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第三方支付50强


1998年,在美国的斯坦福,程序员马克斯·列夫琴因一场主题为“市场全球化和政治自由之间的联系”的演讲而大受触动,遂在演讲结束后找到发言者彼得·蒂尔,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二人细数了支付领域的种种痛点,企图寻找一种新的技术来代替现金支付。
 
就这样,在两个青年几次简短的交流和探讨后,支付公司康菲尼迪(Confinity)诞生了。2000年,为了应对网上快捷转账业务的竞争,埃隆·马斯克将Confinity公司与X·com公司进行了合并。次年二月,该公司更名为“贝宝(PayPal)”,从此开始了其在北美乃至全球的圈地。
 
与此同时,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种子也开始孕育。
 
激荡二十年  
 
1999年,中国首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首信易支付”成立,拉开了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序幕。
 
2002年,中国银联正式成立,实现了银行卡系统的互联互通,为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支付宝诞生;同期,拉卡拉、易宝支付等公司成立,国内第三方支付进入野蛮生长阶段,市场规模连年上涨。但与此同时,行业乱象频发,违规违法操作成风。
 
直至2010年央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开始,第三方支付行业才逐渐产业化和规范化。在此阶段,央行发放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相继推出条码支付和二维码支付,为第三方支付又添了一把火。
 
2016年,当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续展时,央行明确表态不再核发新牌照,而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也早已形成了以财付通、支付宝为首的“两超多强”格局。
 
强监管政策加速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优胜劣汰
 
在停止发放第三方支付新牌照的同时,央行加强了对行业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撤销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牌照。有数据显示,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央行合计注销了34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此外,央行宣布落实“一机一户”制度,全力打击银行卡套现,以及监管部门数次开出的“天价罚单”,都让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人人自危”。
 
在这样的强监管环境下,第三方支付市场洗牌加剧。一方面,支付宝、财付通、壹钱包等平台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百分之九十多的市场份额,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无以为继;另一方面,强监管政策鞭笞着所有行业从业者,让他们力求维稳,不敢大改。最终,一些体量小、业务频触红线的企业只得黯然离场。
 
当然,有黯然离场的,也有逆势飞扬的。出于“双寡头”在C端支付市场的地位难以撼动的考虑,不少企业转而投向C端以外市场的怀抱,或由单一通道经营转向综合服务;还有的深耕第三方支付场景化,探索自身在公共交通、政务服务、医疗卫生等场景中的服务优化,成功守住了自己的“疆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重压硬币”的另一面
 
不可否认的是,强监管政策一度使行业陷入萎靡,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行业垄断的势头,但细数这些年的监管措施,无一不是为了整治行业乱象,正本清源。例如与银行的直连、乱连,滥用、乱放支付接口,违规挪用备付金等,这些曾经屡禁不止的行为如今基本上已经消失。
 
让处在歧路上或正要走上歧路的企业停下脚步,迷途知返,何尝不是“重压”所带来的转型契机呢?
 
一念执着,一瞬成败,一贯如此。
 
(文/寂静之声)

【排行“i系列标准”统一详细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时快讯
支付宝困境:不对等竞争
【观点|荐文】多家支付机构被处罚,B端市场或迎来红利期
支付新规出台,微信、支付宝余额可以互转了吗?
从疯狂到理性,支付牌照交易降温
支付牌照吸引力不减 80多家机构仍在排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