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中药学职称《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第6天
以下是第6天学习知识点
细辛的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其主要毒性成分是黄樟醚,将其掺入饲料,会引起大鼠肝癌。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葛根的现代应用:用于高血压病。
桂枝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的功效。它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和调节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向体表,从而有利于发汗和散热,与麻黄伍用,则发汗力增强。
麻黄应用:①感冒;②支气管哮喘;③低血压状态;④鼻塞。
柴胡皂苷可以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水平降低。柴胡影响脂质代谢的主要成分是柴胡皂苷。
麻黄碱平喘作用特点为:其化学性质稳定,口服有效;起效较慢,作用温和,作用维持时间持久。
柴胡能保肝、利胆、降血脂。
葛根现代应用:1.偏头痛。2.突发性耳聋。3.冠心病、心绞痛。4.高血压病。5.感冒、头痛、发热。6.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桂枝现代应用:1.预防流行性感冒。2.风湿性关节炎。3.低血压症。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发汗和促进发汗作用2.解热作用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4.镇痛、镇静作用5.抗炎作用6.调节免疫作用
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可能与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关。
解表药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发热动物模型体温降低,其中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均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麻黄平喘作用主要通过以下环节: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平滑肌松弛;②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③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④阻止过敏介质释放。麻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
麻黄碱能直接和间接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其升压作用特点为作用缓慢、温和、持久,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葛根1.解热2.降血糖3.抗心肌缺血4.抗心律失常5.扩血管、降血压
麻黄平喘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环节:(1)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平滑肌松弛。(2)尚可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仅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3)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4)阻止过敏介质释放。麻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
麻黄碱不得与咖啡因配伍使用。
柴胡的抗炎作用涉及多个环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生。柴胡皂苷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轴,促进垂体分泌ACTH,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此外,可能还有直接抑制致炎物质释放的作用。而D选项是麻黄平喘的作用机制。
醋炙柴胡利胆作用最强,而非酒炙。
麻黄药理作用:1.发汗2.平喘3.利尿4.解热、抗炎5.镇咳、祛痰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发汗和促进发汗作用2.解热作用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4.镇痛、镇静作用5.抗炎作用6.调节免疫作用
细辛的药理作用:1.解热。2.镇静、镇痛。3.抗炎。4.抗变态反应。5.对呼吸系统作用。
“通过兴奋汗腺α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加”是麻黄的发汗机制之一。
柴胡影响脂质代谢的主要成分有: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b、柴胡醇、α-菠菜甾醇。
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是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它通过对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产生稳定的平喘作用;细辛挥发油: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产生平喘作用。而柴胡皂苷不具有平喘作用。
细辛挥发油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均有协同催眠作用。
葛根:其所含黄酮类物质是其解热作用的成分。葛根煎剂、葛根乙醇浸膏、葛根素等对实验性发热模型动物均有解热作用,葛根素作用较突出;桂枝:桂枝煎剂对实验性发热家兔具有解热作用,并能降低正常小鼠的体温;柴胡:柴胡挥发油,对多种实验性发热动物模型,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另外可使正常动物的体温降低;而柴胡多糖有促进免疫功能,不具有解热的功能。
葛根煎剂有轻度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素是葛根降糖有效成分。
解表药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麻黄;柴胡挥发油及柴胡皂苷——柴胡;葛根素——葛根;桂皮油——肉桂。
补虚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有:人参多糖及人参皂苷—人参;党参多糖—党参;淫羊藿苷—淫羊藿;黄芪多糖及黄芪皂苷甲—黄芪;当归多糖及阿魏酸—当归;枸杞多糖—枸杞子;麦冬多糖及麦冬皂苷—麦冬;水蛭素—水蛭;银杏内酯—银杏。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有:丹参酮及丹参多酚酸—丹参;川芎嗪及阿魏酸—川芎;莪术挥发油——莪术;延胡索乙素—延胡索。
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2.抗毒素3.抗炎4.解热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6.抗肿瘤
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绿原酸类化合物,即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知母药理作用:1.解热2.抗炎3.对交感神经和β受体功能的影响4.降血糖5.改善学习记忆
金银花药理作用有:①抗病原微生物;②抗内毒素;③抗炎,解热;④增强免疫。
板蓝根的临床应用:①上呼吸道感染;②扁桃体炎、咽炎;③急性传染性肝炎;④流行性乙型脑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⑤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疱疹性口腔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苦参的药理作用有:①抗病原体;②抗炎;③抗过敏;④抗肿瘤;⑤解热;⑥止泻;⑦抗心律失常;⑧抗心肌缺血。
抗病原微生物鱼腥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中,鱼腥草素是鱼腥草中具有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鱼腥草的临床应用有:①急性呼吸道感染;②妇科炎症及不孕症;③癌性胸腔积液;④外科术后感染、皮肤病、细菌性痢疾。
