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湿病的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风湿性疾病,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我国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针灸治痹的记载。至《内经》成书年代,有关针灸治痹的具体方法,取穴处方及治疗原则均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明确指出应根据病邪入侵部位的差异,灵活选择针具,并分述了九针的不同形状及作用,提出了毛刺、半刺、直针刺、浮刺、分剌、合谷刺、经刺、络刺、关刺、恢刺输刺、短刺、齐剌、扬刺、傍针刺、报刺、粹剌、偶刺及烫熨、火灸、温针等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


在痹病的选穴处方上,多采取“以痛为输”的取穴方法。关于针灸治痹的治疗原则,“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至今仍为临床进行施治的准则。


尽管每风湿性疾病可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呈现出中医临床的不同证候,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可散见于日晒疮、血证、温热发斑、水肿、心悸、痹证、虚劳等诸多医学文献中,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又可散见于历节、白虎历节、痛风及箭风的论述之中。但是,许多风湿性疾病在证候表现方面又具有共同特点,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白塞病、硬皮病、千燥综合征等,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表现的类病证,因而可统属“痹病”范畴。


随着近年来针灸理论体系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继承前人针灸经验的基础上,还相继发展了多种针灸治疗的新方法,如头针、耳针、激光针、电针、腕踝针、铺灸、穴位磁疗等,使风湿性疾病的针灸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治疗效果也得到进步提高。


一、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患病个体的机能状态和医者的针刺手法两方面的情况。一般而言,机体的正气旺盛,则经气易于激发,针灸的调节作用就显著;反之,如机体正气不足,则经气不易激发,针灸的调节作用就较差。针灸手法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针灸治病的手法虽多,但总不外补虚污实两端,因为虚实代表着人体正气与病邪的强弱,是决定针与灸、补与泻的关键,故在运用针刺或艾灸时,必须要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属性和病位的浅深来决定,在施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虚则补之“,“盛则泻之”。也即补虚与泻实两种基本治法。

针刺或艾灸的手法是临床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即在进针后,为了达到补泻的目的,往往需配用一定的手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疾徐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等。对阳气虚衰下陷者,因艾能振奋人体的气化功能,故常采取陷下则灸之”的原则。除正确运用这些不同针灸补泻的操作方法外,还要注意同经配伍补泻异经配伍补泻以及特定穴配伍补泻等经穴的配伍,使针与灸因症制宜,各有所用。

2、“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即清热与温阳散寒两种治法。

凡热郁经络,气血壅盛,局部经络痹阻不通而致肢体痹痛者,均宜采取浅刺疾刺和快速出针的方法,或亳针散刺,三棱针点刺以清热通经;凡阳气虚弱,寒邪入侵,阻痹经络而致肢体痹痛者,均宜采用深刺慢刺和刺久留针的方法,或采用温针、艾灸以温经散寒。对寒热表现错综复杂者,或先清后温,或先温后清,或温清并举。

3、“以痛为输”、“审因取穴”。即痹病针灸的局部与整体治疗。

按照中医学的观点,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某一局部的功能障碍有时会影响到全身的机能狀态,反之,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也可表现为体表某一特定部位的病理征象。故在针灸治疗时,既要针对病变局部进行治疗,采取“以痛为输”和局部取穴的方法,又要审因论治,针对疾病发生的病理机制进行治疗,如热痹之膝关节肿痛,既可局部选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委中等穴以宣散局部郁热,通络止痛,又可针对致病原因选用大椎、曲池、内庭等穴以加强全身的清热作用,从而充分发挥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

二、针灸选穴原则

针灸选穴是临床治病疗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的好坏,是针灸处方的基本内容。临床要做到正确合理地配穴处方,除了掌握每个腧穴的作用和主病范围及其共性之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近部取穴又称局部取穴,它是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在病痛局部和邻近部位取穴,或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选取压痛点针刺。多用于器官、经脉、经筋及四肢关节等部位的病痛。如漏肩风多选肩髑、肩贞、曘俞等,腰痛多选肾俞、腰阳关、气海俞等,近部取穴一般不局限于某经络。


