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一生只看一出戏——详解《霸王别姬》中张国荣的造型(之虞姬)
2016-01-24 的灰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谢谢大家对这个系列的支持!优秀作品魅力永存,《霸王别姬》电影和京剧的台前幕后,都有好多故事可讲。张国荣在片中有四个戏曲造型,上篇讲了杜丽娘,这篇说说虞姬。

程蝶衣在艺术上的原型依自梅兰芳先生,《牡丹亭》是梅先生的昆曲代表作;《霸王别姬》就更厉害了,那是梅大师的“私房本戏”,专门为他编的戏。这出戏诞生于1922年,梅兰芳28岁,春秋正盛,风华绝代,梨园第一名旦,这个时候度身订造的新戏,精美可知。戏中的虞姬,与老戏中面目模糊的传统女性不同,塑造得极有个性和魅力,形象上也颇费心血,设计了独树一帜的全新造型。

为什么说这造型独树一帜呢?因为在当时京剧舞台上,旦角都是上篇讲的《牡丹亭》杜丽娘这样子,梳“大头”,穿“帔”“褶子”等长衣。如下图这张照片,其实无从判断扮的到底是谁,这个造型的人物,在传统戏曲中没一千也有八百;而梳“古装头”、戴“如意冠”、穿“古装衣”“鱼鳞甲”“斗篷”的人物,唯有虞姬一位。

先说“古装头”和“古装衣”。这是梅先生的首创,首次亮相在1915年编排的新戏《嫦娥奔月》中:

现在看着这装扮也没啥特别,但在当时可是“奇装异服”,连梅先生自己心里也没底:“破题儿第一遭的尝试,不免也要捏把汗的……我手抱花镰,慢慢走出场,只听台下就跟打雷似的一阵彩声……”

京剧行头有着极严格的规范,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而梅先生之所以能一举创新成功,在于一切细节有凭有据,而且美。“古装头”“古装衣”借鉴了古画中仙女的装束,如唐伯虎画的嫦娥:

到了《霸王别姬》这时候,“古装头”已经蔚然成风,新编戏争相采用。它和“大头”的主要区别是大头发髻在脑后,古装头发髻在头顶;大头垂线尾子,古装头垂发辫:

另一个明显区别在“片子”,大头要贴七个小弯两个大绺,没有刘海;古装头只贴两个大绺,但要贴成精巧的“月亮门”形状,额前加一个“小穗”,表示刘海:

现在问题来了:根据片子形状,猜猜图中张国荣,哪个在扮杜丽娘,哪个在扮虞姬?

梳古装头,也一样要先勒头,戴发网,绾大发,然后根据身份不同来插戴头面:

虞姬作为帝王后妃,戴点翠头面。上篇讲了不同头面的区别,貌似大家还是分不清楚,其实最直接的区别就是水钻是透明玻璃的、点翠是翠蓝色的、银钉是金属的。老远一看这蓝汪汪的一片,就知道是点翠头面:

上图应是拍摄前试造型,头面插了满头;正式拍摄时妆扮有所改变,头面戴得少了,更显淡雅:

虞姬不用梳发髻,因为戴了盔头。“盔头”就是京剧中的帽子,分冠、盔、巾、帽四大类,“冠”是有身份的贵族才戴,后妃通常戴“凤冠”,杨贵妃、李艳妃、柴郡主都戴;而“如意冠”是专为《霸王别姬》设计的,只有虞姬能戴:

侧面细节。貌似以帝王冕旒为原型,上有如意形状的“延”,前后有“旒”,四面珠串垂饰,饰有莲花、葵瓣等纹样,精致又大气。

其实我对片中这顶如意冠不太满意,因为后面的云头翘得太高了。看看梅先生的如意冠,高低有致的三层台座,从正面可以看到全部的三簇珠花:

影片中这顶只能看到俩,层次还不明显,另一只完全翘到后面去了……

张国荣是个念旧的人,1997年他举办“跨越九七”演唱会,请了曾在《霸王别姬》中合作过的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师生到场表演京剧,校长陈国卿定制了一顶如意冠送给他,“他对这小小的礼物十分看重,还专门举办了郑重的授冠仪式……”(这顶如意冠的造型就比影片中那顶好看……)

