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倍子

五倍子(《本草拾遗》)

 

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或红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等地。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均以皮厚、完整不碎者为佳。生用研末或炒用。

【历史】在古代本草中,本品多以五倍子为正名。首载于唐·《本草拾遗》,因角倍蚜及倍蛋蚜的头部触角均为5节,故名。又名文蛤、百虫仓(《开宝本草》),木附子(《现代实用中药》)。

本品入药首见于唐·《本草拾遗》,载其“治肠虚泄痢,熟汤服”;《日华子本草》则言其“治中药毒,消酒毒%宋代对本品有了进一步的应用,《开宝本草》载本品“疗齿宣疳鼷,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本草衍义》载本品尚可治“口疮,以末掺之”。可见唐宋时期本品多用于解毒敛疮、涩肠,应用尚较为局限。及至明朝,本品的功效特点及应用渐渐为人们所了解,如《本草蒙筌》载其“专为收敛之剂”;《本草纲目》则载本品“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赤眼湿烂,消肿毒,喉癣,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基本概括了本品敛肺、涩肠、止血、止汗、解毒等主要功效。后世医家对本品的功效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和探讨,本品的应用亦更为广泛。

【性能】酸、,寒。主归心、肺、大肠、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收敛止汗,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解毒敛疮。

【应用】

一、出血证

本品酸、涩,入血分,可敛离经欲脱之血多用于崩漏、便血、尿血、痨血、创伤出血等。

1. 崩漏下血   多由冲任损伤,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非瘀血所致者,可用本品收敛止血,可以单用如以本品为末,酒服治疗孕妇漏胎(《朱氏集验医方》);亦可配伍他药同用,如《普济方》五倍子散,以本品为主药,配伍大艾、乌梅、川芎同用,治疗血崩、带下。临床多用本品与棕榈炭、血余炭同用。

2. 便血   本品收敛止血,亦可用于大便下血可单用,亦可配伍他药同用。如《全幼心鉴》以本品为末艾汤服,治疗粪后下血临床常配槐花、地榆等同用,治疗便血。现代报道,用五倍子口服液,浓度为20%(每1ml相当于生药0.2g)1日服3次,每次10ml治疗103例上消化道出血,显效92例、有效6例[浙江中医杂志,1992,(3)135]或以五倍子、诃子同用,煎汤口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亦有效[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3)159]单味五倍子液在消化道内镜窥视下,直接局部喷洒,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00%有效[福建中医药1988(3)33]。

3. 衄血   本品治疗紐血,可用于鼻出血、齿、肌等多种衄血,内服或外用均可。如治疗鼻出血,可以本品为末吹之再以末与新绵灰等份,米饮调服(《本草纲目》);《卫生简易方》以本品烧存性,研末敷治疗牙缝出血不止。此外,本品还可以用于尿血,如《濒湖集简方》载以五倍子末,盐梅捣丸服治之;又可用于治金疮出血,如以五倍子生用为末,干贴(《圣济总录》)。

二、 自汗、盗汗

本品酸涩,入心、肺经敛心气心阴故可止汗,用于治自汗、盗汗有良效,内服、外用均可。可以单用,如以五倍子研末,津调填中,缚定,治疗自汗、盗汗(《本草纲目》);亦可配伍他药同用,如以五倍子末、荞麦面同用,作饼,干吃治疗寐中盗汗(《本草纲目》)。临床报道,以五倍子、煅龙骨各5g,研末加水调糊状,敷脐治疗自汗盗汗并见,疗效显著[江西中医药,1987(6)]或单用本品与醋调膏,睡前敷脐,治疗500例自汗、盗汗或自汗盗汗并见者,明显有效[中医杂志1991,12)48]。另有以本品研末单用敷脐治疗肿瘤病盗汗有效[辽宁中医杂志,1988,(4)33]或用本品研末,与朱砂(水飞)同用敷胳,治疗肺结核盗汗有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3)18]。

三、 咳嗽、咯血

本品味酸、涩能收敛,性寒能降火,入肺、肾二经,故有敛肺降火之功,用于治肺虚久咳或痰热咳嗽又因本品入血分止血,故又治咯血。《本草求真》日:“五倍子,按书既载味酸而涩,气寒能敛肺经浮热,为化痰渗湿,降火收涩之剂”。

