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募REITs溢价率及投资价值分析 #REITs# 前言 春节前看公募四季报,发现公募REITs普遍...

#REITs#        

前言


春节前看公募四季报,发现公募REITs普遍已经有较大涨幅,平均溢价率已经来到35.63%(真实溢价数据需要等年报出来以后用最新单位净值计算),但彼此之间涨幅差距很大,想要搞清楚差距何来,这是给自己春节期间的一个作业。

需要承认的是,能力有限,目前我也没有找出能够解释溢价率差异的某个单一因素。我只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从外部去描摹可能的原因,这可能是多种原因的共振。但是当谜底解开的时候,可能只是某个单一原因

一、溢价率差异的原因探究


1.类型差异


首先还是从产权类与经营权类REITs进行分类看。


产权类公募REITs共6只,平均溢价率37.19%,经营权类REITs共5只,平均溢价率33.76%。虽然均值差别不大,但是经营权类REITs的分布极不均匀,极差远大于产权类。

想起之前一场路演上基金经理的观点,产权类REITs权益属性较强,更适合净值化账户配置,经营权类REITs债性较强,更适合预期收益率类账户配置。简单讲,经营权类REITs未来可能成为“固收+“的重要选项,与股票、可转债、可交债等平起平坐。


2.项目差异


目前的11只REITs从项目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四类:产业园区、仓储物流、生态环保、高速公路

目前溢价率最高的是生态环保平均溢价率56.18%。平均溢价率最低的是高速公路只有18.82%

3.规模差异
公募REITs与股票类似,发行时候都有20%左右的市值处于流通状态,剩下的股份会陆续解禁流通。发行规模越大,最开始进入流通的股份规模也就越大。流通盘越大,要拉高估值就需要越多的资金,难度越大

目前11只公募REITS,发行规模在50亿以上的平均溢价率18.77%,发行规模20-50亿的平均溢价率30.39%,发行规模20亿以内的,平均溢价率50.63%


4.现金分派率差异


公募REITs在发行公告里面都会预测当年及下一年的现金分派率,这个分派率越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对抗估值侵蚀的能力越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经营权类REITs的现金分派中有部分属于本金返还,因此不能直接和产权类REITs比较,这里还是对产权类和经营权类REITs分开比较。

产权类当中,2021年预计现金分派率在4.5%以上的平均溢价率29.86%;4.2-4.5%的平均溢价率30.82%;4.15-4.2%的平均溢价率50.9%。

经营权类中,2021年预计现金分派率在10%以上的,平均溢价率19.31%,8%-10%的平均溢价率在56.18%,低于8%的平均溢价率在18.57%。

整体上看,现金分派率对溢价率的解释较弱。


其他


其他潜在的分类方式:项目区域分类、持有人类型分类、经营权类的的特许经营权剩余年限分类、园区类主力租客产业分类等。

二、对目前溢价率的认识


目前公募REITs的溢价率普遍偏高,有炒作的迹象。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由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共振引起的。


1.天时因素——主要是流动性

犹记得21年6月底上市首日,万众瞩目下9只公募REITs涨幅来了个过山车,让人失望不已。接下来几天的走势大多在发行价附近徘徊,6-8月份多数REITs甚至跌至折价。9月到11月,公募REITs们偷摸来了一波反弹,完全收复失地。12月以来更是涨势如虹,溢价高企。

复盘这半年公募REITs的走势,不可忽视“天时”的重要影响:

6底上市时正值中证500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表演的时候,赚钱效应吸引了不少资金,而当时市场对公募REITs这种新品种认识还是偏债的低风险品种,吸引力一般,没有多少资金去追逐。

9月下旬开始周期股垮丝,带崩一众量化指数增强基金,出现了资金从中小盘股票中流出的情况,部分资金流入公募REITs避险。

12月开始,年末效应之下,市场风格急剧调整,避险需求暴增,资金除了去拱几年未涨的金融地产,少量活水流入公募REITs彻底把这个资金容量有限的品种炒出了泡沫。补充一点,11月底,第二批公募REITs发行申购,网下投资者平均中签率为2.22%,公众投资者中签比例2.05%左右,远低于第一批时候网下14.51%、公众6.27%的平均中签率,足见市场的参与热情,这个事件或许就是12月以后REITs行情的导火索。


