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参赛展:常兰​
·

从一张家谱想到我的姥姥
      常 兰
 
前些天,我在整理电脑桌面的时候,无意间又翻到以前表妹发在家族群里、被我珍藏的一份电子版的母亲家谱图解。图解旁注可见其家族渊源,书香门第,人才辈出。也许是春天的情绪常易牵动人思亲的缘故吧,这张家族图谱竟渐渐延伸了我对往事的追忆,让我在这个春天特别地想念起姥姥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太原市新城西街25号大院里住着六、七户人家。一进院门,略拐一小弯,直往正屋方向,再上两个台阶推开两扇门,便会看到盘腿坐在炕上正做着针线活的我的姥姥暂时停下手里的活,越过跨在鼻梁上的棕黑色的花镜框子笑咪咪地瞅着我进到屋里。
“俺孩饿了吧?快给姥姥洗洗手吃饭!”
非痴想不能近前,非深情不堪回首。这是我此生一想起姥姥就多次映入脑海的画面。当思潮来袭,每一次的思念,都成为我的享受。我渴望着抓住姥姥那逼真的模样,让她一次次真切地走近我的心底,我一直都为拥有这个温馨的画面而在甜梦里寻觅得难舍难分。
记得那时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跟着父母在动荡不定的岁月里飘摇。回姥姥家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又常让我感觉到父母忐忑不安的心境,因为我们随时会跟着干部出身的父亲听令于政策调遣。所以,我也总担心在姥姥家待不长久。
记得那时姥姥家正屋紧靠外面搭了个一米见方的篷子,算做厨房。隔壁还住着二舅一家。每当我中午放学回家,一进25号大院,那哧哧啦啦“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的香味,便从各家各户散漫出来。闻着这香味,饥肠辘辘的我总是一边飞奔着穿越大院,一边在心里想象着那一碗香喷喷的面条。每次推门冲进屋里,都会看到姥姥迎接的笑脸和早已切好在案板上等着下锅的面条或者是一碗已经醒好的红面(高粱面)铁拔股糊糊(山西的一种面食)⋯⋯
姥姥家做饭,有时是小姨,有时是我母亲。但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姥姥操作得更多一些。一般姥姥把饭做好后,总会招呼我和妹妹及表弟们吃饭。那个年代,都是用粮票、布票交换衣食供应。每月供应的那点白面家里都不舍得吃。我常发现姥姥、小姨和我的父母似乎并不舍得多吃饭,而是把更多更好的让给孩子们吃。我经常还会看到,姥姥饭后总要吩咐最后洗锅的那个人:“可不敢把面汤可惜地倒了!”并且她总要饭后也喝些汤。妈妈告诉我说,觉得吃不饱的时候,喝些面汤就饱了。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饭后喝点汤,便被姥姥称赞,懂得“原汤化原食”不浪费粮食。在那些日子里,并不富裕的姥姥家给了我满足踏实的爱,也促使我小小年纪很懂人情世故。姥姥一辈子生养三男三女,按理说小姨排在小舅之后,但姥姥最疼最惯的还是已经是半大青年的小舅。姥姥宁肯自己少吃一口,都要省下给她的小儿子吃。有一次,家里红面不多了,剩下的小半袋白面需要渗在红面里做铁拔股儿,居然就不见了!做饭的人翻箱倒柜也找不见那半袋白面,问谁谁也不知道,只有姥姥显得不急不躁的样子。等再过些日子,那半袋白面却从另一个柜子里冒了出来。因为总不至于丢失,所以大家都很欢喜,想要立即用这半袋白面做食,可是这时,只有姥姥仍然嘟囔着不情愿地予以阻止:
“就那点白面够谁吃的⋯⋯还是留着给三小吧。”姥姥亲三舅,是大家心照的。我甚至都很能理解姥姥的行为,就像很理解困难时期的母亲限定我一天只能吃一个馒头一样,要让出更多给小妹们吃。老人们都是疼最小的,这也在情理之中。而在这种生存环境中长大的我,自然而然地培育出节俭的习惯和隐忍的脾性,既使在物质丰厚的今天,也由不得我依然故我。
姥姥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姥姥家的屋子虽然不大,但总被姥姥拾掇得一尘不染,规矩有序。有时姥姥看到地板脏了,就指派我去扫一下地。我总能认真地扫地,并使出浑身解数扒在地上去掏桌底、柜底,还总能掏出一些久不见面而落在柜底的“宝贝”来。姥姥坐在炕沿上,弓着身子乐得看我扫地,看着扫出来的各样“宝贝”,姥姥总是开心地毫不掩饰地夸奖我:“论扫地,就数俺孩儿扫得干净!做事认真不糊弄人,小事能认真,将来大事也差不了⋯⋯”大约是听姥姥这些称赞的话入骨入髓了似的,我总是更加积极地去扫地,并且十分地卖力。我并不知道这样的称赞对一个孩子的效用,只是直到现在,当我做事出现疲于应付的情绪时,一想起姥姥过去称赞我扫地的那些话,我就会立刻扳正懒筋,不敢懈怠。这种跨越时空仍能给予我春风润物般的训诫,便成为我人生路上揣于怀中的醒木。