1. 咳嗽   多用于肺阴虚久咳不止,亦可用于痰热咳嗽,如朱震亨日:“五倍子,噙之善收顽痰,解热毒,佐他药尤良。”肺虚久咳者,常与五味子、诃子等敛肺止咳药同用治疗肺热痰嗽者,可与瓜蒌、黄芩、贝母等清热化痰药同用。

2. 咯血   多因阴虚肺热、火热灼肺、损伤肺络所致,可用本品敛肺降火,并收敛止血。可以单用,亦可配伍藕节、白及等同用。临床报道,白及五倍子液雾化治疗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咯血,疗效显著[中国农村医学,1989,:32]。

四、 久泻、久痢

本品酸涩,入大肠经,可涩肠止泻,早在唐朝《本草拾遗》即载“肠虚泻痢,为末汤服之。”临床可用于治久泻久痢。可以单用,如《本草纲目》单用本品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服,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治疗泻痢不止;或配五味子、诃子等同用。临床报道,五倍子膏以本品、枯矾、黄蜡各lg,溶化敷脐,治小儿腹泻,一般1次即愈,最多用3次[江西中医药,1981,(3)8]复方五倍子散以五倍子与干姜、吴茱萸、丁香等温里散寒药同用,白酒调糊状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满意[中国农村医学,198846]。

五、 遗精、滑精

本品收涩,入肾经,故可用于治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之症。如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玉锁丹,以本品配白茯苓,龙骨为末,糊丸,盐汤送下1日3服治疗虚劳遗浊。临床报道,以五倍子粉外贴四满穴,治疗遗精35例,效果满意[新疆中医药,1986(4)封四]或以五倍子粉水调敷脐,治疗遗精梦交有效[四川中医1992(11)36]。

六、 疮疡肿毒

本品性寒,可清热而解毒,其味酸涩,又可收湿、敛疮。《开宝本草》日本品“疗齿宣疳蠭,…湿癣疥痒脓水,五寿……小儿面鼻疳疮。”临床主要用于外科病(疮疡疖痈等)、皮肤病(湿疮、癣等)、肛肠科病(痔疮等)及五官科(耳鼻咽喉、眼科)病等。

1.    多以本品外用以清热解毒。如《普济方》独珍膏,以本品炒焦为末,麻油调敷患处,治疗软硬疖、诸热毒疮疡临床以本品适量与醋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治疗枕部疖肿有效[中级医刊,1961,:27]。

2. 其他疮疡   本品除治疗疖肿外,尚可用于多种外科疮疡。如治疗头疮热疮、风湿肿毒,以五倍子、白芷研末掺之,脓水即干(《卫生简易方》);又如《圣济总录》五倍子散,以本品配合黄柏、大黄为末,水调糊状,敷于患处,可治疗一切肿毒。临床以纯净五倍子研末制成五倍子散,肥皂水擦净患处,醋调该散适量,涂于患处,治疗蜂窝织炎,疗效显著[中医杂志,1990(9)40]。

3. 湿疮   本品酸涩有收湿解毒敛疮之效,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就以本品单味研粉,直接外扑用来杀虫止痒,收干护肤且本品可用于治湿疮等皮肤病。如治疗阴囊湿疮、出水不瘥,《太平圣惠方》中以五倍子、腊茶、腻粉少许,研末,香油调搽患处治之。临床用五倍子洗剂,以五倍子与蛇床子、紫草、土槿皮、赤石脂、生甘草等共水煎,趁热先熏洗后坐浴,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疗效满意[新中医,1984,(9)23]。又有以五倍子30g加上黄柏、青黛各10g冰片3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制膏,治疗婴儿湿疹,100%有效[河南中医,1994(5)314]。

4. 痔疮   本品清热解毒,尚可用于治痔疮,多外用。早在宋朝,《开宝本草》就载本品可治“五痔下血”;《疡科选粹》五倍子汤,以本品、莲房、荆芥、朴硝、桑寄生5味水煎,先熏后洗,可治疗痔疮;《外科正宗》五倍子散,以五倍子、蒸枝草同傻碾末,加入轻粉、冰片少量制散,干搽痔上,治疗诸痔举发、坚硬疼痛难忍。临床报道复方五倍子合剂用五倍子、明矾、白及、花椒共碾粗末水煎后趁热熏洗坐浴,治疗外痔、混合痔、肛裂有效[河北中医,1984(2)50]五倍子合剂用五倍子、地榆、苦参、乌梅等同用,水煎趁热坐浴后热敷患处,治疗并发疼痛、出血、发炎糜烂、直肠黏膜脱垂的痔疮病证,疗效显著[浙江中医杂志1985(1)22]。