2.地利因素——主要是资产荒

2021年宏观环境整体上是宽货币、紧信用,融资利率下降的组合。地产危机被主动引爆、两年多的股票牛市进入上涨乏力阶段、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

这种情况下,资产慌成为常态,市场亟需“低风险、高收益“品种替代过去的非标资产。

公募REITs上市以来,虽然市场认知有一个过程,但最终还是被市场挖掘出来,此外,首批公募REITs的质地是毋庸自疑的。


3.人和因素——主要是风险偏好

我们上面的复盘就能看出,当市场风险偏好高的时候,这个品种是容易被忽视的,当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的时候,它就会被先知先觉的资金盯上。当市场风险偏好变得保守的时候,这类可以提供高于信用债收益的资产就被市场疯狂追逐。

三、公募REITs基金的投资价值及策略


(一)公募REITs的投资价值

1. 从其潜在投资收益看,高于银行理财,低于权益品种,填补了由于非标退出带来的资产品类空白,且目前国家正在出台有关REITs的税收优惠政策,更是提升了其吸引力。

2. 从流动性看,公募REITs有较好的流动性,比债券流动性好太多,并且交易成本低

3. 从认知门槛看,公募REITs认知门槛低于另外一类含权资产——可转债。能够比较容易地被普通个人投资者理解,加上A股特有的“打新”传统,REITs进入资产配置选项的难度是较低的。

(二)公募REITs的投资策略


1.打新

公募REITs打新的底层逻辑在于项目IPO时候的估值方法要求——可以使用其它估值方法,但必须使用成本法。也就是重建这样一个项目所需的成本,总所周知,重置成本是低于购置价格的。这就导致成本法估值出来的项目价值是容易被低估的。虽然估值出来后,还有机构询价环节,但是询价的高价剔除制度也能一定程度上让项目保持“低估“,给二级市场打新者留下“一口汤”喝。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1-2年时间,REITs打新的市场热度都不会低,中签率不会很高。

2.折价买入策略

公募REITs净值相对稳定,判断折溢价难度较低。我们要对REITs项目有初步的理解,对影响项目运营的因素有基本的认识。当出现各种因素导致折价的时候,才有信心买入。

3.事件性冲击买入,等待均值回归

这里的事件包括:

- 金融危机导致的所有金融资产下跌,比如20年疫情席卷全球后美股的连续熔断,REITs跌幅甚至超过股票指数;

- 风险偏好突变,导致REITs板块吸引力下降,资金流出,板块出现阶段性回调。

- 经营风险发生导致个券非理性杀跌。经营风险下文有详细分解。

四、公募REITs的潜在风险

1.基金经理间管理协作有待验证


目前公募REITs的基金经理通常有多名,他们之间的精诚协作能给基金带来超额收益,反之会增加内部成本。

公募REITs的基金经理中通常有一位来自项目所在行业的管理人员,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但REITs这种缺少内生增长空间的资产类型,潜在增长主要来自外延并购等。这需要借助于投资经验丰富的金融人才。


2.波动率可能超过预期


从海外REITs的波动率看,与股票不分伯仲。目前国内的REITs运行时间还太短,波动有点大,但只是单边上涨幅度大,回撤幅度还是偏小的。刚开始接触国内REITs的投资者可能会误判这类资产的波动率,从而带来超预期的损失。

目前国内REITs还存在标的少,炒作之风盛行的情况,随着将来标的扩容,炒作资金接不上,均值回归将不可避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3.项目运营风险必然发生


2021年公募REITs四季报可以看到,沪杭甬高速项目受到杭州地区疫情影响,通行车辆数量不及预期,高速通行费收入明显减少。一句话,项目运营受到疫情负面影响。

类似的运营风险事件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多。比如,随着经济发展,原来地位区位优越的产业园区可能失去区位优势,租金水平不但不能如预期增长,反而会下降。

数据来源:wind,基金公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性看待公募REITs投资价值
又一投资利器来了!最低只需100元,你也可以成为“包租公”?
中国金融|基础设施REITs产品要点
基础设施REITs审核关注事项指引之修订简析
一篇就够!5千字长文助您读懂公募REITs
首批REITS基金5个月暴涨30%!第二批下周一开售,又要抢破头?(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