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大都:唯一一座在国家主导下创建的街巷制都城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东北方创建新都,为有外城、皇城和宫城的三重城,称“大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平地创建的街巷制都城。从规划的完整性和面积的宏大而言,在中国和世界古代城市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意义

都城是国家的统治中心。自西周起,各朝的都城大多建有大、小两城,小城为宫城,是宫廷、官府集中的权力中心,大城又称郭,其内安置居民。古人说:“城以卫君,郭以守民”,说明了大城、小城的不同作用。战国至五代(前475—960年)以来,都城都实行里坊制,把城内居住区建成用围墙封闭的里坊,把居民安置于里坊中,并实行严格的控制。居民出入要经过有专人管理的坊门,并实行夜禁,夜间街道由军队控制。宫城虽建在大城之内,但都要有一面或两面靠大城的城墙,目的是为了在发生叛乱或民变时便于外逃,这是当时的政治形势造成的,汉、唐的都城长安、洛阳都是这样。

到宋代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和文官制,又集重兵于首都及其四周要地,地方军力和豪强势力削弱,形成内重外轻的形势,杜绝了内部政变和地方叛乱的可能,北宋都城汴梁才敢于把宫城完全置于城中。与此同时,北宋中期以后城市商业手工业繁荣,封闭的坊和市限制商业发展,因此拆除了坊墙,使居住的巷可以直通街道,并可沿街道两侧建商店和手工作坊,形成了商业繁荣的街巷制城市。为适应这种改变,在城内设置了大量近似于近代“巡警阁子”的“军铺”,直接控制城市治安和居民活动,代替了里坊的控制居民的作用。拆除坊墙后,置宫城于都城中心和实行开放的街巷制是中国皇权专制王朝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由中期转向后期在都城建设上的标志之一。北宋汴梁、南宋临安、金中都这几座都城都是就原有的里坊制城市改造成的,布置受原有格局限制,历史上只有元大都是唯一一座在国家主导下按既定规划平地创建的街巷制的都城,并在明清两代基本沿用下来,充分体现了街巷制都城的特点,在城市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城市概况

元大都外城遗址在今北京城旧城内城及其北部,平面呈南北略长的矩形,北城墙长六千七百三十米,南城墙长六千六百八十米,东城墙长七千五百九十米,西城墙长七千六百米,全部用夯土筑成,基宽二十四米,为了防雨,在城旁贮存大量芦苇秆,供下雨时苫盖。其东、西城墙的北段及北城的夯土城墙的残址尚存,现俗称“土城”。大都城的南、东、西三面各开三个城门,北面开两个城门,共十一座城门,上建城楼。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发生大规模起义后,又在城门外加建了瓮城。

在大都东、西城墙的中间一门之间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等分全城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在东西中分线上建鼓楼和钟楼,其间连以南北向大道,形成全城的几何中轴线,大道南端的鼓楼居全城的几何中心。其西南的海子(今后海、积水潭)是大运河的水运终点,在其周围,特别是鼓楼和钟楼一带,形成繁华的商贸中心,附近也布置了一些中央和大都的地方官署。


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复原示意

城的南半部宫城居中,其南北主轴线南对皇城正门棂星门和南城正门丽正门,形成全城的规划主轴,但它不与北城的南北向几何中分线重合而稍偏东。宫北是御苑。与前代皇城建在宫城前不同,大都的皇城围在宫城四周,西面较宽广,包太液池和以后续建的兴圣宫、隆福宫及太子宫于内,东面较窄,主要安排服务供应部分及仓储。

城内的干道有南北向大街七条,东西向大街四条,共十一条。受城内的皇城及湖泊的阻隔,在十一条街中,只有一条东西街、两条南北街贯通东西或南北。这十一条纵横大街形成全城的街道网格,划分全城为若干个矩形街区。除皇城及大型官署、寺庙占地外,其余的街区内都等距离布置横向的巷,称胡同。据实测,胡同宽约七米,中距为七十七点六米,则居住地段深约七十点六米,约合二十二点五丈。当时规定标准宅基地为八亩,据此增减。大都虽然名义上按大衍之数定了五十个坊名,但只是区划名,并无坊墙、坊门,是胡同直通向街道的开放性城市。大都遗址的北半部虽发现有划分横向胡同的遗迹,但建筑遗址稀少,很可能近北城处并未能充分发展起来或为传统的帐幕居住区。大都的住宅遗址20世纪60年代曾发现数座,大多为四合院。但也首次发现了供出租用的联排式住宅,反映了大都商业发达、暂住流动人口增加的情况。