5. 口疮   本品解毒收湿敛疮,可用于治多种口疮,多外用。可单用,如《本草衍义》载“口疮,以末掺之。”亦可配合他药同用,如《圣济总录》以本品与槐花同用,研末蜜调,敷于患处,治疗口唇生疮或改以本品与羌活、防风捣为散,蜜汤调下,治疗中焦热结、口舌生疮。临床报道,治疗阿弗他口腔炎,以本品与青黛、冰片、硼砂、人中白同研细末,外敷患处,取得满意疗效[中医杂志,196511)30]治疗真菌性口腔炎,以五倍子加红、白糖同煨,然后研末,蘸药搽糜烂处,疗效显著[河北中医,1991,5)21]治疗单纯性口腔炎,清消吹散以本品大量加硼砂、小檗碱、薄荷脑少量,研末撒布或吹点患处有效(《冉氏经验方》);治疗小儿口腔炎,以五倍子9gJ川连3g研末加水,隔水炖,蘸药水涂搽患处,均获良效[广西中医药,1982(6)6];治疗鹅口疮,以五倍子、明矾、冰片同用,研末,搽于患处,明显有效[新中医,1981(10)89]。

6. 走马牙疳   ·《开宝本草》载本品可“疗齿宣指蟊”;《疡医大全》玉液丹以本品与儿茶、甘草、薄荷叶、乌梅肉研末,梨汁制丸,每服1丸,茶水调敷患处,可治走马牙疳;《痘疹便览》载以本品、青黛、枯矾、黄柏等为末,盐汤漱口后,掺之以治该病;而《太平圣惠方》五倍子散以五倍子、黄丹研末制成,绵裹药末贴齿上,可治疗小儿口齿疳、虫匾病。

7. 聤耳   《普济方》单用本品,先以棉拈干,置末耳中,用于治聤耳。临床报道,以五倍子、冰片少量共研细末,擦净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后吹入药末治疗中耳炎有效[广西赤脚医生杂志,1977(3):34]。

8. 咽喉病   《朱氏集验医方》以五倍子末、白僵蚕末、甘草末等份,白梅肉捣和为丸,噏咽,用于治咽中悬痈、舌肿疼痛。临床报道,以西五散即西瓜霜、五倍子散合用,局吹或外敷,治疗口、咽喉病多种均有效[山东中医杂志,1992(2)30]。

9. 眼病   《博济方》神效驱风散以五倍子、蔓荆子水煎,内服并淋洗,用于治风毒上攻,眼肿痒涩痛不可忍,或上下睑赤烂,浮肉瘀翳侵睛。

10. 疮口不收及皮肤皲裂   《本草纲目》载以本品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周,用于治疮口不收《医方大成论》以五倍子末同牛髓填纳缝中,用于治手足皲裂。临床报道,用五倍子粉10g紫草粉、甘草各4g,共研细末,撒于裂口,治疗皮肤皲裂有效[江苏中医,1980,(6)25]。

除上述功效和应用外,本品尚可用于治肛脱不收、子宫下垂等。可以单用,如《赤水玄珠》以五倍子煎汤熏洗,治疗脱肛。或与他药同用,如《洁古家珍》五倍子散,以五倍子、地榆等份研末,米饮调服治疗脱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五倍子与明矾同用,水煎汤洗之,治脱肛不收《妇人良方》以五倍子末掺之治产后子肠脱出。临床报道,以单味五倍子末撒在清洁布上,托在脱肛部位慢慢向上送入,一般1~2次即愈[四川中医,1987,(3)38];或用鳖头、五倍子研末调服,治疗脱肛有效[中医杂志,1990,(2)62]。

【用法用量】1.5~10g研末,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

1. 本品酸涩收敛凡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者忌用。

2. 服用五倍子大量时可引起胃肠道刺激、腐蚀,特别在空腹时可导致疼痛、呕吐、下泻或便秘极大量时可引起局灶性肝细胞坏死。

【按语】

关于本品药材的讨论

本品药材有两大类,其中角倍蚜的虫瘿称为“角倍”,又称菱倍、花倍;倍蛋蚜的虫瘿称为“肚倍”,又名独角倍。角倍呈不规则囊状或菱角状,有突起、分枝、茸毛;肚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无突起等。药材以角倍产量大,肚倍质量为佳。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五倍子中含五倍子鞣质含量为60%~70%,有的达78%以上。五倍子鞣质主要由6~8分子没食子酸和1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另含没食子酸2%-4%、脂肪、树脂及蜡质等。还有若干缩合没食子鞣质。

