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赋(太阳篇)----张胜兵

大疫三年,癸卯处暑,品讲伤寒,一载又半,羡《洛神赋》之才高八斗,慕《滕王序》之智冲九天,张某不才,斗胆以《伤寒论》太阳篇诸方作赋,上承医圣之遗志,下启后贤之可畏,为往圣以继绝学,为万世以开太平。伤寒感人,太阳首犯,本证分而经腑列,变证出而虚实明,结胸共脏结并讲,痞证与类痞齐释。

太阳经证

经证为表,中风伤寒。表虚中风汗恶风,桂枝能治;表实伤寒喘无汗,麻黄可医。若中风更加项背强直,服桂枝加葛根汤;如表虚还有喘家微咳,用桂枝加杏厚汤。阳虚漏汗,桂枝加附子汤刚好;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汤正妙。表风里寒且阳有不足,桂去芍加附可主;表风里虚且气血两虚,桂枝新加汤能医。表实麻黄亦有兼,无汗恶风项背强,太阳阳明自下利,葛根汤同医;表寒内饮泡沫痰,支饮溢饮咳喘肿,小青龙皆治;表寒内热无汗躁,高热溢饮或身肿,大青龙共解。表证尚有二者兼,风寒两感表郁轻,发热恶寒二三发,桂麻各半可服,身痒定消;发热恶寒仅再发,桂二麻一能用,汗出必解;若热多寒少,桂二越婢一汤立愈。

太阳腑证

腑证为里,蓄水蓄血。小便不利且汗出而渴,表里同病或水入即吐,此太阳蓄水五苓可医,亦可治水痞;小便自利且其人如狂,少腹硬结或身黄脉结,乃太阳蓄血抵当能治,亦能医癥瘕;若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桃核承气汤表解可攻,亦可疗肠癌。太阳腑证,两类四方,抵当汤荡急,抵挡丸图缓。

太阳变证之热证

本证之外,皆为变证。今列热证八方,热扰胸膈心烦失眠且胸中懊憹,栀子豉汤可主;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若夫心烦腹满且卧起不安,栀子厚朴汤可治;如见微烦腹满且下利食少,栀子干姜汤能医。嗟呼,邪热壅肺,肺热咳喘,麻杏石甘尚妙;气津两伤,火热迫肺,白虎加人参且佳;或有表未解喘而汗出且协热下利,葛根芩连汤当用。

太阳变证之虚证

变证有虚,分脏腑阴阳。若心阳虚见叉手自冒心,是桂枝甘草汤所主;见奔豚而气上冲心,乃桂枝加桂所长;亡阳烦躁者,桂枝甘草龙牡汤可救;亡阳惊狂者,桂枝去芍加蜀漆龙牡汤能镇。表虚里实且气滞腹满,医以厚姜半甘参,厚朴量大请记;寒湿下注且下利不止,治以桂枝人参汤,桂枝解表须明;气血两虚而心悸心烦,服小建中汤,饴糖补中须加。若阳虚烦躁不寐夜而安静,干姜附子汤为准;茯苓四逆回阳救逆且能益阴除烦;真武汤治阳虚水泛且医头眩心悸。脾胃阳虚,手足不温,肺痿遗尿,亦或烦躁吐逆,竟服甘草干姜汤能愈;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见诸痛拘急,仅用芍药甘草汤可痊。如若阴阳两虚,合为芍药甘草附子汤同治;脉结代心动悸,需滋阴通阳,实为炙甘草汤所擅。

太阳变证之结胸证

结胸三类大小寒,水热互结大结胸,痰热互结谓之小,寒实结胸白散服。大结胸三种,上中下可分。闻之上结胸项强如柔痉之汗出疼痛且烦躁短气,大陷胸丸可疗;中结胸心下硬短气烦躁且心中懊憹,大陷胸汤可治;下结胸压痛且有反跳痛,大陷胸汤可下;小结胸痰热互结于心下,小陷胸汤可医。

太阳变证之痞证、类痞证

太阳变证,痞证必学,类痞应参。热痞关浮,大黄黄连可泻;如兼阳虚,附子泻心能痊;胃虚痰阻,旋覆代赭能医;寒热错杂,半泻三方来调。但满不痛,和中消痞半泻和,胃病可用;痞硬下利,散水消痞生泻散,肠炎能医;口疮泻利,补中消痞甘泻补,狐惑亦治。利在下焦,固元散痞而治滑脱,应服赤石脂余粮汤;心下痞见渴而躁烦且小便不利,消水痞以五苓散;心中痞硬伴呕吐而下利属少阳阳明者,解之以大柴胡;心下痞硬伴表证且下利不止属脾阳虚者,治之以桂枝人参汤。心下痞硬满属水饮停聚胸胁者,逐之以十枣汤,癌性胸水腹水亦效;胸中痞硬病如桂枝属胸有邪者,吐之以瓜蒂散,中毒误食误饮亦功。

太阳病类似证及上热下寒证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祛风温经助阳化湿需用桂枝附子汤。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能医。若夫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痛剧,甘草附子汤可止,风湿关节炎甚效。上热下寒,腹痛欲呕,黄连汤见奇功,清上温下万世之祖方。

呜呼!变证繁多,虽千言亦难以道全,纵万语亦不可诉尽。若有不尽者何为?仲景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太阳病篇小结】精二
简述《伤寒杂病论》
【学伤寒】太阳病篇小结
什么是六经辨证?
郝氏《伤寒论》笔记10
一气周流《伤寒论》提要写给niuniupi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