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道伐虢:第24计
假道伐虢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10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和内容,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假道伐虢
外文名称
Tao Guo thinning
词来源
中文
定义
军事上,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目录1计名由来
2历史典故
3三十六计
4作品出处
5战例分析
6用计赏析
7商场案例
计名由来
历史典故
2.1 假道伐虢
2.2 借蔡灭息
2.3 借道伐蜀
2.4 刘备入川
三十六计
3.1 简介
3.2 原文
3.3 注释
3.4 理念
作品出处
4.1 按语
4.2 解析
战例分析
用计赏析
商场案例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计名由来折叠编辑本段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公
假道伐虢
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人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左传》.僖公二年) 。
译文:
晋国的荀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晋献公说:"这是我的宝物啊!"荀息回答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那里。"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决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对他亲昵,虽然进谏,虞君不会听从的。"于是晋献公就派荀息到虞国去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围攻虞国鄍邑的三面城门。敝国伐冀而使冀国受到损失,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大胆地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虞公答应了,而且自己请求先去进攻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不听,就带兵进攻虢国。夏季,晋国的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进攻虢国,灭亡了下阳。《春秋》把虞国写在前面,因为虞国接受了贿赂。
历史典故折叠编辑本段
假道伐虢折叠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
假道伐虢
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借蔡灭息折叠
东周初期,各诸侯国都乘机扩张势力楚文王时期,楚国势力日益强大,汉江以东小国,纷纷向楚国称臣纳贡。当时有个小
楚、息、蔡、陈的方位图
国叫蔡国,仗着和齐国联姻,认为有个靠山,就不买楚国的帐,楚文王怀恨在心,一直在寻找灭蔡的时机。
蔡国和另一小国息国关系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陈国女人,经常往来。但是,有一次息候的夫人路过蔡国蔡侯没有以上宾之礼款待,气得息侯夫人回国之后,大骂蔡侯,息侯对蔡侯有一肚子怨气
楚文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认为灭蔡的时机已到。他派人与息侯联系,息侯想借刀杀人,向楚文王献上一计:让楚国假意罚息,他就向蔡侯求救,蔡侯肯定会发兵救息。这样,楚、息合兵,蔡国必败。楚文王一听,何乐而不为?他立即调兵,假意攻息。蔡侯得到息国求援的请求,马上发兵救息。可是兵到息国城下,息侯竟紧团城门,蔡侯急欲退兵,楚军已借道息国,把蔡侯围困起来,终于俘虏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后,痛恨息侯,对楚文王说:息侯的夫人息妫是一个绝代佳人。他这话是刺激好色的楚文王楚文王击败蔡国之后,以巡视为名率兵到了息国都城。息侯亲自迎接,设盛宴为楚王庆功。楚文王在宴会上,趁着酒兴说:"我帮你击败了蔡国,你怎么不让夫人敬我一杯酒呀?"息侯只得放夫人息妫出来向楚文王敬酒。楚文王一见息妫,果然天姿国色,马上魂不附体,决定一定要据为己有。第二天,他举行答谢宴会,早已布置好伏兵,席间将息侯绑架,轻而易举地灭了息国
借道伐蜀折叠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国击退巴国来犯军队,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秦惠王垂涎蜀国富饶,欲派兵攻打,但秦将对蜀地道路不甚了解,张仪出谋制作五头石牛,将黄金镶在牛尾下,由其子张若护送给苴国,苴侯高兴的承诺愿助秦国借道伐蜀,张若又到苴蜀边界向人们大肆宣传说"秦惠王愿与苴国结秦晋之好,送给苴国了五头石牛。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这是秦国才有的石料做的,而且石牛还有灵性,晚上会偷偷的吃草,吃饱了也会拉屎,但它们拉的屎是黄金"。
蜀王杜芦是一位在年轻气盛的君王,但有时候气盛太过了也未免是好事,击退巴国来犯军队的他,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他忘了上几辈为什么要建苴国,他更忘了上一辈为什么对苴侯忍气不发,他没有思考,或许没想去思考,也没想听廷上百官对他的进谏,他令五组劳工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另外要夺来秦惠王送给苴侯的五头能拉黄金屎的石牛。
前316年,秦灭蜀吞苴
张若在苴国关注着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修拓进展,终于等到蜀王杜芦亲自率兵,令"五丁力士"(即五组劳工)引路攻打苴国,这条路就是后来的蜀道。苴侯急忙请张若回秦国求秦王出兵援救。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诈的秦惠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便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攻打蜀国。苴侯为表诚意大开城门,秦兵蜂拥而入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捉。
蜀、苴二国同年灭亡。苴侯或许不记得春秋时期"假道伐虢"的故事了。
刘备入川折叠
刘璋开门揖盗,让刘备入川,结果自己丢了老命。像刘备这样用"假道伐虢"之计取胜的战例,古代战争中还有不少。当然,所谓,假道"的方式,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
三十六计折叠编辑本段
简介折叠
《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指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假途灭虢"。
原文折叠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注释折叠
①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句意为:处在两个大国之
假道伐虢
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
②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卦名为"困"。"困",困乏。卦辞:"困,有言不信。"意为,处在困乏境地,难道不相信这基吗?此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会不相信吗?
