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太阴肺经起于“云门”?

手太阴肺经“从肺系横出腋下”之论已深入人心,至于横出腋下的起始穴问题,从古到今则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起于云门穴(《针灸甲乙经》等);一云起于中府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对此,笔翻阅古今医籍见解如下。

1.云门穴最早见于《素问·水热穴论》中,《脉经》和《针灸甲乙经》均认为云门是手太阴脉气所发之处,故将云门定为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中府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中,被列为手太阴肺经的第二个腧穴。唐代的《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均依从《针灸甲乙经》之说。只是宋代王惟一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才将云门、中府二穴的排列次序互易,定中府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从此,元代的《十四经发挥》,明代的《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循经考穴编》,清代的《医宗金鉴》乃至现今的针灸教材、著作又均依从后说。但在宋代以后的几百年中,也有不少文献诸如《蠡海集》《锦囊秘录》《标幽赋》《针灸问对》,以及近人黄竹斋的《针灸经穴图考》、日本学者小版元佑的《经穴纂要》等仍遵循《针灸甲乙经》的排列次序,定云门为起始穴。

《锦囊秘录》中说:“人之气血,周行无间,始于手太阴,出云门穴,归于足厥阴,入于期门也。”《标幽赋》云:“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王启才教授认为:《针灸甲乙经》为同时记载云门、中府二穴的最早针灸文献,理应作为确定手太阴肺经起始穴的主要依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之后的谬种流传,实不足为凭。

2.其次,据手太阴肺经“从肺系横出”的经脉循行走向分析,从云门下中府,再沿肩臂下行,较之先下中府,又上云门,再下肩臂更加顺理成章,合乎经脉循行的走势规律。

3.最后从古代医家对腧穴的命名含义来看,门者,经气出入之门户也。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至足厥阴肝经而终,又从肝经传注肺经,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经气从手太阴肺经起始后就有一个从体内浅出体表的部位,既然是“出”,这里就涉及一个经气出入之门户的问题了。《千金方翼》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流注之首,肺在上,主气,其脉气所出,犹如大自然之云气。故《灵枢·玉版》说:“云气者,天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云出天气。”云门即“天气”出入之门户。足厥阴肝经为十二经流注之末,最后一个腧穴是期门,至此,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已经完成一个周期,而从期门穴入里复注于手太阴肺经。古代医家把手太阴肺经经气所出之穴命名为“云门”,把足厥阴肝经的最后一个腧穴命名为“期门”,象征着十二经脉气血从云门浅出体表,从期门深入体内,其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条针灸之最,你还知道哪些?
经络经穴篇 十四经络图谱解说
子午流注配穴法临床应用体会 何邦爵
鱼际穴治疗腨痛之穴理分析及临床体会
杨上善与《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大、小周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