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民国时期名师大家辈出?没人管,管不了

自古有言“乱世出豪杰”,上有春秋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辈出。原因都是一样的:没人管,管不了。

民国时期,动荡的局面致使各方势力都想着壮大实力,招揽名士成为首要之举。在社会发展面前,教育资源空前繁荣,西方先进思想不断涌入,虽然中国古代技术发达,但是科学却毫无涉及,而近代则不同。从清朝末年派遣海外留学生开始,直至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流入,一大批有自主意识,民族情感充沛的先贤脱颖而出。在近代教育的发展下,他们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晚辈,人才辈出,争奇斗艳的状况就出现了。

思想的碰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亘古不变,而近代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之下名士辈出是必然的。仍然以春秋战国为例,春秋时期私学发展如火如荼,官学垄断的情况被摒弃,而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思想上接受的也必然不同,所以在各家思想上不断衍生,民国时期也是如此。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在清政府统治之下,暂不说文字狱的兴起,且说科举制度对人的禁锢。当时的清朝就像一个工厂,而科举制就是流水线规范,每一个科举士子都是流水线生产出的标准化“工艺品”。虽然说有残缺与优质的区分,但实质上逃脱不了思想的约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而民国时期,清朝统治被打破,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随之进入。当时的豪杰不用因为清政府的存在而畏首畏尾,不用为清政府服务。精力全部放在民族复兴大业,思想的自由随之而来。与此同时,大学的设立为辈出的人才打下良好的根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被广泛传播,文化大发展再一次出现,名师大家应运而生。

动荡的局势

人才的产生说来很是容易,在万万同胞下产生几个知名学者不值一提。但是,现实状况却是,学者的存在让人们爱不释手。在清朝统治下,某一个名臣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因为没有能与清朝产生抗衡关系的势力存在。但是民国时期则不相同,学者完全可以依靠报纸等传播媒体自成一家,不必受约束某个势力。如果各方势力想在角逐中取胜,招揽人才显得格外重要。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并不相同,认知事物的角度也不相同,何况对待各方势力未来的发展预期。各投所好最大的优势就是各方势力不偏不倚公平竞争。所以对人才的评审标准由“诗词曲赋”转变为道德修养与思想潮流。各方势力对于人才的选拔已经突破了出身,无论何种条件,只要能拿得出“令人欣喜”的思想理论都可以被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唯科举是从”的状态,人才的选拔因动荡的局势变得公平。

思想的传承

中国古代时期朝代更迭频繁,但是有趣的是各朝各代“换汤不换药”,仍然维持着天下一家的状态,在政治上确实存在更替,但是文化、经济等领域从来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中国的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以春秋举例,不管是儒家、墨家、法家还是纵横家,所有人的思想只有一个——统一。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所有人的思想趋于一致的同时,也集结了所有志同道合的名师大家。他们虽然游走在社会之间,为了强国而奋斗,但他们并不孤独,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前人学说,为了通过自我学识的洗涤,更好地检验知识,并且使其更好的符合民国时期的国情,为的是让他们的思想更好地服务于中国。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时势造英雄们,在春秋时期如此,在民国时期更是如此,大家辈出,原因并不单一,但是总结起来就是没人管,管不了。动荡的局势奠定了基础,而思想上的碰撞让名师大家间存在差异,而思想的传承又让迸发的思想趋于一处。

近代名家大师的思想影响深远,且理论体系先进于后世再次发扬光大。民国时期,各方势力使出浑身解数,虽有争斗却也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程,推动着思想的解放与前进。近代名师大家的产生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名家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不仅促进了思想的发展更促使了文化的百家争鸣再次出现在中华大地。

思想的发展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推动社会的发展,更是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当代为何难以出现众望所归的大师?
中国历代兴亡原因通览(简明表格版),以史为鉴!
民国时期出版的清代名师,张九仪的书籍
87幅地图,理清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变化(1912-1937)
“去鲁迅化”已10年有余,究竟去的是什么?莫言和余华看法一致
民国最可怜才女:父亲卖掉她,婆婆咬断她脚筋,被恋人玩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