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吸毒患者做手术,你怎么麻醉?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起学习。

 

由于毒品来源、种类和吸毒人数不断扩大,需要手术治疗疾病的吸毒患者也随之增加。对于急性或慢性吸毒者择期或急诊手术与麻醉实施,存在诸多复杂性。


常见的毒品可分为:阿片类如阿片、吗啡、二乙酰吗啡、哌替啶、美沙酮等;可卡因类包括可卡因、古柯叶和古柯糊等;大麻类;苯丙胺类如麻黄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等;致幻剂类如氯胺酮、麦角酰二乙胺等。其中阿片类依赖性强,极易成瘾。

吸毒者所吸毒品大多为海洛因,即乙酰吗啡,其毒性是吗啡的10倍。由于对毒品产生依赖性,在临床治疗中须避免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免产生复吸情况,此外,因吸毒对镇痛药产生耐药性,需选择强效镇痛药。吸毒者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扭曲,表现为精神紧张、亢奋、易激惹或精神忧郁等。该类患者的麻醉处理,不仅要求麻醉平稳,效果满意,还要求术中、术后能有效控制戒断症状。

麻醉前访视

麻醉前访视要了解患者的吸毒时间、吸毒方式、毒品种类、使用剂量及频率,尤其是近期内毒品的使用情况,但吸毒患者一般不会主动诉说有吸毒,术前访视时应对可疑患者(如手臂静脉有注射痕迹)重点询问,详细了解病史,以便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种类、剂量等。

对长期大量吸毒者特别要注意心肝肾功能受损情况。

东莨菪碱有良好的镇静、抑制腺体分泌、拮抗阿片类药引起呼吸抑制、抗迷走神经效应等作用,是该类患者理想的术前用药。由于吸毒者精神高度紧张,个别患者有躁动不安的现象,在术前需使用镇静剂或麻醉性镇痛剂。但要十分小心,在确保呼吸通畅时使用,随时准备气管插管,防止呼吸、循环意外发生。

麻醉方法的选择
 
(1)椎管内及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麻醉发生毒品复吸风险低。但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增加,而且体内β-内啡肽浓度显著升高,易诱发戒断症状。另外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可卡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海洛因依赖引起骶髂关节感染等应被视为腰部硬膜外麻醉的禁忌。

神经阻滞麻醉安全可行,但有报道神经阻滞麻醉需要追加镇痛处理,这与阿片药物诱导的疼痛异常敏感学说一致。推测可能与β-内啡肽水平的异常及μ、κ阿片受体密度的慢性变化有关。

椎管内麻醉、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和局部麻醉均需患者充分合作。吸毒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发生率高,需格外注意无菌操作,出现神经感染的任何症状均需紧急评估。

(2)全身麻醉:

全麻的镇静、镇痛、遗忘、肌松作用有助于控制气道、预防和控制戒断症状。对于合作不佳的患者,全身麻醉更为适宜。但是由于吸毒者对阿片类药物具有耐受性和交叉耐受性以及痛觉过敏(痛阈降低),所以镇痛药物剂量范围大,出现镇痛不足、戒断症状及复吸风险增加。

麻醉方案需充分考虑手术方式以及患者配合程度和可控性,联合麻醉可优势互补、减少不良反应,我们应个体化治疗来保证医疗安全。

术中管理及注意事项
 
吸毒者在麻醉及手术中主要问题是循环的不稳定。

长期大量吸毒的患者,心、肾、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全麻时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避免长时间低血压。吸毒者在戒毒3个月以上者,麻醉及手术中生命体征稳定。

戒毒2周内的患者饮食较差,体力消耗巨大,而且目前戒毒药品繁多,多数都对戒毒者有镇静、降低血压及心率的作用,在全麻及连续硬膜外麻醉时均发生血压大幅度波动及心率过快等症状,手术中需大量补液。未戒毒者吸毒史较短、吸毒量较少者,麻醉及手术中循环系统比较稳定,而长期大量吸毒者不但心功能受损,而且肝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或纳曲酮用作阿片物质成瘾的治疗时,给予阿片拮抗剂前需全麻诱导,同时需要一定深度的麻醉维持以防止患者突然出现戒断症状,对阿片成瘾患者,应用纳洛酮(总剂量12.4mg)阻断阿片受体后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包括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以及心血管刺激,可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加以阻断。

处于纳曲酮治疗期间的患者,大剂量的阿片类物质可以反转纳曲酮的作用,同时也会出现阿片类物质过量的风险;停用纳曲酮缓释注射剂治疗的患者对阿片类物质的耐受性降低,使用与既往同样甚至更低剂量的阿片类物质可导致过量中毒。文献提示在长效纳曲酮应用的患者中发现肌松药代谢增快,推测与全麻药物的耐受造成协同作用降低有关。

总之,麻醉管理中需要考虑阿片类诱导的痛觉过敏、镇痛药物耐受增加、依赖性诱发的戒断反应等。术中不仅要求麻醉平稳、提供充分镇痛,同时要有效控制戒断症状及防止发生复吸或精神依赖加重。

术后急性戒断反应的处理

戒断反应以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兴奋,以及其他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心血管应激等围术期应激症状。

戒断反应通常出现在所戒断阿片类物质的2-3倍半衰期。静脉使用芬太尼后戒断症状出现在停药后3-5h出现,高峰期在8-12h,持续4-5d。短效类(如吗啡、海洛因)戒断症状一般在停药后8-12h出现,高峰期在48-72h,持续7-10d。长效类(如美沙酮)戒断症状出现在停药后1-3d,高峰期在3-8d,可持续数周。使用拮抗剂(如纳洛酮或纳曲酮)后戒断症状可即刻出现,持续数小时到1d,并且比自发戒断症状严重。

戒断症状防治以通过继续应用阿片类药物或替代治疗的方式,以维持稳定的药物依赖状态,控制症状为原则。

①首选氯胺酮2.0 mg/kg,其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非特异性拮抗剂,具有镇痛、遗忘、保护脑细胞以及抗炎作用与阿片受体、胆碱能受体、单胺受体等结合共同产生镇痛作用,有效对抗戒断症状。

②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不仅能抑制戒断反应,还有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可乐定通过用α2受体激动作用介导的CNS抑制作用替代阿片类药物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戒断症状。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呼吸急促等应考虑戒断症状。若无禁忌证控制戒断症状首选氯胺酮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等镇静催眠药,保证呼吸道通畅,辅以抗精神病药物,加强监护并缓慢减药。

小结

吸毒患者对阿片药物存在耐受性,所需镇痛药物剂量难以预测,术后镇痛方案应个体化。吸毒患者手术麻醉的关键是预防和处理术中出现的戒断症状。


麻醉苏醒过程及戒断症状均可出现呕吐,以及使用镇静剂均可导致呼吸异常,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注意术毕不用纳洛酮,以免拮抗后引起患者的烦躁。麻醉中或术后辅以氯胺酮,对治疗戒断症状、完善麻醉和镇痛均有益处,故在处理此类患者麻醉时,氯胺酮是一较好的选择。

本文来源:麻医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吸毒患者无痛内镜的麻醉策略
K粉妹六次手术背后的秘密;K粉的危害、毒副作用及治疗
【麻海新知】术后安全有效镇痛的临床策略
为抑郁症患者麻醉,我以为面面俱到,可还是忽略了……
临床精粹 | 吸毒患者麻醉管理要点
围术期焦虑抑郁与手术预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