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拒绝“抄底”中概互联?

大家好,我是二姐,一个每天捶起来赚钱的女人。

这段时间你们都知道,中概股普遍都跌的很惨。

在全场7折的诱惑下,有很多大V都在带头蜂拥抄底中概互联。

称看其估值百分位很低,是“价值投资”的黄金坑。


由于这帮名为“价投”实则“估值投”二把刀,都出来蹦跶了。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凑凑热闹,正本清源。

手把手教一下大家,该如何正确的给互联网巨头估值。

以及顺便思考一下,现在到底是不是投资中概股的黄金坑?



先给很多小伙伴们科普一下,什么是中概互联。

简单来说,中概互联是一个由港美股中国互联网企业构成的指数。

你们投资的易方达中概互联,中概互联ETF,都是追踪这个指数的基金。

       
       

要分析它的投资价值,我们可以从占据54%大权重的腾讯和阿里入手。

先来说一下,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腾讯。

由于腾讯是一家业务很多元的公司。

我们不能像股吧大V那样,简单的用PE百分位,来看它到底贵不贵。

而是要采用分部估值法,把每块业务拆分开来做估值。

从2020年的财报入手,我们可以把腾讯的业务分成4大板块:       
         
首先来说,先来说说腾讯赚钱最多的游戏板块。

2020年腾讯的网络游戏收入为1912亿元,同比增长35.5%。

在这之中,占比30%的PC游戏贡献了-6.0%的增速,整体处于萎缩态。

占比70%的手机游戏板块,依靠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增速高达56.5%。

因此,我们并不能够将这两部分一概而论。

在较为缺乏竞争力的PC端,根据国内各游戏公司2021年的PE平均值21.68。

我们可以给予腾讯PC网络游戏业务,2021年20倍PE的估值。

在竞争力更强的手游端,根据全球游戏龙头公司2021年的PE平均值31.68。

我们可以给予腾讯PC网络游戏业务,2021年25倍PE的估值。

因此,腾讯2021年游戏业务板块,整体的加权平均估值为23.5倍。
       
         
在网络广告业务板块,国内和全球社交广告头部企业,2021年的PE平均值为25.5倍。

但由于腾讯的社交广告业务,仍处在相对早期。

不管是规模、系统、还是算法的成熟度。

都和脸书与谷歌的全球巨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选择给予腾讯社交广告业务20倍PE的整体估值。
       
         
腾讯的在线视频板块,因为目前尚未盈利,我们采用PS进行估值。

参考爱奇艺、芒果超媒和Netflix等在线视频头部企业,2021年5.7倍PS的估值。

我们给予国内会员规模最大,IP生态最成熟的腾讯视频,6倍PS的估值。

         
在金融科技领域,国内适合和腾讯对标的企业仅有蚂蚁集团。

根据彭博的近期报告,蚂蚁集团当前合理估值为1200亿美元,对应3.83倍PS。

由于腾讯金融科技,目前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仍小于蚂蚁。

我们只能给腾讯金融科技业务,3.5倍PS估值。

在云服务业务板块,腾讯云可以类比全球头部企业AWS和国内头部企业阿里云。

参考彭博的分析师,2021年给予AWS的13倍PS估值,阿里云8.8倍PS估值。

我们给予市占率更低,业务规模更小的腾讯云7倍PS估值。

在此基础上,再添加腾讯音乐等子公司的市值,对外投资公司组合和账面现金。

在全球流动性和资产估值,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

可以计算出:腾讯今年的合理估值约为4.67万亿,对应576HKD。

即便大跌之后打了7折,现在的价格只能算合理。

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黄金坑”。




盘完腾讯的估值,我们再来聊聊---阿里巴巴。

相比腾讯,我对阿里巴巴的真实价值有着更大的疑虑。

       
       

和腾讯的多元化经营不同,阿里2021财年86.6%的收入。

都来源于电商、新零售业务所构成的核心商业板块。

原因是,京东和拼多多的夹击。

逼迫阿里不得不加大对电商板块防御性投入。

为了和拼多多拼乡镇下沉市场,阿里大笔投入淘宝特价版、聚划算营销。

使得阿里近一个季度的销售费用翻倍,同比增加106.5%。

相对实际增长的活跃用户,和下沉市场的潜在增量。

这部分投入的性价比,实在算不上理想。
       
         
而京东通过自建物流,提供了相比四通一达更好的服务,对阿里基本盘形成侵蚀。

逼迫阿里,不得不加大对自营业务、菜鸟、盒马等重资产项目的投入。

如果我们剔除本地服务、Lazada、新零售、菜鸟网络等轻资产电商部分。

对阿里营收贡献最大的零售平台业务,同比出现了4%以上的下滑。

显然,阿里的核心电商赛道的竞争格局是在逐步恶化的。
       
         
在核心业务逐渐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阿里也在积极的实施自救。

但由于缺乏微信那样的自有流量端口,除了主要服务B端的阿里云外。

不管是大文娱、新零售、社交电商。

阿里的高投入,都没有换来自己预期中的反馈。

形成了一匹大马,拉动三辆小车,后劲不足的尴尬局面。

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分部估值法,把几大业务拆分开来做估值。

由于阿里国内电商平台的用户规模,到达9亿上限。

核心商业交易平台业务竞争格局恶化,资本支出提升。

我们只能用亚马逊和京东折中,给予阿里核心商业板块22倍PE估值。

阿里的大文娱板块同样亏损,我们只能采用PS进行估值。

参考腾讯视频、爱奇艺和Netflix等在线视频头部企业,2021年5.7倍PS的估值。

考虑到阿里在线视频&游戏业务,都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同比数据下滑。

我们只能给予阿里的数字媒体业务,4倍PS的估值。

        
在金融科技领域,根据彭博的近期分析报告。

蚂蚁集团当前合理估值为1200亿美元,对应3.83倍PS。

在云服务业务板块,阿里云可以类比全球头部企业AWS。

2021年彭博给予AWS的13倍PS估值,阿里云8.8倍PS估值。

创新业务板块,一季度营收出现负增长。

仅有高德地图实现盈利,整体给予0.5倍PS估值。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全球流动性和资产估值变化的前提下。

今年阿里巴巴的合理估值约为3.44亿元,对应港股190HKD。

当前的价格,同样处在一个稍微偏高的位置。




在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

你会发现我只字未提反垄断、罚款之类的事情。

因为我同样认为,互联网之于信息时代,就像封建时代的铁器。

是每个行业都必须要使用,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的工具。

互联网,还没有到必须要淘汰的节点。

但正如上面你们看到的那样。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大幅恶化。

反垄断真正的长期影响,是加大了同行业内卷的烈度。

他是行业内生危机引爆的导火索,而非问题本身。

目前,能够从惨烈的竞争中独善其身的。

只有手握顶级流量端口的----腾讯&字节跳动。

即便如此,腾讯的内生业务,净利润增速也跌到了20%左右。

对于这样一个行业增速下降,竞争格局恶化。

导致估值中枢长期下移的行业。

仅从基本面角度出发,我依旧坚定的认为。

当前这个价位,并非是投资中概互联的优质机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对此进行批评指正,就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概股调整30%了,上不上车?
腾讯音乐的直播业务会“凉凉”吗?
复利魔方3650: 几十、几百倍市盈率的腾讯、阿里、微博,贵到没朋友了吗? (PS:去年底开始就一直...
苹果市值被低估?别被“唯市值论”忽悠了
为什么是腾讯?
导航双雄,谁是龙大、谁是龙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