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

每个人的世俗生活至少由健康、事业、亲情、爱情、友情、兴趣组成,生活的幸福就是在有限的24小时里找到六者间的平衡,每个人的平衡点都不一样,需要通过理智、时间、精力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贪求”和“厌恶”的诱惑,每当身体受到愉悦的化学反应,它的习惯性反应就是贪求更多,希望延续下去,当身体受到不愉悦的化学反应的时候,它的习惯反应就是产生厌恶,希望尽快停止。因为能让我们产生痛苦的只有两种事情:过去的事情和未来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心一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飘忽不定,却从来不喜欢待在这一刻。在冥想中就会发现,这就是心的习性。

所以如何才能做到活在当下?

这个时候,抱着平等心观察身体内的感知就非常的重要——因为观察“感知”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活在当下。人是无法“感知”过去的,最多只能“回忆”过去,而回忆必然是偏离真实的,带有自己的主观渲染的幻象;人也无法“感知”不存在的未来;人唯一能够真实感知的,就是当下。其余都是幻象。所以当开始平等地观察感知时,就开始活在当下了。

“观察”和“麻木”的区别是比如,你可以尝试着细细咀嚼和享受以前从来不吃的食物(生姜、香菜等等)。专注于这一刻的感知,而不是担心它们可能会带来持续不断的奇怪味觉。不是一直想着还没吃的下一口,或者过去的那一口,而是好好品味当下的这一口,带着平等心享受其中的美妙。这就是“观察”和“麻木”的区别。

因此认清本质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珍惜当下这一刻的生活。当决定开始观察内在的感知,就会发现,身体内所有的感知只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们的升起就是为了最终的消失。对于物质诱惑的感知都会消失,对于下一个物质诱惑的感知又会升起。观察当下这一刻内在的感知是可以的,但执着于骤生骤灭、无常住之时的东西,就注定了一轮一轮的痛苦。

欲望的根本对象都是内在的感知内在的感知骤生骤灭、无常住之时。要摆脱这些“贪求”和“厌恶”带来的阻碍,就只能靠自己身体力行的锻炼和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起心动念是因,命运就是果
悠悠万事,养生为大
观照是生命本具的光明
瑜伽修心真正是始于哪里?
DNA与爱-2018年的关系与互动
生存的智慧:如果你想要被别人看得起,首先学会人后受三种“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