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陇原牛:兰州之美是一种山高水长的美(散文)

兰州之美是一种山高水长的美(散文)

作者:陇原牛

身为兰州人,总有一种冲动,想为家乡的锦绣河山作篇文章,此乃人之常情。可是每每提笔,却又往往不知落笔何处。
人人都夸,兰州城美,可这城的美,到底美在哪儿呢?
曾经拜读过不少赞美兰州的文字,尽管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有水准,写出了兰州的婉约之美,写出了西北地域上这座山城,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的新气象,呈现出的新局面,写出了夜色之中“曼哈顿”都市展露的璀璨,也写出了兰州作为丝路古镇的古朴与毓秀。
但是细细品来,总觉着欠缺些什么,那欠缺的又是什么呢?
某一刻,脑洞忽开,似乎一下子释然了,缺的是山与河。准确说,缺的是山与河汇聚在一起的壮丽,缺的是西北人重口味的厚重感,还欠缺兰州人被山水养育成的粗犷而又豪爽的气质——因为黄河从崇山峻岭中穿城而过的缘故,促成兰州之美独一无二,是国内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具备的美,那是带着些许野性,有点狂妄奔放的,最终凝聚为山高水长的一种壮美。
山是兰州这座城的骨架,兰州人却拿它们当屏风。
假如你坐上飞机,恰好又是白天驶过兰州的上空,就不难发现,兰州被一圈崇山峻岭围笼着。
放眼中国地形图看到,驻守在兰州边缘的大山,有些是祁连山延伸过来的余脉,有些是昆仑山向东流淌而来的支脉,还有些则是秦岭向西伸出的余尾末梢。
这是往大里说,要是往小里说,环绕在兰州周边的山峰,就各有各的名堂了。由西向东靠南一侧,有苍翠的关山,有帽顶似的元岇山,有耸入云端的马啣山,有晨钟暮鼓三教合一的五泉山,有形若蟠龙的皋兰山,有郁郁葱葱的兴隆山。靠北一侧,有风景秀丽供人游玩的仁寿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徐家山,有诗意浓厚又有些神秘色彩的白塔山。
兰州城的北面,还有一座九洲台,虽说叫台子,却是地道的山,只不过山头是平顶的。登顶九洲台,兰州北面的海拔,就被拔到了2076米的高度。当然,这还不是兰州的高度,兰州的至高点在南面的马啣山上,其主峰海拔高约3670米。
山,是兰州地理的主要特征,沟壑纵横,山山相连,山外有山,重峦叠嶂。矗立在兰州周边大大小小的山脉,到底有多少,怕是兰州人自己也说不出个名堂来。为了省事,他们笼统称之为南北两山。
由于山的缘故,兰州的乾坤稍有扭转。这与祁连山的走向有关,因为祁连山的山形,致使河西走廊,走出了南北不是南北,东西不是东西的一种走向。
兰州人盖房子,要是完全跟着山形走,就把自己带偏了。于是,兰州人选择跟阳光走。尽管房子看上去盖偏了,但是始终处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
还是山的缘故,致使兰州的居住环境,显得有些拥挤狭窄。造化挥毫,一笔往下拉,拉出了兰州一连串的盆地。将地形图微缩,自西向东扫视过来,一个个镶嵌在河谷地带大小相连的盆地,就似一颗饱满的落花生。也可以比作佛祖捻在手里的一粒粒念珠。一直过了一个叫马家坡子的地方,才算是踏进了早先的兰州城。
现在住在兰州中心一带的人们,早先都不算是城里人,往西的土门墩、崔家崖一带,就更不能算城里人了。
不过,一路往西再往西的西固人,就不这么认为。他们觉着他们也是城里人,只不过住在另一座城里而已。这座城名曰西固城。
兰州又名金城,关于金城的来历有三个版本。不管怎么说,西固人认定西固的“固”字,与固若金汤有关,金城是引伸义。
于是,西固人就理直气壮地使用起金城的专利权来,建商业中心,叫金城中心,改南山公园为金城公园。不过,就眼下来说,金城公园在兰州城,算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饱满的一座公园。
兰州多山,山又多彩。这是造化馈赠兰州人民的又一瑰宝。
出了主城区,往兰州新区方向走,半路上能看见由路牌子指引的——兰州丹霞地貌新景区。那是好大的一片山色景观,与河西走廊的张掖七彩丹霞相比,映入你眼帘的,又是另一种大自然的壮美艳丽,兰州人为其冠名曰“水墨丹霞”。
顺便说一句,距离水墨丹霞不远,往西往北,便是拔地而起的兰州新区。它是政府批建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
国家体谅兰州人居住环境的狭窄,批准兰州在距离主城区几十公里外的秦王川,建一座后花园。其实比起前院来,后院更加辽阔,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后院,就是新建两座兰州城,也绰绰有余。
兰州人很珍惜自己的后花园,正在加快建设的步伐。
有人说,山是兰州的魂魄,这话准不准确,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兰州人爱听。夸奖的话,说与谁谁也爱听。
事实是山多了,有利也有弊。有弊的地方就不用多讲了,出门就见山,双眼两茫茫。