理念折叠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势,使其丧失自主权。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作品出处折叠编辑本段
《假道伐虢》选自《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按语折叠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
解析折叠
这条按语讲了一种情况,说是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情况会很微妙。一方想用武力威逼他,一方却用不侵犯它的利益来诱骗它,乘它心存侥幸之时,立即把力量渗透进去,控制它的局势,所以,不需要打什么大仗就可以将它消灭。
其实,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胜。
战例分析折叠编辑本段
1968年,苏联在武装入侵捷克前三个月,把东德、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四国军队集结在捷克境内的勃黑米亚森林中,名为军事演习,实际上是为苏联而后入侵捷克,所进行的前期侦探行动。同时,在演习中,苏联故意把将要实施战略入侵的实战部队,作为演习队伍的先头兵,一同参与军演。
为了迅速占领捷克的国际机场,苏联又派遣一架大型运输机飞抵其机场上空,以机械故障为由,要求紧急停靠在捷克的国际机场上。当运输飞机一着陆,机舱里突然出现七十多名全副武装的苏联先遣部队,迅即控制了整个机场,以使苏联大批的后续部队安全、及时地抵达捷克着陆点,并很快地侵占了捷克全境。苏军以"演习"、"故障"为由,而事前"假道"于捷克境地,不失为假道伐"捷"的范例。
用计赏析折叠编辑本段
"假道伐虢"是以借路渗透,扩展军事力量,从而不战而胜的谋略。其关键在于:对处于敌我两个大国中的小国,当敌人胁迫它屈服时,一方要立即出兵援救,借机把军事力量扩展出去。对处在窘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不付诸行动,是不会被其信任的。应抓住其侥幸图存的心理,乘机渗透,以便控制局势,将其吞并。
企业经营者应用此计,关键在于"假道"。当竞争对手的力量较强大时,依靠其他强者求得生存发展;当弱小的企业面临危机,可以通过技术援助控制或兼并他人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别的渠道,迂回发展,最后达到战胜对手、夺取市场的目的
核心内容:
1.a)为攻打与他相邻的第三国虢国而请求虞国允许行军通过,得到了许可之后不仅攻打虢国,而且接下来占领虞国。借行军通过实行吞并的计谋。
b)在不让对手意识到其行动最后结局的情况下,促使他为自己掘墓/为实现与本来的意愿相反的目的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做到与本来打算完全相反的事创造有利的条件;先许诺只要一个小指,然后却抓住整只手。
c)通过一个诱人的目标赢得对方,为的是引对方进入他浑然不知、不符合其意图的另一个目标;实现先明后两个目标之计。
2.a)声明军队借道通过一个国家,事实上却有意占领它。
b)用不引人怀疑的方法/提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找借口诱导对方放开其领土,目的是接着占领它;掩饰占领意图的计谋。
商场案例折叠编辑本段
国际贸易
图德拉是委内瑞拉一位自学成材的工程师,他一开始想做石油生意。可是他与石油界既无联系又没有一事实上的资金做基础,只好采取间接而进的办法。
通过调查,他打听到阿根廷需要购买两千万美元的甲烷,又打听到阿根廷的牛肉过剩。于是,他飞到西班牙,探知那里的造船厂正为没有订货而发愁,便告诉西班牙人说:"如果你们收购我手中的两千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造船厂订购一艘造价两千万美元的超级油轮。"
由于西班牙牛肉销量大,西班牙人便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样,图德拉就把阿根廷的牛肉转手卖给了西班牙。同时他又找到一家石油公司,以购买对方两千万美元的甲烷为交换条件,让石油公司租用正在西班牙制造的超级油轮。
