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十二官:蕊官

红楼十二官蕊官,家有美女,写了明朝最大规模的军事百科全书。徐兴公和曹学佺和蕊官的父亲、叔父都有交往。

蕊官

《石头记》中,蕊官写作蕋官。

蕊官原型是茅元仪。茅元仪字止生。蕋,就是三个止加上草字头。

茅元仪

茅元仪(1594-1640),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文学家茅坤之孙。

茅元仪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披览古今,通晓二十一史。著有《石民四十集》。熟悉用兵方略,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1629),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戌守觉华岛(即今辽宁兴城南菊花岛),后因内部哗变获罪,遣戌漳浦(今属福建)。他极力主张抗敌御侮,属主战派人物。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为奸小所谗,纵酒悲愤而卒。

茅元仪是钱谦益的好友,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为其传曰:“元仪,字止生,归安人。鹿门先生坤之孙,缮部国缙之子。少为孤童,英杰异常儿。年十岁,吴兴大锓,太守集议赈荒,群公嚅嚅不敢应,止生垂髫奋袖,请尽倾困廪以赈国人。太守叹异曰:鲁子敬不是过也。止生好谭兵,通知古今用兵方略,及九边阨塞要害。口陈手画,历历如指掌。东事急,慕古人毁家纡难,慨然欲以有为。高阳公督师,以书生辟幕僚,与策兵事,皆得要领。尝出塞相视红螺山,七日不火食,从者皆无人色,止生自如也。高阳谢事,止生亦罢归。先帝即位,经进武备志,且上言东西夷情、闽粤疆事及兵食富强大计。先帝命待诏翰林。寻又以人言罢。己巳之役,高阳再出视师,半夜一纸,催出东便门,仅随二十四骑,止生腰刀匹马以从。四城既复,牒授副总兵,治舟师,略东江。旋以兵哗下狱,戍漳浦。东事益急,再请募死士勤王,权臣恶之,勒还不许。蚤夜呼愤,纵酒而卒。止生自负经奇,恃气凌人,语多夸大。能知之者,惟高阳与余。而止生目中亦无余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修饰边幅,眼光如豆,宁足与论天下士哉。止生为诗文,才气蠭涌,摇笔数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则在乎筹进取,论匡复,画地聚米,决策制胜。集中连篇累牍,洒江倾海,皆是物也。今既已化为飞烟,荡为冷风矣。顾欲刺取一二有韵之言,簸扬而藻饰之,是岂止生之所以自命,而亦岂余之所以知止生者哉!”

茅元仪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获罪遣戍漳浦,忧愤国事,郁郁而死。

家富藏书,并与曹学佺、董其昌、汤显祖等学者和藏书家往来颇密。编撰有《九学十部目》,分为经学、史学、说学、小学、兵学、类学、数学、外学。目录学家姚名达对此目评价较高,他认为向来目录学研究之弊,唯知类书,不研类学。类之有无,依书之多少而定。茅元仪能够以学术为分类标准,开目录学研究之新。刻书亦多,刻宋、元、明人著述10多种。

《武备志》

茅元仪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天启元年(1621)自编自刻有《武备志》240卷,被后人称之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茅元仪所著《武备志》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全书240卷,200余万字,图738幅。《武备志》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组成。从战略战术、天文气象、军事地理、行军布阵、兵器制造设类详备,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

家有美女

茅元仪文武双全,曾纳秦淮名妓杨宛、王微为妾,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杨宛(?-1644),字宛叔,一作宛若。明末金陵秦淮名妓。十六岁归茅元仪(字止生,崇祯时曾佐孙承宗军务,官至副总兵)为妾。她能诗词、娴南曲,又善书画,其草书尤为人所称道。 元仪因得罪权臣,失意纵酒而死,王微归许誉卿。崇祯末年,外戚田弘遇南下甄选美人,强夺杨宛叔、陈圆圆等美女北归,欲献于崇祯,但天子忧伤国事,无心逐色。杨宛后来扮成乞妇离开田府,不久死于乱贼之手。

王微(1600-1647)字修微,小字王冠,称草衣道人,明末扬州人,江南名妓。王微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600-1623年之间。前期王微浪迹西湖,与名士初结交;1616年以前,王微常常「扁舟载书,往来吴会间」,因而「所与游,皆胜流名士」。

