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崇祯皇帝守着3700万两白银的私房钱亡国,却不肯拿出一分一毫救国
userphoto

2022.11.15 广东

关注

守财奴崇祯皇帝:江山重要还是钱重要?他守着3700万两白银的私房钱亡国,却不肯拿出一分一毫救国!

崇祯是明代的亡国之君,亡国之祸迫在眉睫时,尽管他的私人腰包富得流油,却始终一毛不拔,不肯拿出一分一毫来充作军费,于是,上行下效,大家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王朝覆灭。由此,崇祯也成为历史上最遭人耻笑的皇帝之一。

崇祯皇帝(剧照)

在古代,皇帝是天下至尊之人,天下苍生的命运都握在他们手中,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崇尚节俭是皇帝的美德,有这种美德的皇帝,大多能把天下治理成太平盛世,这种美德在开国皇帝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比如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开创了厚养士人的传统,也因此让宋代成为古代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赵匡胤厚养士人最简单直接的体现就是给文官的待遇好得出奇。

宋代宰相年收入约合如今的3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24000亩土地的总收入。整个宋代,用于养兵养官的经费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在这种传统下,宋代的皇帝都很节俭。

宋代皇帝的节俭最明显就体现在修建皇陵上。皇帝通常一登基就要给自己修建陵墓,皇帝没死,陵墓不能完工,因为陵墓一完工,就意味着皇帝就要入住了,那不就是变相诅咒皇帝快点死?

比如,秦始皇13岁登基时就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墓,一直到他51岁死时陵墓还没修建完工,可想而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给大秦帝国后来迅速覆灭埋下了严重的祸根。

宋代的皇帝却不同,从赵匡胤开始,皇帝活着的时候是不允许修建皇陵的,要等皇帝驾崩后才开始修建陵墓,而且规定几个月内必须完工,所以,宋代的皇陵都是比较简陋的。

但节俭并不是要做守财奴,节俭是不该花的钱、也就是花了也没意义的钱坚决不花;而守财奴则是一切都是为了钱,哪怕关系到百姓生死、国家兴亡的大事,也决不舍得花钱。在中国历史上,最离谱的守财奴皇帝非崇祯莫属!

崇祯从小就显示出了他守财奴的作派:他小时候以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范本比较小,他通常都会先把纸张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纸张剩下的地方也这样写满,免得浪费。

崇祯为了节约,他甚至还经常派人到宫外去采买物品,还要仔细询问价格。假如他能严格在个人享受方面厉行节约,而在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上舍得花钱,他或许还能实现中兴之梦。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崇祯把守财奴式的节俭贯彻到了他治理国家的方方面面,国家在他手里日益凋敝,而他的私囊却饱得出奇——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皇宫里搜出的白银高达3700多万两,这还不包括黄金和其他的珠宝。

甲申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他提着百万大军从西安出发,经宣府、大同进逼北京,攻下了平阳和太原后,兵锋直指北京城,城破之日已经迫在眉睫。

李自成攻进北京

手足无措的崇祯紧急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以及户部、兵部的官员,商讨是不是该放弃宁远,把吴三桂紧急调来拱卫京师时,吴襄提出,如果要调吴三桂入京拱卫京师,大约需要100万两白银的军费。

在崇祯这个守财奴看来,要他拿出100万两白银的军费那不是要他的老命吗?他怎么舍得掏出这么一笔巨额的军费呢?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私人腰包里有3700万两白银,但他舍不得拿出这么多银子,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原本不错的计划。

怎么办呢?京师还是得守卫啊,钱从哪里来?那就众筹吧!于是,崇祯多次向户部提出要解决军费问题,可是此时的大明王朝的国库里只剩下了40万两白银。

大臣们都知道崇祯的私人腰包丰厚无比,众人反复上书,请求崇祯从他自己的私人腰包里拿出点钱来充军饷,但这不等于是要了他的命吗?崇祯的回应是向大臣们哭穷:已经没钱了!

左都御史李邦华实在忍无可忍,顾不上砍头的危险,说,社稷已经危如累卵,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干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话可以说已经够赤裸裸,够透彻,够明白了。

但崇祯却岔开话题,死活就是不肯从他的私人腰包里拿出一分一厘来充作军费。上行下效,皇帝自己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守财奴,还能指望手下的大臣们慷慨解囊吗?

