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知识讲座(3)

关于押韵

关于诗的押韵问题,我在第二章关于诗韵那一节里已经做了一些介绍,这里再重点强调几点。

诗歌是韵文,都是要求押韵的,特别是格律诗更是如此。不押韵的诗,严格说来不能称作诗。与古体诗相比,格律诗押韵有四点需要注意。

一、韵脚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首句就押韵,然后再隔句押韵,也就是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如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毛泽东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都属于首句押韵。另一种是首句不押韵,第二句押韵,再隔句押韵。是二、四、六、八句押韵。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都属于这一种。而古体诗有首句押韵的;也有首句不押韵隔句押韵的;还有中间不隔句,一韵押到底的。

二、格律诗一般只能用平声字做韵脚,即押平声韵。虽然古人中也有极少数用仄声字押韵的,但那是不规则的,不能为训。而古体诗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包括押入声韵。这一点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

三、格律诗不能“出韵”。也就是说,韵脚即押韵的字必须只能用同一个韵部的字。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韵脚上用的

“烟”、“川”和“天”三个字,按照古平水韵,都属于下平声“一先韵”,完全合乎要求。“一先韵”的韵母是“ān”,古平水韵里有七个韵部的韵母是“ān”。这样韵母相同而又不属于一个韵部的字叫做邻韵字。如上平声的“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的“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等韵部的字,足有几百个。按照现在的新声韵,它们属于一个韵部,完全可以通用通押,根本不存在错韵的问题。但按照古平水韵,在通常情况下,七个韵目的字就不能通用通押,通用通押了,就算错韵。因此,在用韵问题上,中华诗词学会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改革办法,提倡在青少年学生中推行中华新声韵。这是符合时代与国情,完全正确的方针。

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邻韵也可以用来通押。其条件是,第一,必须首句押韵;第二,如果首句押韵用了邻韵韵目的字,后面的二、四、六、八四个押韵字则必须都用一个韵部的字,否则便被视作错韵。而一首律诗如果用错了韵,那是会受到人们的非议的。古体诗则不然,在一首诗里,它不仅可以用邻韵,而且还可以转韵,还可以用仄声韵。

四、格律诗要避免凑韵。所谓“凑韵”,就是在一首律诗里,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找不到既能表达应当表达的意义而又符合韵部的押韵字,于是便找来一个虽然是同韵目的字,但却与诗句要表达的意思毫不相干或者非常牵强的字来押韵。这种现象往往在一些初学者身上容易出现。比如有一位诗友写了一首赞美淮南上窑森林公园景色的诗,韵用的是下平声“十二侵”韵目的“临、森、禽、岑、金”五个字,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与时已辟方园圃,游客纷纷似涌金。”这个“金”字就是标准的凑韵。游客怎么能纷纷似涌金呢?什么意思?讲不通嘛。倒不如改做“游客纷纷胜景寻”更恰当一些。还有一位诗友写了一首《游硖石》的诗:“双峰阻水自成关,更远更清河外天。山色朝晴花涨影,云帆助兴浪推烟。摩崖悬月难移户,古寺疏钟漫入川。白练当空舞如锦,暖风吹开一城喧。”这首诗用的是古平水韵的下平声“一先韵”,首句用的“关”字,属平水韵上平声的“十五删”韵,是邻韵通押。但最后一句“一城喧”的“喧”,则是典型的凑韵。本来一首诗的七句都在写硖山口的景色,压根儿就没有县城的影子,怎么突然竟落脚到“暖风吹开一城喧”了呢?而且这一句与硖山口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不仅内容没有联系,“喧”字押韵也是为了凑韵,从而破坏了整首诗的完整与和谐。因为硖山口就处在山川沃野之中,如果把最后一句改为“暖风吹绿万畦田”,就比较好一些,也避免了凑韵之弊。