徐兴公《笔精》薛素素王修微:素素居京师时,为缇帅外宅,人罕识面。余友苏时钦以双帕乞画兰竹,多方购得之,并题一绝云:“翠竹幽兰入画双,清芬劲节伴闲窗。知君已得峨眉秀,我亦前身在锦江。”用二姓故实殊有致,画尤楚楚多姿,其一归于余,藏之三十五年矣。时钦久游岱,素素不知落何许也?王修微诗云:“尔别向何游,月明江上舟。它日思君处,凭栏看水流。”《送生甫》“月落寒流急,风微桐影斜。更堪霜里雁,飞过少年家。”《偶赋》“去去应难问,寒空叶自红。此生已沦落,犹幸得君同。”《送谭友夏》“送春肠已断,况复送夫君。记得前年别,劳亭日已曛。雨晴山色近,风细水光分。花事凋残后,奇峰想夏云。”《夏前送止生》“忆郎此日不曾痴,倚阁凭栏应自知。挑尽残膏无一语,背人偷看合欢诗。”《戏赠闺人》“半欲窥人半怯人,尽教过眼入帘频。篙师伐鼓非侬意,寂寂孤舟愁有因。”《邻舟女》诗多冷隽微远,盖深于情者。且修真结客,与素素俱才而侠,然学道不终,三嫁未了,迹二姬行事,颇类夏征舒母,以视燕楼章台,不无媿色耳。

茅坤

茅元仪祖父。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吴兴)人,明代散文家、藏书家。明末儒将茅元仪的祖父。茅坤选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

曹学佺作有:茅鹿门先生挽歌二首。

茅维

茅元仪叔父。茅维(1576-1644),字孝若,明朝浙江归安人。

明浙江归安人,字孝若。茅坤子。工诗,亦善作杂剧。与臧懋循、吴稼竳、吴梦旸称四子。不得志于科举,以经世自负,尝诣阙上书,希得召见。陈当世大事,不报。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十赉堂集》。

茅维喜欢传奇戏曲,1621年辛酉,茅维晚年亲到福州石仓访曹学佺,互相切磋戏剧甚笃,留有诗篇多首。

曹学佺作有:答寄茅孝若二首、初得孝若书有过别秣陵之约既闻其径趋真州买舟北上率成绝句送之、同陈惟秦择公渡练水赴茅孝若招、夜宴孝若霜鹤堂迟吴允兆不至分得除君二字、过朱司成文宁署中荷花盛开为前一夜梦中所见并寄吴允兆茅孝若、茅孝若太君挽歌、茅孝若饷米戏答、古诗四首茅孝若同赋、吴兴茅孝若到予正为生孙弥月作汤饼会因借光首席志喜、冬夜同孝若、振狂、明远步月到石君亭、题孝若像、孝若题予石仓六言绝句十首短长不讳曲尽其妙予答以古风一首聊解嘲云尔、社集薛老庄邀吴兴茅孝若各赋排律分得八庚韵、寄答茅孝若、送凌茗柯擢苏松备兵兼简茅孝若。

徐兴公《鳌峰集》:茅孝若至闽诸同社邀集平远台赋别予方楚游未及预会追和八韵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寄茅孝若:弟自弱冠至马齿七旬,而精神向往于左右者,五十年矣。彼此相失,竟不得一聆色笑,信人生遇合之难也。数年前承教《十赍堂集》,知高明不弃愚陋。弟在病中未能裁书报谢,至今用以为歉。每与能始聚首,辄兴玄度之思。吾侪俱在桑榆之境,安可生同时,而不把一臂乎?长至之日抵苕霅间,耑修炙絮于潘昭度中丞,以酬向日特达之知,拟趋渌溪,一通姓名,苦于严寒,思归念切,仅在菰城信宿,遂扁舟南还,生平愿见之私,又付之东流而己。奈何奈何。能始锐意选诗,而于我朝广搜,于朋友尤置力。吴允兆先生集,闽地绝无,既属高谊杀青,必有副本,乞寄二部,一予能始,一予不肖。急觅便鸿寄将,不啻南金竹箭也。弟行矣,谨托报恩观道士潘致虚转致。悠悠之怀,尚容嗣布。已送到庚辰有回书。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寇美人像賛为茅孝若题。

茅国缙 

茅元仪父。茅国缙 (1555-1607),字荐卿。号二岑,茅坤次子,归安人。万历(158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谪淅川县知县,终于南京工部主事。

