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友管控好这4个指标,则肾病不易发展成尿毒症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现如今肾病科普已越来越多的为肾友接受,肾病多为慢性疾病,患病时间久了的肾友,对肾病知识也会有更多的了解,虽说“久病成医”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们发觉,有不少肾病朋友对肾病的相关知识能说得“头头是道”,其中不少内容是非常正确的。比如,尿常规中尿蛋白“ ”号没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查结果更为准确;再比如,对激素敏感的微小病变肾病患者,泼尼松是不能随便停服的;再再比如,血肌酐没有肌酐清除率能更能反映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等等。

当慢性肾脏病患者经常去肾内科看医生时,医生会要求患者做相关检查与化验,医生也会说“这些指标非常重要”,而且必须尽可能将这些指标管控好。当这些检查或化验指标控制好了以后,给患者的感觉是疗效好,然而,对医生来说,更看重的是长期疗效:一是阻止或延缓慢性肾脏病向肾衰竭进展;二是减少或避免因药物或疾病本身原因导致的残疾;三是减少或避免出现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四是希望患者在有生之年不发展尿毒症。

在如上提到的长期疗效中,避免尿毒症往往是更多肾病患者特别关心的问题。那么,到底有哪些检查或化验指标与尿毒症关系密切呢?又该如何管控这些指标以减少尿毒症的发生风险?

笔者将从如下4个指标为肾友一一介绍。

1.尿蛋白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

肾病患者尿蛋白明显升高,且一直未能控制到合理区间,则更容易向尿毒症进展。这里说的尿蛋白量高,指的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而非尿常规中尿蛋白的“ ”号。当然了,若尿常规中尿蛋白持续出现一个以上“ ”号时,则往往提示患者的尿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甚至非常高),此时仍需作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如若没有条件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可以作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检查,同样可以代替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查结果。

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为持续升高和/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明显升高时,长期下去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肾病更容易进展为尿毒症。如何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少(少量、中等量或大量蛋白尿)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大小等,来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可选择单独使用以沙坦或普利类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也可选择以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为主的治疗方案,同时配合其它辅助药物,等等。

2.尿微球蛋白

尿微球蛋白可分为β2-微球蛋白(β2-MG)与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对分子质量仅11800,正常人β2-微球蛋白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且不和血浆蛋白结合,可自由经肾小球滤过原尿,其中99%由近端肾小管以胞饮形式重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因此,健康人尿中仅有微量β2-MG排出。α1-微球蛋白相对分子质量27000,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游离的α1-微球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及代谢,与IgA结合的α1-MG不能通过滤过膜。因此,健康人尿中α1-微球蛋白的检测值也是非常低的。

当肾病患者尿液检测结果显示如上两种微球蛋白明显升高时,多提示肾小管功能受损严重,长期可出现小管间质纤维化。如高血压性肾损害、药物性肾损害及感染引起的小管间质性肾炎等等,都会出现以尿微球蛋白升高为主的尿蛋白异常,而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却并不太高。因此,尿微球蛋白升高也与尿毒症密切相关。防治发展成尿毒症,就需要患者解除或避免进一步伤及小管间质的因素,如药物、毒物及感染等。

3.血浆白蛋白

血浆白蛋白约占血液中总蛋白质含量50~60%,通常情况下,其检测结果是不会低的。当肾病患者出现血浆白蛋白低下时,多见于这两种情况:一是肾病未获得缓解,患者仍有大量蛋白尿,如肾病综合征等;二是合并有营养不良,见于长期慢性肾脏病。不管是未获得缓解的肾病综合征,还是并发有营养不良的慢性肾脏病,未能纠正的持续低血浆白蛋白的肾病患者更容易向尿毒症进展。

与未缓解的肾病综合征有关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尽快控制蛋白尿,并逐步恢复血浆白蛋白水平,则可避免或阻止病情继续发展。与严格控制饮食相关的营养不良患者,应重新调整饮食方案,并逐渐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则同样可阻止或减缓慢性肾脏病进一步发展。

4.血清免疫球蛋白G

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IgG),由脾脏和淋巴结合成,在人体血清中含量最高(占总免疫球蛋白量为75%)。主要分布在血清和组织液中,是抗病毒与抗细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人们提到免疫球蛋白大多指的是血IgG。当肾病持续出现血IgG低下时,说明患者的抵抗力差,更容易并发感染,包括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而且一旦并发感染性疾病后,感染更难治愈。要知道,各种感染也是导致肾病加重、复发或进展最为常见的原因,也与尿毒症关系密切。

对于血清免疫球蛋白G低下的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在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需掌握好适应症与使用剂量,原则上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或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及超范围使用。另外,还应同时服用某些药物(如人工虫草制剂或中药等)以增强免疫功能。

如上四个指标与肾病进展成尿毒症关系密切,要想减少或避免尿毒症来临,肾病朋友必须管控好这些指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小球病 vs 肾小管病,有什么区别?哪个更严重?一文说清楚!
肾病在治疗期间,肾科大夫最看重这4个指标,它们都与预后相关
不幸中的幸运儿:6种肾病容易控制,不易进展到尿毒症
11项肾病综合征必做检验,缺一不可,不做永远治不好
肾病综合征如果有这4个特征,很容易治疗成功
涩精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疗效观察,有效率达9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