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先民参与创造了华夏文明?
userphoto

2022.06.17 内蒙古

关注

今天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特别体现在行行业业都有各民族优秀人才涌现,文化艺术领域更是百花齐放,从原生态到流行音乐应有尽有。

蒙古先民参与创造远古的华夏文明了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这种参与比想象的还要关键。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蒙古先民。蒙古先民不仅血缘上与今天的蒙古族存在亲缘关系,语言文化上也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存在承前启后的关系。而漠南地区(今内蒙古),一直以来就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生息繁衍的地方。那种把蒙古高原统统说成是突厥种的故地,蒙古语族的部落9世纪才开始来到这片地方的上世纪论调,在考古挖掘和史料研究的证据面前,已经越来越没有了市场。

其次,有关蒙古语族的部族参与创造华夏文明,甚至说华夏文明是由蒙古语族民族创造的说法,在市面上还是很多的。我们当然尊重各种意见,“大胆假设”是必须的,但需要以“小心求证”为依托。

商代平民墓葬中,出现蒙古利亚人种北亚型特征的颅骨,并不是什么新闻。包括商代妇好墓中,都有草原风格的青铜器出土。而战车、鹤嘴斧、双鸟回首剑这样一些器物的文化传播学特征是明显的。萨彦-阿尔泰-北方草原不仅是重要输入路径,而且年代上也要早于中原。可以假设蒙古语族的部落参与过商王朝的建立与征伐,甚至商王朝统治集团本身,就有蒙古利亚人种北亚型的参与。但我们知道,即便西方史学界上不承认中国存在夏朝,二里头遗址无论从时间还是特征上,并不能完全被纳入到商朝的范畴,夏王朝是存在的,华夏文明的源头,还需要追溯到4000年之前。蒙古语部族,是否参与到更早的夏王朝的建国过程呢?

这当然要说到震惊世界考古界的新发现——石峁遗址的挖掘上。这块被猜测为轩辕之丘、中华文明人文始祖黄帝起家之地的地方,并不在中原,不在江南,而在北方的农牧文化交错带。不要说公元前2300年的时候,就是2300年前的时候,这里依然是一片茫茫草原。如今的行政区划在陕西榆林,但从地质地貌的角度说,她还是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部分。

以往中国考古界也有些微弱的声音,认为夏文化的代表二里头文化,与鄂尔多斯高原的朱开沟文化存在一定的渊源。但由于证据薄弱,这种过于“大胆”的假设还是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如今不同了,石峁遗址的横空出世,意味着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形态并不出现在中原大地,而出现在了远古的“蛮夷之地”——北方农牧文化交错带。

石峁遗址是一种典型的中心酋邦保护并统治周边聚落的结构。她之所以早就被发现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主要原因竟是太“先进”了。类似城墙的马面结构,考古学常识认为这是两汉以来才有的建筑风格。不会有人“疯狂”到认为这里是公元前2300年前的遗址,石峁遗址比《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认定中华文明源头——二里头遗址还要早好几百年。而实际上,内蒙古中南部的老虎山文化群、西部的辽河流域文化群,在相同时期都有类似的酋邦辐射聚落的文化与建筑结构存在。

当然就亚人种而言,崛起于中国西北(包括内蒙古西部),牧羊、狗,手持青铜器的群体,Y染色体以o2为主导,内蒙古中西部牧猪、牛,稍晚才掌握青铜器的群体,Y染色体以N为主导。今天的蒙古人中,中国蒙古族的o2比例要高一些,布里亚特蒙古人中,N的比例要高一些。蒙古人中的o2与汉族的o2同源于西北,都是当初牧羊、养狗群体的后裔。后来在c2北支群体南下后,牧羊的o2与骑马的c2、养猪养牛的N,共同成为了今天蒙古语族诸民族的祖先。

石峁遗址中既有小麦、家马等内亚文化的输入痕迹,也有草原石人特征的文物。而那种垒砌石头做城堡的风格,并不见于中原地区。对此我们只能说,石峁遗址的文化与人种的本位依然还是东亚本土的,有外部文化的来,改变不了这一点。就像今天的我们吃着西红柿土豆,用着电脑汽车,并不说明我们都是印第安土著或欧美白人的后裔。

需要说明的是,黄帝部落是游牧民族不假,但那个时代,农牧业尚未完全分家,采集狩猎也依然是经济生活的一种补充,所以叫游猎民族或许更准确一些,轩辕氏就是驾车驰骋不断游动征讨四方的氏族。而其中的蒙古因子,只是黄帝部落的分支,而不是黄帝部落的源头。此话怎讲呢?

从时序上讲,先有了o2的牧羊群体崛起于西北,后有了其中的一部分加入到c2北支主导的北方游牧民族系统中,成为了今天蒙古族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先有了c2北支南下,征服了漠南的o2形成蒙古语族共同体,后有了黄帝部落的兴起。黄帝部落的兴起是早在公元前30~20世纪之间,而c2北支的南下仅仅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之后。而且如前所述,经典游牧业的出现时间很晚,马匹成为五畜的主导畜群时才会出现。这在欧亚草原西段还比较早,在东段则还要从c2北支的崛起于南下说开去。而漠南的传统居民N以及随后占有优势的o2,随着农牧业的彻底分家逐渐加入不同的阵营。靠北的加入了匈奴的毡帐之国,成为“行国”牧民,靠南的加入汉帝国,成为了“居国”的百姓。历史上的农牧文化交错带,也随着这一分化进程的加快,逐渐消失于历史的舞台。

标题所指的蒙古先民,就是指游猎的黄帝部落中,参与创造以石峁为代表的农牧文化交错带文明,并且生于斯长于斯、生活在蒙古高原的那些蒙古族中的o2祖先。

《草原历史文化》站长推荐   吃牛肉干 品草原味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也叫华夏,但你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中国人的祖先从哪里来?看看关于中华文明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距今3
中国古代神话考(一)--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西峰南佐白马天神庙——大禹的父亲白马鲧
端午节始源新解 – 国学网
《中国文化之汉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