二、 药理作用

五倍子鞣质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与皮肤、黏膜的溃疡面接触后其组织蛋白即被凝固,造成一层被膜而呈收敛作用1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具止血功效腺细胞的蛋白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产生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鞣质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少炎症,故可制止腹泻。五倍子提取物对10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力,五倍子水、乙醇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Ingbritt株、茸毛链球菌均有较强的作用。五倍子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鞣质分子中众多的酚羟基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对各种氧自由基、脂质自由基、含氮自由基都有很强的清除能力。五倍子鞣质能使许多金属离子、生物碱及苷类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故可作为化学解毒剂。没食子酸及其酯类能抑制徐缓激肽bradykinin)对豚鼠回肠的收缩作用。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用五倍子25g,研末和醋调匀,包敷腮腺肿胀处,每日2次,有效[医学文选,1990(5)65]。

2. 治疗白喉   用五倍子10份、冰片3份,研细,喷咽部,每日3~4次,急性期使用有效[赤脚医生杂志1977(1)27]。

3. 治疗菌痢   用五倍子、诃子皮研粉口服,每次服3g,每日3次,共治疗细菌性痢疾63例,除3例因大便次数多,未恢复而加用庆大霉素治疗外60例全部治愈,平均5.3天腹泻控制[江苏医药(中医),1979,3)20]又有以五倍子复方治疗急、慢性菌痢107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赤脚医生杂志,1978(4)10]。五倍子浸膏片每日3~4次,每次5片,治疗菌痢127例,一般3~5天即愈,优于复方磺胺甲囉唑[山东中医杂志,1986(4)53]。

4. 治疗糖尿病   用玉锁丹(五倍子500g、龙骨62g、茯苓124g研细,水或蜜丸,每服3~6g每日3次,治疗期为3个月)治疗糖尿病31例,有效率为87%[新医学,1979(2)63]。

5. 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用五倍子放入砂锅内炒黄,冷却研末,睡觉前用米醋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次晨洗去,7次为1个疗程,治23例该病患者,有效20例[四川中医,1989,(3)25]。

6. 治疗淋巴结结核久不收口   取蜂蜜250g,文火熬熟后加入等量五倍子粉搅匀备用,用时加适量米醋调成膏涂患处,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1个月左右可愈合[辽宁中医杂志,1980,(4)32]。

7. 治疗烧伤   以五倍子、生炉甘石各9g,蜂蜜18~24g,做成膏剂,每1~2天换药1次,治疗氢氟酸、硫酸、盐酸、氟硅酸钠、电、油等灼伤、烧伤30例,均获良好效果[新医药学杂志,1974,(7)37]。

8. 治疗创伤性瘢痕增殖   用五倍子、蜈蚣、红花、甘草等制成30%的复方五倍子浸剂,用国产LGH-1型直流感应电疗机按电疗操作要求行电导入法治疗,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治疗78例患者,显效41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94.9%[重庆医药1988(6)25]。

9. 治疗晚期贲门及食管癌 用五倍子注射液(五倍子、诃子、明矾)与丝裂霉素2ml混合后,内镜直视下用NM-IK内镜注射针将药分4~5点注射到肿块部位,每周1次,共4次。治疗2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有效4例、稳定2例、无效2例[中医杂志,1990(7)33]。

10. 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用五倍子、煅龙骨、枯矾各15g肉桂6g,捣碎加水约700ml煎煮30分钟,取滤过液,待冷却到与皮肤温度相近时,将阴囊浸泡于药液内约30分钟,每2日1剂,连用8剂,治疗原发性者10例、继发性者1例,均获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新中医,1982,(9)22]。亦有仅用五倍子、枯矾两味,如上法应用,治疗50例小儿鞘膜积液,46例痊愈、好转2例、无效2例[中医杂志,1981,(10)34]。

11. 治疗小儿夜啼   用朱砂0.5g、五倍子1.5g研末捏成饼,敷于脐中,外敷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晚更换1次,治疗12例,一般3~6次症状消失[四川中医,19846)50]或用五倍子1.5g,加水80ml浓煎,睡前顿服,每日1次,一般2~3次愈,共治36例,均疫愈[浙江中医杂志,1989,10)451]