利用这种迂回发展的战术,图德拉单枪匹马,杀进了石油海运的行列,开始了前途远大的经营。经过几年努力之后,图德拉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并创办了自己的石油公司。
吕不韦奇货可居助异人
秦昭王时,阳翟(今河南禹县)商人吕不韦去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当时,秦国公子异人(后返秦改名子楚)在赵国做人质,"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一眼便看中异人"奇货可居",主动登门拜访。吕不韦对异人说:"我可以使您显赫。"异人无奈而笑道:"待你显赫之后,再让我借光吧!"而吕不韦则严肃地说:"您有所不知,是我的显赫需要借助您的显赫啊!"于是,两人入座深谈。其后,异人顿首发誓说:"计成,我将与君共享秦国之利。"
吕不韦以往之生意,贩贱卖贵,总共积累,只有千金。他拿出五百金给子楚,让其进用、结交宾客。以所余五百金,置妥奇物玩好,他亲自携带西行秦国,通过秦国太子华阳夫人的姐姐,转给华阳夫人。当时的秦国,秦昭襄王还在位;此前,公元前267年,秦太子死,昭襄王以其第二个儿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儿子二十余个,异人便是其中的一个,其母亲为夏姬。安国君真正喜欢的是华阳夫人,因而立华阳夫人为正,只是华阳夫人没有儿子。
吕不韦华阳夫人的姐姐面前,"称赞"异人贤孝;他说,异人宾客遍布天下,而且常常日夜哭泣,思念安国君与华阳夫人,并说异人以华阳夫人为青天。吕不韦还对华阳夫人的姐姐说:"我听说,以色事人,色衰之后,爱情松弛。现在,华阳夫人与安国君恩恩爱爱,然而没有儿子。如果华阳夫人不在繁华时树木,趁早结好于二十余个儿子中的贤孝者,举嫡收子;则色衰情弛之后,即便能够开口也难以如愿啊!现在,异人贤孝,他理解自己处于长幼之间,地位难以为嫡。华阳夫人诚以此时向安国君提出以异人为嫡,则'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异人为子、子者为王,华阳夫人就能够实现:夫在而重尊,夫去不失势。这是'一言而万世之利'的考虑啊!"
于是,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子,安国君立异人为嫡。与此同时,安国君还请吕不韦以师傅名义辅佐异人;异人名誉日盛。
吕不韦在邯郸娶了赵姬,赵姬天姿国色。异人好色,见赵姬,便想与之白头偕老,竟然开口请吕不韦相让。吕不韦含怒,但是他想:既然我已经破家钓奇,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呢?于是,他深谋远虑,狠心地献出了赵姬。当时,赵姬已经怀孕,她瞒着异人,期年生子,取名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公元前257年,安国君立异人为嫡之后,秦昭王出兵围攻邯郸,赵国要杀掉作为人质的异人。吕不韦以六百金贿赂赵国守将,助异人只身脱逃。赵国又要杀掉异人之妻赵姬及子嬴政,赵姬本为赵国的豪家之女,因此得以隐匿存活。
公元前249年,秦昭襄王死,太子安国君即位(即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即异人)为太子。孝文王除孝三天亦死;于是,子楚即位,就是秦庄襄王,华阳夫人为太后,子楚生母夏姬也尊为太后。子楚夫人赵姬携子嬴政回到秦国。秦庄襄王随即以吕不韦为丞相,封其为文信侯,食邑为河南雒阳十万户。三年之后,公元前246年,秦庄襄王死,年方十三的嬴政即位。秦王嬴政拜吕不韦为相,尊为"尚父"。吕不韦还组织集成了一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不朽之著《吕氏春秋》。
一个商人,没有家族背景,处心积虑地凭借千金成本,"假道伐虢";十年时间,博弈成十万户侯,如果仅从商战角度审视,亦堪为经典案例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道伐虢
《三十六计》----第24计 假途伐虢(混战计)
"假道灭虢"什么意思啊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马晓春《三十六计与围棋》|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