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最好的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扫描二维码关注【西游记赏析】,看大圣归来,品西游真味!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代诗人元稹曾经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称为爱情感悟的经典名句,多少文人为此经典之句而感叹。


历史上对此诗一直评价比较高,认为是他悼念亡妻韦丛所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专一。


就这样,元稹的“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首首道尽了对爱妻的真挚情思,自己誓言要“鳏鱼自比,独身终老”,一直来博得了人们的广泛称颂,成为忠诚于爱情和婚姻的楷模。


可是,最近看了许多研究元稹的文章,对他忠诚的爱情和婚姻有了许多异议。


研究元稹的历史认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不一定是写给亡妻韦丛,有的是认为他写给崔莺莺。


如果介入他的生活研究资料后发现,先是元稹在蒲州的普救寺,与崔莺莺一见钟情,顺红娘推波助澜私定终生。数月后,元稹赴京赶考,就改娶高官之女韦丛,崔莺莺随后只得另嫁他人。


当元稹娶了韦丛为妻以后,虽然有七年恩爱之情,随着这满意婚姻,应该让元稹幸福快乐了一陈子。


可是,当韦丛去世后不久,“离思”、“遣悲怀”墨迹未干,元稹就娶了河东才女裴柔之,其后又与名妓薛涛、刘采青私交甚笃。



这样一看好象对元稹的忠诚爱情和婚姻大打了折扣,“半缘修道半缘君”的诗言志也成了他背弃爱情誓言的莫大讽刺,也许我们都是就事论事,没有真正了解他诗的本意。


权且不去评论元稹的爱情忠诚不忠诚,就从当时的社会来分析也有其客观的原因,元稹至少是一个多情而不是滥情的男人,至少是和他有过爱情和婚姻的女人让她时时想念,常常留恋,苦苦思念。


如果他不是为了记得崔莺莺,也不会写下《会真记》(即《莺莺传》),据说是以他本人为原型而作。


莺莺的爱情大概对元稹震撼太强烈了,后来的王实甫改变成戏剧《西厢记》,并且把结局改成了大团圆。


如果元稹对崔莺莺的爱没有刻骨铭心,也不可能绝食一周而让崔莺莺感动,也不会后来为她写下《莺莺传》。如果他不写这些,我们后世有什么资料或者资格去评论他呢?


对于元稹和她们的结合,应该有其客观一面,元稹是一个文学天才,他出身贫困,为求取功名,十四岁就参加了明经科考试,首战告捷,他想结交当时的鬼才李贺,谁料李贺不理睬他,元稹为此羞愤不已,发誓要考取更大的功名。


在这样一个发愤努力,自尊与自强的寂寞应考阶段,遇见了绝代佳人,袅袅倩影的崔莺莺,已经虏获了多情元稹的心。


他大胆的向她表白,困于礼法的束缚她拒绝了他,他绝食一周,终于感动了她,为她写下一首情意绵绵的约会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那么美好的爱情为什么会转移呢?而且当时封建社会,他又没有看见过韦丛,这里也许出于几个原因:


一是他出身贫寒求取功名心切,他生于乱世,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跟着母亲寓居在长安的郊外,过着凄苦的生活。


这样更加激发了他求取功名的心切,再说当时社会非常流行男儿取得功名地位的风气,当元稹考取功名以后思想起到了根本性转变。


当时,作为一个有地位的人来说也不可能违背礼法去经营自由恋爱,所以这个改变也符合当时的传统伦理。


二是当他考取功名以后,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看上了他,而且将季女韦丛嫁给他为妻,一方面这使元稹的仕途有利,另一方面也不好拒绝这样的婚姻。


虽然没有和韦丛见面,也只得隐忍答应。三是韦丛毕竟是太子少保的掌上明珠,大家闺秀,兰心蕙质。


世间上最难得是两种感情,一种是一见钟情,一种是日久生情。对于莺莺,元稹是一见钟情,对于妻子韦丛,则是日久生情。


与莺莺的爱已经成为往事,彼此成为对方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元稹和韦丛,则从陌生人变成了对方最熟悉的人。 


耳鬓厮磨,长相厮守,感情绵绵,点滴累积,天长地久,从感恩到感激再到感动,他爱上了这个与他朝夕相处的女人。


从元稹悼念亡妻诗中可以看出他确实是真情的流露。韦丛不是一般女人。


她的美与莺莺小家碧玉式的美各有千秋,她端庄贤淑,雍容华贵,她虽是贵族小姐,却没有贵族小姐的骄气,她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




刚入朝为官,元稹的俸禄并不高,日子过得很拮据,她跟着他,没有了锦衣玉食,但毫无怨言,对自己的丈夫关怀备至。


看见他衣服单薄,就翻箱倒柜找衣料给她缝制衣服,绣花针扎破了她的手指,她连一声疼痛的呻吟都没有。


看见他的朋友来了,拔掉自己头上的唯一的一支金簪,去当铺里换钱给他们买酒喝。因为家里贫困,时不时野菜粗饭充饥。


这样还不积劳成疾吗?相处七年而离开了元稹,据说韦丛在死的前一天,还拖着有病之躯,一针一线的为他缝制菊花枕头,只因为他喜欢菊花,喜欢菊花的香味。


世间还有比这更好的女人吗?世间还有比这更好的妻子吗?有这样的妻子,即使铁石心肠也被感化,更何况元稹还是一个多情的男人。

 

特别是当他官至拿高奉禄的时候,妻子却离他而去,这使他心里苦苦回忆和思念也是很客观的。


人生也许不可能十全十美,至少有这样二个女人牢牢扎根于元稹的心灵深处,他用他的文学才能来深深表达他的爱恋,他的思念。


他为崔莺莺写下《会真记》,还写下了《会真诗》三十韵,赞美崔莺莺“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的美。


对韦丛是“情之深,爱之切,思之强,痛之烈”。这个伤心的男人,沉浸在丧妻的悲痛之中,他用大量的诗来表达对她的思念,有《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元稹最后还是违背了他“鳏鱼自比,独身终老”的誓言,他多情的种子还是在他心中萌发,而立之年,遇上才女薛涛,并与她展开了一段缠绵悱恻的姐弟恋。


两年后,元稹被贬江陵,在江陵看中安仙嫔,纳她为妾。三十六岁,大家闺秀裴淑,又入他法眼,续娶裴淑。


当然,在封建社会娶妻纳妾也属于常规之事,问题是他那“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诗意和“独身终老”的誓言有所变味,读他的诗多少有点失去夺目的光彩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经沧海难为水
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人,原来是个大骗子
元慎:迷恋的诗情岁月!
曾经沧海难为水?别被诗给骗了,他是不折不扣始终乱弃大渣男!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51页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唏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