另外还有一位诗友写硖山口的诗,用的是平水韵下平声“五歌”韵:“日丽风和好放歌,滔滔淮水泛清波。虬枝皂角知音少,烂漫山花彩蝶多。舟渡高台登绝顶,眼观淮水碧如荷。吟朋尽赏硖山景,忘却苍苍两鬓皤。”整首诗看,写的还算不错,但第六句“眼观淮水碧如荷”却出了问题。一是用“荷”来比喻、形容淮河水色,并不贴切;二是用“碧如荷”来对上句的“登绝顶”,也不工整,甚至是错对。所以用这个“荷”字押韵,自然也就是为了凑韵了。如果把“碧如荷”改为“映寈螺”(寈螺在这里是指青山之峰),不仅对仗比较工整,而且也解决了凑韵问题。

五、格律诗还要避免重韵。如“花、葩”、“忧、愁”、“芳、香”等。这在第二章里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格律诗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律诗的分类

上一讲我们讲了格律诗的平仄、对仗和押韵。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格律诗的格律结构形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格律诗的格律形式。格律诗的格律形式可分为五言、七言两大类,每类又可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长律)三种。

1、绝句

绝句起源于汉魏南北朝的歌谣。绝句刚出现时是相对于联句而言的,所以古人又把它称之为截句、断句和绝诗。从形式上分,绝句每首都是四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从格律上分,绝句又分为古绝和律绝。古绝即古体诗的一种,可用仄韵,诗句也不像律诗那样严格讲究平仄,有时也不讲粘对。比如唐朝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悯农诗》,都是属于古绝一类。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其格律形式除不要求对仗外,与律诗基本相同。在第三讲里我们所举的一些诗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绝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苏东坡的《题西林壁》等,都是律绝。本讲所讲的绝句,主要是律绝。

2、律诗

即大家平常习惯上所说的格律诗。律诗每首八句,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简称五律和七律。律诗和律绝一样,非常讲究炼字立意,注意提炼主题,同时它更讲究篇章结构,注意起承转合。上一讲里我们曾经讲到,律诗还有严格的仗要求。这一方面增加了律诗创作的艺术难度,另一方面也使它的艺术形式更加典雅精美,经久不衰,为国人所喜闻乐见。在我国文学史上,律诗是唯一的文人创作的文学表现形式。律诗肇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初,成熟于中唐。

3、排律

即长律,是五律或七律的延长或扩大。排律句数不定,但每首要在十句以上,多则几十句甚至上百句,以五言居多。排律不论多长,除首、尾两联外,中间一律都要求用对仗句。排律的平仄声调、对仗格式与律诗相同。

4、汉俳

俳句本是日本国的一种小型俳句诗,由十七字组成,也称十七音诗。19805月,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赵朴初先生仿照日本俳句写了一首《赠日本俳人访华团》的俳律诗。诗是这样写的:“绿阴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首创汉俳这种新的小型抒情诗体,汉俳之名和写作汉俳之风在我国也由此兴起。

汉俳是当今世界上最短小的定型诗体之一。它的基本格式为“五——七——五”式,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有一位11岁的小学生贾笑天曾写了一首《伐木》的汉俳:“伐木根犹在,抽出新芽迎风摆。人间春常在。”短小精悍,语言虽浅显,但却很有哲理性。老诗人林岫有一首题名《咏箭》的汉俳:“百步可穿杨。最怕飞来冷不防,奇祸出萧墙。”借物寓意,言简意赅,具有警世作用。

汉俳这种短诗,和我国的格律诗的规范相结合,也具有一些基本的格律要素:①定字、定句,即三句十七字。②用韵统一,但较自由宽泛,可押平声韵,也可仄声韵,新旧声韵不限。③按五言三拍、七言四拍,平仄相间,协调音律。句间不要求平仄相对或相粘。对仗也没有一定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5分钟学会写格律诗
怎样写古诗词(初级学习版)
【转载】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增点文学素养吧-诗词入门
《诗词格律》要句
古典诗歌写作基本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