青蒿的药理作用之一:抗疟原虫。青蒿素是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有:①抗病原微生物;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③保肝。板蓝根穴位注射对己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促进HBsAg、HBeAg转阴。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之一:抗病原微生物。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有抑制作用。
保肝、利胆是黄芩药理作用之一。黄芩及黄芩提取物等对多种实验性肿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芩素等可促进实验动物胆汁分泌,显示利胆作用。
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有:①抗病原微生物;②抗毒素;③抗炎;④解热;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⑥抗肿瘤。
黄芩对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具有抗免疫反应作用,尤其对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另一方面黄芩也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栀子具有显著保肝作用,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半乳糖胺引起的大鼠暴发性肝炎、异硫氰酸、α-萘酯所致肝组织灶性坏死、胆管周围炎和片状坏死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以生品作用为强,炒炭无效。
知母药理作用:1.解热2.抗炎3.对交感神经和β受体功能的影响4.降血糖
青蒿现代应用:1.疟疾。2.高热。3.皮肤真菌病和神经性皮炎。
小檗碱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麻醉及清醒动物都有显著的降压作用,降压同时伴后负荷和心率下降,而左室心肌收缩力加强,其降压主要是通过竞争性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减慢心率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所致。
黄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包括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元)、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
清热药中黄连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许多清热药具有抗细菌内毒素作用,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大青叶现代应用:1.上呼吸道感染。2.扁桃体炎、咽炎。3.急性传染性肝炎。4.流行性乙型脑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疱疹性口腔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黄连及黄连复方对裸鼠鼻咽肿瘤移植瘤有明确治疗作用。黄连杀伤鼻咽癌细胞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毒作用,而盐酸小檗碱抗胃癌的作用与促进癌细胞分化有关。
黄连及黄连复方对裸鼠鼻咽肿瘤移植瘤有明显治疗作用;苦参:多种苦参生物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鼠肉瘤S180、小鼠实体性宫颈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显示有抗肿瘤作用;青蒿琥酯对小鼠肝癌、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青蒿酸和青蒿B衍生物对小鼠白血病细胞、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克隆形成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黄芩对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具有抗免疫反应作用,尤其对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黄芩免疫抑制作用的环节包括:(1)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性介质释放。(2)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另一方面黄芩也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黄芩苷锌络合物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并使血清溶菌酶含量及红细胞补体C3bR酵母花环形成百分率也明显提高。黄芩苷及黄芩苷元均能抑制免疫缺陷病毒(HIV-1)及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HIV-1RT)的活性,黄芩苷元作用强于黄芩苷。
黄芩抗菌、抗病毒范围较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另外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的现代应用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菌痢、病毒性肝炎。
黄连中四氢小檗碱、四氢黄连碱因易透过血脑屏障而使中枢抑制作用增强。
金银花具有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金银花的现代应用包括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
板蓝根主要化学成分为靛蓝、靛玉红。
青蒿具有抗疟原虫的作用,抗疟的主要成分是青蒿素,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
黄连根茎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
黄连中的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结核杆菌及真菌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小檗碱对多种流感病毒及新城鸡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金银花的临床应用: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②小儿肺炎;③急性扁桃体炎。
黄连的药理功能有:①抗病原体;②抗细菌毒素、抗腹泻;③抗炎、解热;④镇静催眠;⑤降血糖;⑥抗溃疡;⑦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⑧抗脑缺血;⑨抗血小板聚集。
黄芩对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黄芩抗炎作用与其抑制组胺释放及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关。
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正性肌力作用(2)负性频率作用(3)抗心律失常(4)降压(5)抗心肌缺血
目前已知的抗菌有效成分有小檗碱(黄连、黄柏)、黄芩素(黄芩)、绿原酸、异绿原酸(金银花)、秦皮乙素(秦皮)、苦参碱(苦参、山豆根)、连翘酯苷(连翘)、色胺酮(板蓝根、青黛)、癸酰乙醛(鱼腥草)等。
黄芩苷腹腔或静脉注射对发热大鼠也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来源:药圈网友整理

每日推送

药学信息和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级中药师:​解表药
中药药理学习题自考
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药理与毒理
日本对葛根汤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柴胡:疏肝解热常用药,防瘟驱瘟今用之
柴胡的药理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