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笔浅说

运笔浅说(一)

 

写字到画的尽处最容易飘浮,毛病在于到了尽处就松软了,墨到而笔未到。米芾说:“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就是说直画到了尽处,笔要向上缩;横画到了尽处,笔要向左收,这样就能笔笔。送到,不会飘浮了。但是下笔时还要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到尽处又收缩回来,就成一笔三折了。不过这个只说到笔画的起止,尚未说透笔画中间的停留。

 

隋朝以前的字,笔画中间都很饱满,没有薄弱的地方,唐朝以后,渐渐就失去这种妙处。到了宋代,只见两端有劲,画的中截就薄弱了。所以行笔要步步停顿,做到行处皆留,也就是笔笔涩进,不直滑过去,中截自然会和首尾一样雄健的(这个多指横画)。不过涩进停顿不能露出痕迹来,每一顿都有一折,外形也曲曲折折,象用抖笔写的一样,那就不好了。

 

中截雄健,也是从用全身力量来的,不出力也不会雄健,所以中截更要注意,仍要一样用力多.不然只于起止处出力,中间反而放松,就不好了。还要补充说明的,三折的方法,有摇曳两种,曳是在纸上来往收缩,摇是在空中来往收缩。就是写横画先使笔从右向左,一着纸就向右行多写直画,先使笔向上行,一着纸就向下行,收和缩也是一样,到了尽处,就离纸而从空中收回、缩回。作点则更多是从空中摇笔多。一般用笔熟了,都是这样用摇笔的。

 

行笔善用逆势涩进,则笔和纸就发生摩擦而瑟瑟作响,象蚕食叶声,笔画自然沈雄古劲。古人论书有“拙多于巧,宁拙勿巧"的说法,用巧的一见就觉得好,用拙的要慢慢才看得出来。所以刘熙载说;学写字其初是从不好写到好,再则从好写到不好,这个不好是好到极点了,其道理就在这里。使笔用顺势,点画容易秀媚,一般人都觉得好看,但再三看看就毛病百出了。

 

包氏《艺舟双楫>>上说:用逆势涩进法多画的边缘,仿佛象有毛,就是不那么光滑,这样就会拙、会劲。写字使人一见就觉得好,再看就觉其没有功夫,还是多看就觉得好的,才不会失败。况写字不能涩进,寸以上字没有蚕食叶声,则字的进步必慢,努力十年,恐也变化不大。笔在纸上飘浮过去,和纸不发生摩擦,飘浮十年,会有什么变化呢?

 

字没有不下功夫而能写好的,但下一世苦功,而字写不好的,我也见过不少了。《孙过庭书谱》上说:“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写字第一要多看碑帖,第二要勤学习,第三方法要对,写一世字而未写好,大多数是方法的问题,——·执笔、运笔的问题

 

运笔浅说(二)

也胡谈

下笔象老鹰攫取生物,就是其势要快要猛。古人“锥画沙”、“屋漏痕”的说法,就是说用笔含蓄不见起止、不露圭角,要圆净自然。也就是说快而猛,笔画自然得劲。字既劲健了,又恐其气,象怒张,象金刚努目,那就不好了。

所以前人论书以安详和平为上,要有气势,又要平和,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前人有菩萨低眉的比喻,精神内蕴,不作势而精神饱满。“锥画沙"、“屋漏痕",也有这种妙境,安详雍容,是字的最高峰。写字要靠作势,才有精神,也是未能熟练的缘故。运笔纯熟,字出天然,就不须造作气势了。

作一点都要象从高山上滚下一块大石头来,象山崩,那么写直画、横画更不必说了。高山滚石,山的崩坠,都是猛是险的。这个险势,不是运全身的力量,不是全身总动员,是办不到的。

王僧虔说:钟繇、卫凯、梁鹄、韦诞的字不能评出那个好过那个,只见他们的“笔力惊绝"。则“笔力惊绝",在书法上是最宝贵的了。

钟繇书

古人写字主张小字枕腕,中楷悬腕,大字悬肘,字的大小不同,则执笔的方法也异。这样屡换执笔法,就不如专用一种方法之易于熟练。所以我主张不论大小字都一律悬臂(悬肘)写,且小字用臂力,则神气越沉着,画越劲,气势越老。我试过不少人,同是一个人同在一个时间写的,就大不相同,悬臂写的苍劲得多。就知道小字悬臂写是个好方法。但也有些人说悬臂写小字不容易,我试过不少小孩,两三个月就熟练了,而且写得很好。这是畏难情绪起阻碍作用,不是什么真难的事了。

现在再引康氏《广艺舟双楫》的话来做一个结束:书法的妙处,完全在运笔上,概括来说,不过是方笔和圆笔。运用到极熟了,自会达到巧妙之境。方笔是用的,圆笔是用的,提笔是笔力结集在中间,叫做中含;多方笔是笔力向外开拓,叫做外拓。中含的力量集中于画中间,而劲健多外拓的力量向四面开拓而雄强。中含是写篆书的方法,外拓是写隶书的方法。

提笔画婉转而气通畅,顿笔画精致而势紧密。圆笔萧散、高超、飘逸,方笔凝重、工整、沉着。提笔是欲使筋强劲,顿笔是欲使血融和。圆笔用抽法,方笔用挈法。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多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挈出之。圆笔是绞毫法,方笔是翻毫法。圆笔不绞就痿弱,方笔不翻就板滞。圆笔用险劲出之,则画有力;方笔以侧势出之,则画雄肆。提笔好象游丝,在空中飘着多.顿笔好象狮子,在地上蹲着。

字的妙处在于方圆并用,不是方又不是圆,又是方又是圆,或者是用方而形体圆,或者是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是在于各人自己啦!

现在再来写运笔的提要

一、起笔从画近中起,或从空中摇笔起都无不可,只要有三折,短到于点,也是一样的。

二、画到尽处,要收要缩,笔笔悬臂运腕力送到,勿使飘浮二。

三、处处用逆,不要滑过去。要步步顿挫而涩进,处处用力一样,没有松懈的地方。唐以后人的字,到画的中间就小了、薄了、弱了;是不可不以为戒的。

四、笔锋要正,使笔画常在画中央,切忌偏于边缘,画乃劲健气势满足。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指执笔法
和朋友谈学书法(1
笔 法 认识
《九成宫》不二字析 (陈云君)
学书法,笔法的重要性
腕法、身法、笔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