在姥姥家短暂的日子里,印象中还记得一件事,那就是难得姥姥要出门逛街了。一天上午,有位奶奶已经来家里等着姥姥一起走。我看到姥姥十分地兴奋,她的眼睛闪着掩饰不住的愉快。对着镜子一丝不苟地把齐耳的短发梳得流光闪亮,还换了一件对襟的深蓝色布褂,穿了老式的宽宽的、那种下面还要绑脚踝的黑色的裤子,大家都立在那里瞅着她,她就有些不好意思,但转而很快又像解嘲又像提醒似地唠叨一番:
“姥姥要告诉俺孩儿:女孩子家出门一定要像回事!要把衣服穿得利利索索的,千万不能让人家笑话了!不论去到哪里,俺孩儿一定给姥姥记住,要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边说着,出门时的姥姥还不忘让我用刷衣刷子再抹了一下她的上衣后背,估计也是担心怕有什么小线头粘在上面不好看吧。姥姥开心地携伴出门,我透过门上那一方玻璃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闻着依然留散在屋里姥姥衣服上淡淡的樟脑味,好一阵呆呆地琢磨着她的话。
在姥姥家住不多久,我们就跟随父母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从此,我们一家在农村好几年,直到姥姥患病辞世,都未曾能够回来见上一面,这也是我母亲最痛悔不已的地方。只记得在乡下,那天母亲刚从地里回来,门外便有邮差喊有太原的来信。我看到母亲似有什么征兆地先是愣怔了一下,便急急取了信回到屋里坐定在炕上才敢拆信。那是小姨的来信。只见母亲打开信没有读到两行便放声大哭,我们姐妹三人也一同抱住母亲大哭起来⋯⋯姥姥走了,真的走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痛!我从未见过母亲如此绝望地嚎啕,那哭声,似惊雷炸裂,又如大雨倾盆,那是一个孩子失去母亲之后仰天无助的呼唤和心犹不甘的追问;那是道不尽的疼惜与不舍;是述不完的自责和懊悔;多少哀痛和心酸都在那一刻彻底崩塌喷涌而出⋯⋯
自那以后,我觉得母亲像变了个人似的。我们姐妹三人也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尤其是小妹,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扯着母亲的衣角喊饿了。那是我们在农村最苦的时光里遇到的最痛的事情!记得倍受打击的母亲那天郑重地把我们姐妹三人叫到一起,擦干眼泪,红着眼睛对我们说:
“姥姥没了,就是天蹋了,你们知道吗?”
你们知道,现在你三姨最可怜了,她没有妈了,我也没有妈了,我们都没有妈了⋯⋯”“幸好你们还有妈妈。你们都小,还不懂得失去妈妈意味着什么。我告诉你们: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如果连妈都没有了,也就没有什么可顾及的不可以放胆的了!所以,从今以后,你们三人都要给姥姥争一口气,给妈妈争一口气!” 自打那天,我觉得母亲真的变得更加笃定而无畏。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她勇敢坚持,苦苦地把我们拉扯长大。
 不久,在父母的努力下,我们全家终于可以返城了。这期间我依然经常会梦到姥姥,但梦醒之后的那种怅然却无法让我形容⋯⋯每次只要是梦到了,我都会激动地第一时间告诉母亲,母亲也总像得到安慰似的叮咛说:亏你记得姥姥,姥姥说过的话,你可千万不能忘记啊!一回到太原,第一时间我们当然是奔着姥姥家去。但是,当孤单落寞的小姨从车站接上我们一家再返回姥姥家时,一切都已恍若梦中——进入25号大院,我狂跳的心不停地想象着,追随着,重温着⋯⋯拾阶,推门,进屋,那万劫不复的时光啊!我永远地,永远地,再也不会见到那个盘腿坐在炕上笑迷迷迎我回家的姥姥了⋯⋯
 ⋯⋯
现在,我看到的这张母亲家族图解里,只有对男性的记载,没有一点有关女性的记载。但这张家族谱系能够一脉相承地一代代记录并承传下来,又有谁能说,这纸字的背后没有渗透着历代各个慈母的辛劳与恩情?由此我倒觉得,这图谱记下谁如何,不记下谁又如何?蓦然回首,芸芸众生,“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吾等不过人间一蜉蚍,过眼烟云,都是这一世走过。然而,只要您——我的姥姥,我的生命里遇见您,我承传了您给予我的血脉亲情,便胜却人间无数!纵然往事遥影绰绰,依旧深情浓郁,让我始终蒙恩托住生命的,正是那眠而无声却悠长深远的温暖与慈爱!
 ——姥姥,我的心里记下了您。
                                           
                 写于2022年5月8日母亲节
                     
常丽萍,笔名常兰。一平庸女。好写拙文抒以情怀。时而有幸见诸报章杂志,不过尔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亲节专辑】李凯魁:​感念亲情
魏素华|我的父亲母亲
乡村三姥姥家的往事,一个回乡老知青的回忆
散文||春节的年轮【征文】
【散文】姥姥/潘丽华(黑龙江)
姥姥给我讲过的的狼和鬼的真实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