水减少、经行涩痛。故治疗以补益肾气,活血化瘀原则,武教授常 用温胞饮加减,方中盐巴戟天、菟丝子、补骨脂、杜仲补益肾气,强腰壮骨;茯苓、党参、陈皮、甘草、炒白芍、熟地黄健脾养血,先后天共养之;鸡血藤、赤芍、当归养血活血;红花、桃仁、川芎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补肾活血化瘀之功。二诊基于行经不畅,有血块,舌质暗,脉沉,武教授认为久虚必瘀,而上方活血化瘀力不足,故予水蛭破血消瘀,牡蛎软坚散结共达活血化瘀之功。

3  月经先期

        王某,女,15岁,2014年10月25日,因“月经提前3月余”来诊。末次月经:2014年10月18日,近3月来患者月经周期16~20天一行,经量正常,色淡红,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小便清长,夜尿多,手足心热,舌光滑无苔,脉沉细弱。中医诊断:月经先期(脾肾阳虚证)。处方:黄芪30g,盐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鹿角霜、熟地黄、当归、党参、淫羊藿各15g,白芍、山萸肉各12g,肉桂(后下)、甘草各6g。2014年11月15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末次月经:2014年11月9日,此次月经22日一行,且上述不适症状减轻,但入睡困难,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上方酌加黄芩8g,五味子6g,远志9g,继服12剂,3月后随访,现月经基本22~25日一行。

        按:历代诸多医家强调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皆属气虚或血所致,《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曰:“过于阳则前期而来”。《景岳全书·妇人规》云:“若脉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2]。 然武教授认为,此患者年少肾气未充、肾阳不足,素体脾阳虚弱,均致冲任及胞宫失于温煦,冲任不固,疏泄失司,使经血失摄月经先期而至。故以健脾补肾固冲为治则。方中淫羊藿、盐巴戟天、补骨脂、杜仲补肾助阳;《景岳全书》曰:“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故以鹿角霜、当归、白芍、山萸肉、熟地黄滋阴养血,调和冲任;武教授认为,此患者食少便溏,小便清长,夜尿多,手足心热,乃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之象,《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故予以肉桂以温助肾阳,引火归元,使肾阳得助,才可使手足心 等真寒假热之证得除;黄芪、党参、甘草补益脾气,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固冲任之功。二诊患者入睡困难,舌尖边红,乃虚热扰心神使心肾不交所致,故给予黄芩清心经虚热,五味子、远志交通心肾,以改善睡眠症状。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肾阳虚衰,气血失温煦而运行不畅故成瘀,血瘀进一步加重肾虚、血虚,“不通则痛”故见痛经;血气虚弱故见月经过少。肾气虚则可致冲任二脉不固,故见月经先期。根据肾气虚损、肾阳不足,武教授善用补阳药以温肾阳助肾气,使肾精充足达到气血下注胞宫的目的;又因其药性躁烈,酌情加以滋阴之品,可使阴中求阳、阴阳互助;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虚弱、化源不足,经水匮乏,胞脉失于濡养。武老师在温肾助阳的基础上酌加健脾益气之品,体现了“治血先治气”的思想。同时武教授不拘泥于补肾、健脾之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体征还给予活血、行气、化瘀等治法,标本同治,每获良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权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经验介绍。
【转】夏桂成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经验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肖承悰防治滑胎临床经验与验案精选
中医妇科专辑
各种不孕症的名医经验,中医药方这样治
【道 | 术】高慧教授治疗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