12. 治疗宫颈糜烂   五倍子、枯矾各等量研细末,加甘油调或糊状,用带线的小纱布块涂药于宫颈糜烂处,12小时后取出,治疗18例,痊愈4例、好转14例[中医杂志,1%1,(1)27];或用五倍子、黄柏各8g炒蒲黄3g正冰片1.5g共研细末,制成黄倍散,先用1%绵茵陈煎剂冲洗阴道并拭干,将药末喷洒于宫颈口糜烂处,如果阴道较松者,再放入塞子,保留24小时,隔日冲洗1次10次为1个疗程,上药期间暂停性生活,治疗57例,痊愈41例、显效14例、进步2例[新中医,19732)51];亦有用五倍子、蚤休配成软膏,治疗子宫颈糜烂31例,有效率为96.2%[中草药通讯,1975(6)36]。

13. 治疗早泄   取五倍子20g文火煎煮半小时,再加入适量温开水趁热熏蒸阴茎龟头数分钟,待水温下降至40℃左右时,可将龟头浸泡到药液中5~10分钟,每晚1次1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龟头皮肤黏膜变厚、变粗即可。治疗5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江西中医药1982(1)53]。

14. 治疗带状疱疹   用五倍子末、生黄柏、伸筋草、生半夏、面粉各等份,食醋调成糊,敷于病变部位,并用白麻纸贴上,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共治疗带状疱疹22例,全部治愈[陕西中医1981(1)21]或用五倍子70g、雄黄64g、枯矶50g共研粉末,加香油适量调匀外涂,治疗23例,全部治愈[广西中医药1984(1)22]也可用大黄五倍子膏配合西药治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7)436]

15. 治疗传染性软疣   用抗疣1号散五倍子、冰片(兑人)、川椒、大青叶等份研末。将软疣用热毛巾逐个擦洗至潮红,用醋调本品为糊状,涂于软疣上,1日1~2次,7日为1个疗程,治疗30例,痊愈27例、好转3例本品对扁平疣、尖锐湿疣也有效果[甘肃中医,1993,(6)8]。亦有以倍雄膏五倍子5份,雄黄2份,乌梅、枯矾、大黄各1份,以醋调制膏,涂在疣体上,治疗93例,经3~12日后均获痊愈[广西中医药,1988(6)21]。

16. 治疗稻田性皮炎   用五倍子溶于8倍量的醋中,外涂手脚下水部位防治稻田性皮炎,效果良好[广东医学,1966,(1)16]。

17. 治疗脂溢性皮炎   用五倍子与杏仁等份,白酒浸3天,外涂,每日3~5次,治疗脂溢性皮炎4例,痊愈3例、复发1例[浙江中医杂志,1980,4)188]。

18. 治疗冻疮   以五倍子9g、荆芥15g,煎汁洗浸患部,用于冻疮未破者有效[赤脚医生杂志,1974,(1)39]。

19. 治疗鼻腔溃疡   用五倍于和少许麻黄、冰片同用,研末吹鼻,治疗4例,2例好转、2例痊愈[云南中医杂志1983(6)46]。

20. 治疗牙痛   以五倍子15g,煎浓汁含漱口,治疗5年多双侧上牙反复剧烈疼痛,2天后痛止,6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85,6)31]

21. 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以五倍子细粉和醋调制成五倍子膏,用时先取麝香20mg,置于患侧颧髎、颊车穴位上再敷五倍子膏,胶布固定,48小时以上更换药,一般贴5次即愈[浙江中医杂志,1987,(10)463]。

22. 治疗睫毛倒卷   用五倍子50g研细末,加入蜂蜜或醋适量调匀,拌成糊状,用时先洗净眼睑皮肤,然后将适量的糊剂涂于距睑缘2mm处,每日1次一般涂3~10次可望倒睫矫正[江苏中医,196440]。

23. 治疗直肠狭窄   用五倍子配合黑醋、蜈蚣、蜂蜜制成软膏,治疗瘢痕挛缩引起的肛门直肠狭窄,有一定疗效[赤脚医生杂志,1979(7)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翻白草(附图片)
虎杖,好奇怪,我爸为何总用它
五倍子古今应用探要,看完你会知道它很多“秘密”
水火烫伤药
中药美容之大黄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外用药验方:五倍子冰片可治疗口舌生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