再说“古装衣”。虞姬的穿衣顺序是先穿“水衣”(内衣),围“护领”(图中脖子上白色的交领),穿“古装衣”(里面黄色绣花的这件),罩“鱼鳞甲”(外面绣满鳞片、缀着红丝穗的这件):

“古装衣”和传统旦角服装的最大区别是:传统旦角服装很少露腰身,都是直垂至膝的长衣罩在裙子外面;而古装衣的上衣束在裙子里面,勾勒出优美的女性线条:

虞姬的古装衣又与别人不同,是独特的黄色底,彩绣凤凰花卉。这里要说的是电影中虞姬的行头做过重新设计,与标准梅派行头有些细节上的差别,据说是为了抹去流派特征,规避一些麻烦。比如梅派虞姬的袖口是直袖,而电影里的是紧袖:

古装衣下面的裙子,保留了传统的“马面裙”,就是鱼鳞甲下白色的这件,正面一片绣花长襟,称“马面”;两旁缀满细密的百褶。这种裙子是一片式,围着腰系上去的,又称“腰包”。鞋也是传统形制,称“彩鞋”,各色精美绣花,鞋尖缀一簇丝穗,行走时恰好露在裙角外面,有若隐若现之美。

再说说古装衣外的“鱼鳞甲”。虞姬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角色,在京剧行当中归于“花衫”,就是兼跨青衣、花旦、武旦等行当,要求功法全面,唱念做打俱精。她随军出征,因此身披铠甲,京剧中的铠甲称为“靠”,传统靠就是霸王穿的那样,很多片扎结而成,中间有硕大的靠肚;背后扎四面靠旗的称“硬靠”,不扎靠旗的称“软靠”;后来出了一种精简版没有靠旗和靠肚的称“改良靠”:

梅兰芳邀请戏装大师谢杏生先生,为虞姬设计了一件全新的铠甲,取“虞”之谐音,用鱼鳞纹样,称“鱼鳞甲”。对比上下两图,可以看出是从改良靠进一步提炼而来,保留了“云肩”“下甲”等元素,既有传统靠的特征,又具时尚美感:

张国荣穿鱼鳞甲的镜头不多,因为鱼鳞甲主要出现在戏中“舞剑”一场,这也是《霸王别姬》最关键的场子:虞姬面临生死诀别,含悲忍泪,载歌载舞一曲《夜深沉》,极其凄美动人。这段剑舞在电影中没能出现实在很可惜,估计是因为与主题关联不大的缘故,其实从拍摄花絮来看,张国荣很可能也学了一点。

鱼鳞甲外面披的斗篷,是京剧中有身份贵妇的出行装束。传统斗篷是这样的:

而谢杏生为虞姬“高级定制”的斗篷是这样的:

中国传统图案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京剧戏服也多绣有各式吉祥纹样;但谢杏生设计的戏服都是以工笔国画手法精工绘制的全新图案,同样有各种寓意。标准的梅派虞姬斗篷外绣锦鸡与玉兰等花卉,取“姬”之谐音;内绣鸳鸯游于芦苇之间,暗喻一双伴侣四面楚歌的情境;底色为鹅黄,边缘为武旦常用的月色和湖色,还饰有铆钉,强调虞姬擅武的一面。对比上下两图,纹样一模一样,可以看出京剧行头的严格传承:

电影中的虞姬斗篷呢,刚才说了,刻意模糊流派特征,用的是凤凰牡丹图案。据说送去剧装厂制作时,人家老师傅看了图样十分不爽:这什么呀,不梅不程的!……可是其中一定也有些外人不能理解的无奈吧。

京剧行头大多附有各种程式,比如穿褶子有褶子功,水袖有水袖功,各有各的身段和姿态,所以外行人穿着不像。斗篷自然也不是随便穿穿而已,有各种传情表意的身段可做:

介绍完了这身行头,大伙儿是不是对这精美的斗篷、鱼鳞甲、如意冠都有了更深的感情呢?小灰把上图画个线描,大图分享给大家,可以打印出来做涂色游戏噢:

小灰自己的涂色。这张照片应该是试造型时拍的,行头细节与电影中又有不同。

其实虞姬还有另一身行头,是在前面一场戏里,身在宫中,穿的是传统戏中的家居常服,大领对襟,胸前系带,衣长及膝,大袖带水袖,下罩马面裙……考考大家这衣服叫什么来着?