北京西绦胡同元代居住遗址复原示意

大都街道都是土路面,沿主街两侧有石砌宽约一米、深约一点六五米的排水明渠,在跨越街道时用石板覆盖,末端通过城墙下的石砌排水涵洞排至城外的城濠中。居民区胡同的下水道情况因和明清遗迹重叠,目前尚不明了。在《析津志》中还记载了元大都始建时先开凿有泄水渠七所,并注明位置,是当时城市的排水干渠,其具体情况现在已不可考了。

大都的城市给水、排水问题在规划和建设中都有较好的处理。大都的水系主要有高梁河和金水河两个系统。高梁河引昌平白浮泉和瓮山泊(昆明湖)水自和义门(今西直门)北入城,汇入海子;至元三十年(1293年)又开挖通惠河,建二十四闸,自通州引大运河的运粮船北入大都,泊于海子,解决了大都的漕运问题。金水河引玉泉山水自和义门南入城,向东向南转折,分两支分别注入今北海和中海,供应宫廷用水。一般居民用井水。除就地凿井外,还有流动售水车。《析津志》记有“施水堂”,说以垂直水轮连戽斗入于井下,人在上推平轮以转动直轮,提水至地上,注于石槽中,供人畜饮用。并说它是当时的创新,解决了生活用水。说明元代已发明了用机械汲水的方法。

规划特点

因大都的实测资料数据尚未发表,只能就实测图并利用北京1∶500地形图对其规划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了几点:

其一,若把大都的宫城和御苑视为一个整体,设其东西宽为A,南北总深为B,用作图法在城图上探索,可以发现,大都城之东西宽为9A,南北深为5B,即大都城面积是宫城与御苑面积之和的四十五倍。且其中东西侧各有两三条南北向大街之间距等于或基本等于A,也可作为大都城的规划以宫城为面积模数的辅助证据。都城以宫城为模数的规划方法在隋唐长安、洛阳已在使用,宋、金的都城因为都是由原来的州府级城市改造而成,故不可能兼顾这个特点。这种规划方法在元大都中再次出现,表明这种规划传统仍然存在。这只能归功于熟悉传统的规划者刘秉忠和他领导的汉族官吏、技师们。

其二,若在城址实测图上画对角线,则其交点正在鼓楼位置,即鼓楼位于大都城的几何中心。鼓楼钟楼间南北大街是大都城的南北向几何中分线。

其三,建在城南半部的宫城,其主轴线自主殿大明殿向南正对南城正门丽正门,北面在万宁寺内特建巨大的中心阁,作为这条主轴线的北端,长约三千六百五十米。它应是大都城的规划中轴线,但却不在全城的南北向几何中分线上,而向东移了约一百二十九米。这是由具体的地形决定的。蒙古是游牧民族,有逐水草而居的习惯,定居、建都、建行宫多选在有河流湖泊之处。进驻金中都后,出于这种习俗,在建大都之前忽必烈先在四周有太液池(今北海、中海)环绕的万寿山(即今北海琼岛)建行宫居住。所以在建大都时,也要求把宫城建在靠近湖泊处。因太液池偏南,所以其宫城也就只能建在都城的南半部。把宫城建在太液池东侧,即限制了它向西拓展,而宫城又需要一定宽度,只能转而向东拓展,这就出现了宫城的中轴线比全城几何中轴线向东偏移一百二十九米(约四十一丈)的结果。由此可知,在大都规划中,宫城位置一反唐、宋时位于都城中北部的传统而建在城之南半部,和主轴线不在全城几何中分线上,都出于要求宫城西临太液池。

元建大都时,隋唐故都久已毁去,可供参考的只有金中都和北宋汴梁,所以元大都可以说是根据蒙元立国的需要,结合具体地理环境,酌量吸收金及北宋都城传统而成。但宋汴梁、金中都都受原有旧城唐汴州、幽州的限制,地方首府的规模、气势远较隋唐故都逊色。元大都是在平地上创建的,可以在规划中充分体现其理想,如形成中轴线、城市干道基本对称布置和胡同有统一间距、隔街相应的胡同东西向基本连成一线等。

为表现帝都体制,大都在规划中也有吸取前代特色之处,如在南面正门丽正门至皇城正门棂星门之间建有长约七百步的“千步廊”,是从北宋汴梁和金中都宫前的“御廊”演化而来。在棂星门内建石桥称“周桥”,也是从汴梁汴河上正对御街的“州桥”(天汉桥)演化来的,这又表现出它与宋、金都城有某些延续性。

中国城市虽自北宋后期由封闭的坊市制改造为开放的街巷制,但只有元大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平地上按规划创建的街巷制都城,充分反映了街巷制都城的特点、优点和当时的城市规划水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划重点|中国古代都城变迁时间轴
唐代长安城与北宋东京城,古代城市发展的两个里程碑
辽金宋元明清,北京城的地位演变
你确定知道这些? 中国古代都城地图欣赏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城市建设
古代城址规划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