雄居在兰州周边的一座座高山,就似一道道色彩斑斓的屏障,庇护着生活在这座城里的芸芸众生。由于坐落在盆地,又由于海拔的高度,以及地球的纬度,促成了兰州冬暖夏凉,十分惬意的气候特征。
兰州的冬季,气温不是很冷,也就零下十来度的样子,偶尔也有极冷的寒流,大摇大摆过来光顾几天,但也很快就拍屁股走人了。再者,兰州有暖气供应,过冬就不算是难事。
兰州还没有难忍的酷暑,夏天的气温,大多保持在三十度以内,超越三十五度的鬼天气,有倒是有,但是所见有限。新闻里报道某些城市如何炎热,人们如何如何鏖战酷暑,又如何如何抵御秋老虎。
兰州人几乎不用尝试那种就要被熔化的感觉。兰州人的感觉良好,他们穿一条大裤衩子,选一处有阴凉的茶摊,或去黄河边,跟老板要一碗三泡台,刮着茶碗子,悠闲地惬意地享受着宜人的凉爽。
兰州城美,美在黄河。
这是兰州人为之自豪的一句口头禅,也是外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
众所周知,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一座省会城市。穿城而过的黄河,便也给兰州人民带来了诸多的福利待遇。
却也实事求是地承认,早先不是这样。两山对峙,夹河而立,是兰州地貌的写照。早先由于地质疏松,加上植被稀少,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皋兰山上一棵松,白塔山上七棵树。”
这便是兰州,秀给外界的绿植肌肉。
兰州人民治理黄河,绿化两山的步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尽管条件有限,但是勤劳的兰州人民,横下一条心来,既使背冰上山,也要坚持绿化。千禧年后,更是加快了绿化的步伐。
黄河养育两山,两山护卫着黄河。
有机构拿出的评估数据,听来令人欣慰:近年来南北两山,年均涵养水源近4000万立方米,年均减少入黄泥沙量60余万吨。
这是一组不起眼的数字,却浸透着兰州人的汗水。
一段时间后,兰州人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居住的黄河之滨,有点美色了。
“兰马”鸣锣开跑,央视现场直播,更是把兰州人为之自豪的南北滨河路推向全国,推向了人们的视野。
外地人惊讶地叹曰:原来地处大西北的兰州,也有美不胜收的风景线呀!
 2019年8月21日,那个秋天的午后,对兰州人来说,是个值得记住,值得炫耀的日子。这天下午,总书记站在兰州黄河南岸的观景台上盛赞:黄河之滨也很美嘛!
这句话,让无数兰州人激动不已!
兰州人也未因此骄傲自满,毕竟美化黄河两岸的工程还很艰巨,毕竟治理黄河水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道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之水时而瘦,时而丰。
正因如此,兰州人选择在河水上漂流羊皮筏子。坐在由水手操控的羊皮筏子上,在滚滚流淌的黄河里漂来漂去,与坐在船头上,瞭望浩瀚的大海,又是别样的感觉。
尽管穿城而过的黄河水流有限,河道也宽窄不一,但是兰州人喜欢黄河,喜欢并爱护养育自己的母亲河。他们倾注心血,在黄河百里风情线上,一口气打造出了水车博览园、龙园、黄河母亲、黄河楼,以及雁园、百合园、湿地公园等诸多景点。2022年竣工的奥体中心,更是锦上添花,将黄河之滨装扮得靓丽多姿,美轮美奂。
蜿蜒犹如飘带一样,流经城市的河水,以及被精心梳妆打扮的滨河路,成了外地人游兰时必到的打卡地。
归根结底,兰州打造的是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在国人的文化元素里意蕴深远。兰州的山水,是大自然的赏赐,是天斧神工的杰作。不信,你可以前往城北的天斧沙宫一睹为快,那里的每一样,都会让你不由自主地伸出点赞的大拇指,赞叹大自然的壮美与绚丽,赞叹造化的神奇与美妙!
当然山水文化,终归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或许正是这一点,让兰州人深受大山的熏陶,深受奔腾黄河之水的历练。兰州人生性豪放,做事大气,说来你都不一定信,生活在这座城里人们,收入在全国倒数,可是穿衣打扮,讲究起排场来,又得往前排列。
山水是生态环境的基础。靓丽的,灵动的兰州山水文化,会让你喜欢的。

作者简介:

陇原牛,本名刘永兴,公职退休,赋闲在家,现居兰州。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铁路文联会员,原单位文联秘书长。采写的纪实文学《天下有贼》在《啄木鸟》发表,深受读者热捧。受此鼓舞,再接再厉,笔耕不辍,陆续创作的一些作品,刊发在《少年文艺》《东方剑》《铁路文艺》《报告文学》上,也有作品被报刊连载。退休后,还想写社会背面的故事,当然,更多创作的是背面的背面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州游(43):兰州金城关
一诗一城,古诗中绝美的兰州原来是这样的……
兰州一座悠远沧桑之城
古诗词里的兰州
“凉州词”的凉州究竟在哪里?
第一之专题丨兰州黄河石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