对啦,叫“帔”。霸王这造型也大有学问,值得专门写篇小文说一下呢:夫子盔,霸王靠,黑满髯,寿字眉无双脸……这出戏真是不世出的经典,细节雕琢精致,对演员要求也非常高。电影中只出现几秒钟的片段,也十分考验功力,张国荣为了这寥寥几秒,下了整一年的功夫:

前面说了,行头上面有程式,所以他练功也要穿着斗篷,好做身段:

京剧传承,讲究“实授”,就是必须要有老师手把手教,因为一招一式皆有来历,学问太多,自己照猫画虎绝对不行。张国荣在电影中表演的这几秒就明显是有“实授”的,每个身段都有准谱儿。对比一下专业京剧演员(梅派传人丁晓君、史依弘)的这段表演:第一句“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这是个施礼的动作,京剧中提到地位尊贵的长辈或者君上,均要做这个手势。张国荣这个手型还真是摆得分毫不差呀:

第二句:“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这一句的表演相当复杂,双手有个翻花表示寒冷的动作,同时还要配合全身的身段:

第三句:“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这句在电影中只露了一秒就转到袁四爷那儿去了,但仍能看出这个愤恨地指点“无道秦”的手势:

京剧“四功五法”,“手”是重要一法,能摆出圆柔的手型那可是硬功夫。张国荣的京剧老师张曼玲对他可真是没客气啊,快把他那大手指头掰断了,“他每次都忍着痛一声不吭”……

“他呀,尊师好学,有天才,有魅力,很用功。起初我担心他没有京剧基本功,本来只打算见见面,教他普通话,但见了面发觉他很有灵气,有可塑性,才答应教他……”

大赞的还有霸王回营这一幕,两人相见,双手互执,并不是凝视对方的脸而是急切地扫一眼对方全身上下,然后才进营门……这一眼必须要有,那是在看对方有无伤损,是一对爱侣在患难中的心心相印,对爱人由衷的担忧挂牵。传统戏中这种表达夫妻感情的细节不多,梅先生在此处加上这一眼也是下了大心血的,电影中分秒必争,却连这一眼也没落下,可见功夫细致。

当然了这些细节也要归工于张国荣的京剧老师刁丽,张曼玲老师虽然德高望重,但她是程派传人,教的是京剧基本功;《霸王别姬》和《贵妃醉酒》的唱法,那必得梅派传人来教。刁丽曾是同代人里最负盛名的梅派大青衣之一,她的《霸王别姬》可是跟袁世海大师合作过的,袁先生呢那是梅兰芳合作过的七个霸王之一,表演之精微地道,可想而知。陈凯歌请她入组,本意要做张国荣的京剧替身,结果这学生实在太用功了坚持要亲身上阵……这对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大家想必已经知晓,这里就不细表啦。继续出题:刁老师左边这个造型,梳的是什么头,穿的什么衣,戴的什么头面?

其实我觉得虞姬这个人,可谓坚强果敢,智勇双全,并不是电影里那个全靠霸王保护的弱女子;《霸王别姬》这出戏,讲的也不是什么“从一而终”,那是老戏中讲了千八百回的老套子,《霸王别姬》更突出的是患难中的相依为命,不相辜负的彼此担当,是更高层次的情感关系。但为了贴合主题,电影对京剧内容做了最大限度的运用,基本也算是处理得天衣无缝……啊说起来又是个长长的话题,下篇小文是聊聊这出戏在电影中的运用呢,还是继续聊聊杨贵妃的造型? *^_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梅兰芳纪念馆《霸王别姬》创排百年特展观后
程蝶衣——风华绝代
惊艳!张国荣原声演唱京剧《霸王别姬》
梨园天地京剧摄影--《霸王别姬》虞姬
央视《空中剧院》京剧《霸王别姬》
京剧《霸王别姬》之“舞剑” 窦晓璇饰虞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