2、远道取穴主要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和腧穴的远治作用而在病变远隔部位取穴。它包括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方面。本经取六即是指经脉循行部位之病变,可取该经远隔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其一般规律为“越远越远,越近越近”,即条经脉病变部位和取穴间的关系,多由中间向两头扩展,或由两头向中间靠拢。如足太阳膀胱经之颈项强痛,多选昆仑;背部痛,多选昆仑、承山;腰痛多选委中;腰骶痛
多选殷门。异经取穴则是根据病变部位及经络系统的互相络属关系,选取有关经脉的腧穴进行治疗。常用的有表里经取穴,同名经取穴相关经取穴和上下、左右交叉取穴等,如肺经病变,可取大肠经的腧穴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变,也可采用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等,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治疗观念。


3、对证取穴又称经验取穴,它是基于某些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及医者的个人经验,针对疾病的某些症状或病因选择临床有特效的腧穴进行治疗。如五输穴中的俞穴主体重节痛,背俞和腹募穴可主相应的内脏痹,外感发热身痛取大椎、合谷、复溜等,均为对证取穴的范围常为临床所选用。

4、结合神经节段和神经干的走行路径取穴如上肢疼痛可选颈5~颈8夹肴穴,下肢痹痛则选腰2~骶2夹脊穴,环跳点治疗坐骨神经痛等,均可在辨证取穴的前提下,灵活应用。


三、常用针灸处方

根据针灸治疗的选穴和应用原则,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也应以患处或循经取穴为主,或采用“以痛为腧”的阿是穴。对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或并用皮肤针叩刺及三棱针点刺以加强祛邪宣痹的作用;对痛痹多深刺留针,或针灸并用,疼痛剧烈的还可结合揿针或隔姜灸,以增强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对着痹,为増强除湿蠲痹效果,通常在针灸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皮肤针和拔罐法等。常用处方为:
1、肩部肩髑、肩髅、曘俞、肩井;
2、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肘髏;

3、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合谷;
4、脊背身柱、腰阳关、水沟;
5、腰骶肾俞、华佗夹脊、腰眼、委中;
6、股部环跳、秩边、居醪、阳陵泉;
7、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足三里;
8、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9、四肢麻木合谷、太冲;
10、手指疼痛拘挛八邪、外关;
11、足趾疼痛八风、然谷;
12、行痹加膈俞、血海、风府;
13、痛痹加肾俞、关元、三阴交;
14、着痹 加足三里 、商丘、巨虛;
15、热痹 加大椎、曲池、承山、涌泉。
除以上按照病因分类和病变部位进行针灸处方外,尚有五体痹分类的针灸处方和按现代医学病名的针灸处方,如骨痹证四肢不举,可取臂曘、巨骨、养老、合阳、承筋、然谷、光明;鹤膝风,日见增重不能移步,针委中、风市、三里、阳陵泉、膝关、关元、太冲、环跳、
至阴;


类风湿关节炎,可针刺或根据疾病性质加用艾灸下列腧穴:肩井、肩外俞、肩髑、膏肓、曲池、四渎、阳池、养老、环跳、风市、梁丘、鹤顶、足一里、悬钟、解溪、商丘、太冲等;强脊性脊柱炎可配合发泡散灸:取斑蝥3份,腰黄5份,共研细未混匀,贮瓶备用敷灸时取上药末0.3~06g,置普通膏药中央,贴敷于所选穴位上24小时后局部起泡揭去,然后用消毒针将水泡穿破,排出分泌物,并局部清洁换药,每次选用7~8个穴位。


四、操作注意事项
1、体质虚弱者,针刺不宜过快过强,宜少针缓针,并尽可能采取卧位,对过于饥饿,疲劳,嗜酒及精神高度紧张者,不宜针刺。
2、避开血管针剌,以防出血,尤其是使用亳针散刺或三棱针点刺放血时,更应注意宜浅、宜轻、宜快,万不可刺伤深部大动脉、以防出血过多。对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如风湿性疾病伴发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时,严禁针刺。
3、应用电针者,应注意调节电流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强的原则不可盲目突然加大电针刺激量,以防晕针和因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和断针等。
4、部及先灸头身,后灸四肢的顺序,并防止艾绒脱落,以免烧损皮肤或衣物。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使用灸法。

5、凡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一般不宜针刺治疗。

6、全面了解人体解剖部位,防止刺伤重要脏器。如背部第十胸椎两侧、侧胸第八肋间、前胸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以及两胁、肾区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心、肺、肝、脾和双侧肾脏,尤其是肺气肿或肝脾肿大患者,更需谨慎,以防发生气胸等严重不良后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氏针灸特色及临床经验
艾灸基本常识
灸法诊疗操作规范
针灸八珍方
陆瘦燕医案
讲座总结┃中医适宜技术之针刺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