崇祯只好先从自己的岳父周奎身上打开突破口,他要求周奎以身作则捐银5万到10万两。但老丈人哭穷的本事一点儿也不比崇祯差,说自己最多只能拿得出1万两,崇祯说,不行,最少也得拿出2万两。

周奎不敢跟女婿皇帝讨价还价,但他暗地里向女儿周皇后求助,周皇后就偷偷从崇祯的私人腰包里拿出5千两给老爹。可这个老爹也是个心狠的守财奴,他把这5千两中的3千两捐出去,剩下2千两进了自己腰包。

亡国之祸近在眼前,军费却没有着落,尽管皇亲国戚、大臣和太监们个个富得流油,却一个比一个会哭穷,一个比一个会装穷。有的人甚至在自家门上贴出“此房急售”的字条,言下之意是,你看,我们家穷得只能卖房子了!这真是一出上行下效的集体闹剧啊!

崇祯皇帝上吊处

就在李自成的大军围攻北京城时,彰义门外一位60多岁的老汉,把自己积蓄了一辈子的400余两白银全都捐给了朝廷,充作军饷。

老汉从户部捐钱出来时,隆隆的炮声已经响彻耳际,李自成的部队已经快要攻进城了,老汉站在大街上悲从中来,不禁嚎啕大哭。崇祯听说此事后,封老汉为锦衣千户,但2天后的夜里,崇祯自己就在煤山上吊了,江山一夜易主了。

崇祯即位之初,他为了节减开支,下令大幅度裁撤各地驿站,原因是驿站的存在让那些来来往往的官员占了国家的便宜,国家还得为大量驿卒耗费经费。他没想到的是,这么一来,大批失业的驿卒纷纷加入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其中一位就是逼得崇祯在煤山上吊的李自成。

崇祯在位17年,他的守财奴思维也就贯穿于治国理政之中17年,他不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来奉行节俭,而是严重压榨百姓和官员,从中抠出来的钱却肥了他自己的私人腰包。

明代官员薪水低得出奇,一个知县的月薪差不多是10两银子。哪怕是正二品的尚书大人,也不到100两银子的月薪。明代往往一个官员的薪水连自己的正常开支都无法维持。

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崇祯自己压榨百姓和官员,让自己的私人腰包富得流油,却要求所有官员厉行节俭,还得廉洁,他经常用“文官不爱钱”的这一套说辞来约束和要求大臣们。

崇祯即位之初,有位名叫韩一良的户科给事中上疏,大意是替地方官员喊冤,他认为地方官员没法廉洁,他们拿着极低的薪水,却要遭受上司想方设法的勒索,以及过往官员的打秋风。

韩一良举例说,地方官员进京一次至少要花三四千两银子,因为地方官员进京就是京城的御史和给事中捞钱的好机会,他自己2个月以来拒收的赠金就高达500两。所以,他建议要严惩那些少数的罪大恶极的贪污受贿者。

韩一良这么做无疑冒了极大风险,果然,火很快就烧到了他自己身上。崇祯决定破格提拔韩一良,礼部尚书向崇祯建议,请皇上命韩一良说出哪个是最严重的贪污受贿者,以便严惩此人,以儆效尤。

韩一良傻了眼,他的本意是想向崇祯表忠心和廉洁,他哪里敢指名道姓说出谁是最严重的贪污受贿者?于是,崇祯认为韩一良在敷衍和耍弄自己,就追问韩一良拒收的500两银子是谁送给他的。

韩一良只能推说自己记不清了,这么一来,崇祯勃然大怒,把韩一良给撸了个干干净净。韩一良打死也料想不到,事情结果竟然变成这样,自己不但没能得到提拔,原来的职位户科给事中也给弄丢了。

这就是守财奴崇祯的作派,这样的皇帝,江山不丢了才是咄咄怪事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崇祯: 唯一因藏私房钱而丢掉性命的皇帝
崇祯帝的私房钱
皇帝找岳父要钱,岳父只给了五千两,皇帝死后却被抄出三百万两
崇祯是节俭还是吝啬的守财奴?李自成打开皇宫库房后真相大白
明朝最无耻的国丈,家财万贯却不肯花一文钱救国,把太子献给清朝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65)帝国的军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