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布洛芬 双氯芬酸,解热镇痛药真的不是越多越好



解热镇痛药物的合理用药很关键。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72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入院后行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内溶栓术。术后阿司匹林100mg qd抗凝。术后第四天,患者出现左足疼痛,医师加用双氯芬酸缓释片75mg bid。患者服药2小时后,全身皮肤瘙痒不适,出现红色皮疹。
 
医师采取停药措施,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静推、异丙嗪25mg肌注。患者抗过敏三天未好转,采用泼尼松片10mg tid,抗过敏三天后患者皮疹消退,瘙痒消失。
 
在临床上,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适用于各种炎性关节病、风湿性疾病、痛风,也能用在痛经、癌性疼痛、运动性损伤中。解热镇痛药物种类繁多,如何避免其不良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

 临床常用解热镇痛药物汇总 

现将临床常用解热镇痛药物整理如下,供用药参考。

表1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用药 

解热镇痛药物存在配伍不当、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表2 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用药


 如何合理应用解热镇痛药? 

 严格把握用药指征

发热是机体一种防御性反应,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体温38℃以内不宜使用该类药物。盲目用药,有可能会掩盖原发疾病,影响临床诊断。

同时使用时尽量不要大剂量用药,不要长时间用药,不宜频繁更换药物品种。

 严格执行医嘱

因解热镇痛需一个过程,盲目增加用药剂量,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还可能出现体温骤降、虚脱等。

婴幼儿和老年患者,用药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规范用药

确诊后再用药,其他病因引起疼痛,盲目用药不会缓解病痛。

控制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不超过5天。

把握用药时间,餐后2小时服用可以减少对胃肠道造成的刺激,保护胃黏膜。

 防治不良反应

用药前需向患者介绍常见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认识以便及时作出正确反应,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诊。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反应

体内前列腺素(PGs)对胃黏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还具有抗胃酸分泌的作用。当前列腺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后会导致一系列胃肠道反应。

上述药物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吲哚美辛,主要有恶心、呕吐以及腹泻、腹痛等,甚至还可导致胃肠道出血。

此外,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导致胃出血以及大便隐血。

 肾脏损害

前列腺素对于维持肾脏的血流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布洛芬具有抑制PGs合成的作用,所以其能够减少肾血流量,继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最终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

此外,保泰松以及对乙酰氨基酚也可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过敏反应

以布洛芬、阿司匹林为例,用药期间均会出现过敏反应,例如瘙痒、皮疹、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哮喘发生率在2%-20%之间。

 中枢神经系统

阿司匹林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耳鸣、眩晕以及视力减退等中枢神经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大汗、谵妄、呼吸过度以及酸碱失衡等,甚至可出现精神错乱。

 其他不良反应

除了上述常见的不良反应,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也受影响等。

参考文献:
[1] 郑云霞.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分析.医院药学.2017,15(2):57-57.58.
[2]黄永鹏.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临床应用分析.健康必读.2019,1:1-3.
[3] 李敏.解热镇痛的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临床药学.2014,3:51-53.
[4] 蔡红慧.祝炳军.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癌出血的影响UJ.健康研究.2017.37(3):317-318.
[5]梁冬月,贾晋太.非甾体抗炎药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和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771,1773.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本文作者丨向日葵

责任编辑丨章丽 李文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红”止痛药真的那么“神”吗?
洛索洛芬钠片|说明书|生产厂家-药源网
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临床应用指引(2022) | 合理用药
都用于解热、镇痛,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癌性疼痛常用药的正确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