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

陈雅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和谐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我国各种行业的志愿者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一系列志愿活动不断进行,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我在这里将对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进行一个大致的介绍并提出目前我国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能给相关的研究部门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服务 志愿者 激励机制 综合素质 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248-01

一、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类型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促使人们去做志愿活动的动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些类型:

1.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的满足

对于来做志愿者的人们来说,大部分都是善良温暖、热爱生活的人们。在我国公众的普遍意识里,“志愿者”往往与“青年志愿者”联系在一起。而很多退休的有专业知识的老干部希望他们的所学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很热心将自己所学与他人进行交流或传承,他们有着较高的人生追求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对于这些人来说,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脏不脏累不累都不总要,重要的是可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奉獻自我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2.增加个人的社会实践经历

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志愿者群体,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加上他们对外面这个大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在一片新的天地中证明自己的存在。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收获了快乐和满足,并且增加了个人的社会实践经历,这样为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3.学校或工作单位的组织

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学校或者工作单位,会经常组织学生或工作人员参与到志愿活动中,这不仅是对国家和谐社会建设号召的响应,对于公司形象的提升以及员工个人素养的提高以及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相关的学生或工作人员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往往可以获得相关的荣誉称号,并且对于相关工作职位的晋升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很多学校对于优秀的学生干部以及优秀党员的选拔也优先选择有过志愿者经历的学生,这给了很多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力。

4.响应国家或地区的号召

随着我国和谐文明社会发展的观念越来越深入民心,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会特意组织一定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这给广大政府相关部门及社区团体带来一定的志愿服务刺激的作用。相关部门会将每个社区的志愿活动的参与情况如实进行考核和监督,从而计入优秀社团的考核参考标准。因此各个社区的负责人为了能够在响应国家的口号和积极争取优秀社团,会积极参与其中。

二、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所面临的问题

1.部门志愿者功利心重,服务意识淡薄

在志愿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并不是单单抱着服务社会的意识来的。很大一部分志愿者功利心重,他们将荣誉看的很重。参加志愿活动,只是为了获得相关单位或学校的相关荣誉称号或是为了具有评比优秀学生和优秀员工的参与资格,这种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制定相关的措施。

2.学校或工作单位强行组织志愿活动

很多学校和工作单位为了提升其自身的服务社会的形象,存在强行组织学生或工作人员参加志愿活动的现象,这造成了参与的志愿者抱怨,在工作中不尽心,服务意识冷淡的现象频频发生,这样的工作态度并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更严重的是,这样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志愿者服务的信心和热情,也毁掉了人们心中志愿者乐于奉献的形象。

3.志愿者对服务补助过度看重

有的志愿者存在着对服务补助看得太重的问题,在志愿活动的进行中,存在志愿者对服务补助存在不满抱怨的情况。由于不同的志愿活动的补助程度不一,很多志愿者都乐意选择补助较高的工作,这导致了一些志愿活动的报名火热,而另外一些补助较低的志愿活动却无人问津,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深刻反思。

三、对于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若干建议

1.加强对广大民众的个人修养及志愿精神的提升

由于目前我国广大民众的综合素养和志愿服务精神还有待于提高,因此,政府应该在民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上投入一定的精力。对于广大学生群体,在注重专业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2.规范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工作

加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制度和工作管理,要求相关部门建立体系完整的制度管理规范,并按照制度规范进行严格的执行和管理。成立专门的志愿者服务监督部门对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态度进行评价和管理。对于在活动过程中态度不认真或不遵守制度规范的部分志愿者,要及时取消他们的志愿者身份并对其进行批评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

3.建立学校(单位)和社区服务的反馈评价

建立学校(工作单位)和社区的志愿者服务质量的网络反馈平台,要求和鼓励社区参与网络反馈平台,并对相关的学校和工作单位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加强学校或工作单位和相关的服务社区的联系,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可以及时进行沟通处理。对于在反馈平台中服务质量不佳的单位,应该取消对他们的荣誉称号和补助津贴。

4.加大对志愿者服务的培训工作

为了志愿者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避免因为个人专业能力的不足而造成对民众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相关机构应该组织志愿者免费参加一定的服务培训工作,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专业学习资料,优先录用在考核和个人表现中比较优秀的人作为志愿者。在培训的过程中对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水平和进行不断地提高,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总之,我国目前的志愿者服务的队伍越来越大,人们的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动力因素也多种多样,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264- 265.

[2]胡蓉.我国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白岩松——关于志愿服务的几个思考 《中国青年报》2016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
如何有效开展志愿服务?
如何开展志愿服务成长小组?(案例版)| 社工课
对城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调查
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义工成长 - 公益智慧 - 公益慈善论坛 为公益注入智慧,...
“志愿哥”谈志愿者工作之二十七:国外志愿者活动的优秀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