曹学佺作有:茅荐卿招集秦淮水阁、挽茅荐卿水部。

茅元仪在福州

茅元仪两次到访福州。一次是崇祯四年辛未(1631),一次是崇祯八年乙亥(1635)。

崇祯四年辛未(1631)。茅元仪第一次到访福州。

七月,茅元仪过宿曹学佺石仓园浮山堂。

八月四日,林叔学带酒和陈衎到林雪住处,和茅元仪喝酒。陈衎《大江集》林懋礼携具天素内史斋头同茅止生小酌次日止生诞辰致赠。

茅元仪喜欢喝酒。脂砚斋、龄官原型林雪也喜欢喝酒和武艺。林叔学家有好酒。徐兴公、陈衎、林雪、林叔学等人就用好酒招待茅元仪。

曹学佺诗说,徐兴公、林懋礼、陈昌期携樽过访茅止生。

茅元仪喜欢戏曲,到福州的目的之一是和曹学佺交流戏曲创作。

九月十六日,王熙凤原型陈一元直社,演《彩毫记》。林雪客串扮演李白。这就是凤姐点戏,脂砚执笔。

十月,徐兴公送茅元仪。

十、十一月间,曹学佺送茅元仪。曹学佺《题吴中秘册》诗提及为《野史纪略》作序,被谴几殆。

十一月,曹学佺送茅元仪至小金山。

崇祯八年乙亥(1635)。茅元仪第二次访问福州。

九月,茅元仪重过曹学佺浮山。

十一月,曹学佺和诸社友送茅元仪远征中原。

茅元仪第二次访问福州的时候,徐兴公不在福州在建州。茅元仪走后,十二月徐兴公才回到福州。

和徐兴公的交往

徐兴公《鳌峰集》茅止生别闽两载以诗见寄且云梦与诸客剧饮小斋赋此奉答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答茅止生:客岁浪游建州,淹留一载。弹铗空歌,车鱼寥寂,归来腊尽矣。从叶机仲处,拜读瑶函,且辱君宗之诗。弟何人斯,敢厕五君之后,且愧且感。近又从林懋礼处得新刻甲戌西峰野航南枢诸撰,不独经济为国家干城,即胸中武库,亦非近世所可媲也。方今虏破【】【】,京师危若累卵。以翁台韬钤素熟,可安坐留都乎?名王授首,廓清虏尘,非属翁台,更谁属乎?豚儿去岁侍弟于建州,僣赋二诗呈赠,寄至西峰而台旌已发矣,兹并武夷草附正。小子无知,妄意千古,惟知己笑置之。先墓求大作表扬,百世之感,至祷至祷。八月廿六日。

徐兴公《红雨楼文集》答茅止生:弟年七十耄矣,自识事以来,于神宗之世,享太平之福,了不闻烽烟兵革之警。兹二十年间,辽阳多事,迄无成功。近者流寇数百万,绵亘三千里。屡破郡邑,势如溃瓜,安所底止。侧闻司马公在镇,极力剿除。又得翁台从事于铃阁中,必有长策措天下于磐石之安。生平雄略,当于此时展布。语云,不逢盘错,不别利器。惟茅先生勉旃哉。异日成功,汾阳大业不足道也。弟桑榆日促,幸未衰颓,犹善饭无恙。社中商孟和、高景倩、林懋礼相继沦没,芝焚蕙叹,寔切惊惧耳。役旋附候起居,不尽𫌨缕。戊寅上元。

和曹学佺的交往

贾母原型曹学佺《西峰集》辛未(1631):茅止生过宿浮山、潘昭度申青门唐宜之仝过石仓因访茅止生仝赋、仲秋四日社集荷亭为止生赋、徐兴公林懋礼陈昌期携樽过访茅止生仝赋古风一首、李玄白茅止生同到淼轩少坐、郑肇申过存亡儿孟嘉因同止生藏公少坐、邵园仝徐兴公高景倩陈叔度林懋礼叶君节饯别茅止生得十一尤、再送止生、仝吴子野汪穆如茅止生到园内时止生欲行、江上复送止生、江上复送止生。

曹学佺《六二草》(乙亥)(1635)答茅止生僦居之什、秋日雨后集茅止生丘克九揭元玉赵慧生杨琼夫三石亭因送琼夫还清漳、十六日能证舍弟招茅止生叔度茂之懋礼游西湖迟云仙丽人不至、止生席上晤范叔一、赠茅止生、和止生泛舟湖上仝张子石、仝子石止生茂之仲纬尔星永和集何居牗法云寺之南亭八月十三日也、二征君诗茅止生索赠、和茅止生重过浮山感怀、林得山招饮仝茅止生踏月而归、送止生北征中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壶说红楼梦:鸳鸯就是多浑虫的老婆灯姑娘
《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方以智?
如果没有和珅,现在的人就读不到《红楼梦》了!
名家对联欣赏:曹雪芹联句
捶碎红楼(2)揭掉曹雪芹的外衣
周岭解密曹雪芹(视频四)曹家发迹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