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逃税罪与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区分


何观舒: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辩护律师、税务犯罪辩护律师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瞒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逃税罪与逃避追缴欠税罪都属于涉税犯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税收征管秩序,行为人主观上都是出于故意,目的是为了逃避纳税,结果都会造成国家税款的损失,且刑法对两罪最高刑期都规定为七年有期徒刑,并规定了罚金刑。但两罪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犯罪主体不同

逃税罪与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都是特殊主体,即纳税人。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的规定,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但逃税罪的主体不仅包括纳税人,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而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仅限于纳税人。

二、犯罪手段不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3号)第一条的规定,逃税罪的行为包括:一是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四是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五是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而逃避追缴欠税罪,是纳税人在欠税的前提下,采取转移或者隐瞒财产的手段,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

三、追诉标准不同

逃税罪追诉标准是采取数额加比例的形式,即不仅要满足数额标准,而且还要满足逃避缴纳税款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立案追诉标准(二)》)第五十七条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二)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三)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而逃避追缴欠税罪仅需要满足数额标准即可,根据《立案追诉标准(二)》第五十九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关键词】何观舒律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辩护律师  税务犯罪辩护律师  逃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逃避追缴欠税罪
欠税、偷税与逃税罪——切勿在违法的边缘试探
逃避追缴欠税罪案件不予批准逮捕的情形
逃避缴纳税款被刑事处罚案例
创始人的刑事合规风险
我国现有23种涉税犯罪的罪名及构成犯罪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