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开展志愿服务成长小组?(案例版)| 社工课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太真 许玉虹

    单位 | 三亚海鹿社会工作服务社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维护社区秩序、提供社区服务、活跃社区文化、满足社区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逐步成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力量。

鹿回头社区是一个黎汉民族居住聚集地,自拆迁安置工作以来,居民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在新的安置地点形成生活聚集地,从而涌现出了一系列问题,社区工作涌现出了许多新型难题。

推动居民自治,提高志愿服务意识,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开拓工作领域,以社区志愿服务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向着持久、规范、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分析预估

(一)服务需求

通过建立一支以社区社会组织力量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富有实效,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有热心有爱心的志愿者们,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发挥志愿者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志愿服务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点促面,有助于强化公众的服务意识,有助于强化城镇居民的效率意识。

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志愿者们托起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和平。社工通过6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实践的方式设计服务内容,达成小组预期目标。

(二)理论与方法

1.增能理论

增能是指个人在与他人及环节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

2.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的认识,而这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3.服务方法

在本次志愿服务小组的开展中,根据社区社会组织成员需求的同质性,社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通过理论 实践的形式,分别从制度建设、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和分享实践活动收获的方式,完成每一节的小组目标,通过组员的有效互动,增强组员之间的信任感,并利用下一节小组来简单回忆上一节课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构建社会和谐稳定。

三、服务计划

社工计划运用6节小组活动,从志愿服务制度、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以及社会层面志愿服务案例入手,提高组员志愿服务意识,认识志愿服务活动等,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能力增强。计划如下:

(一)小组基本情况

名称:“公益志愿服务 共建美好社区”志愿服务成长小组

服务对象:仙鹿舞蹈队社区社会组织成员

小组人数:8人

小组开展时间:2022年2月22日-2022年4月26日

负责社工:许玉虹、陈太真

(二)服务目标

1.成员彼此建立关系,确定小组目标

2.公益志愿服务——实践“五爱”卫生清洁活动

3.公益志愿服务——树立志愿服务意识,建设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4.公益志愿服务——培养志愿服务精神

5.公益志愿服务——视频共享志愿服务案例

6.公益志愿服务——巩固组员回顾小组中学到的成果

(三)过程计划

小组计划开展6节内容,开展志愿服务相关知识学习和实践,促进与提高志愿服务意识,通过“理论 实践”的方式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凝聚力的建设,明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确定有效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让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四)服务评估方法

小组采用过程评估、效果评估,在小组开展中对组员的表现评估、社工的观察以及小组结束后的调查问卷的效果评估。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针对社区居民志愿服务意识薄弱、活动不够规范、权益保障不够有力、激励机制缺乏等理论培训缺失;志愿服务活动少等问题,社工以专业的、针对性的方式招募社区社会组织成员以志愿服务(理论 实践)为目标开展小组活动。

1.组员们彼此建立关系及学习兴趣

本节共有4个环节,小组组员互相认识、鼓励小组成员融入小组,帮助组员澄清对小组的期望,活动总结。进行破冰游戏:串名字,第一位成员使用一种水果代表自己,介绍自己的年龄与最喜欢的颜色,第二位成员在介绍自己之前累积第一位成员的介绍内容。


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人,相互了解熟悉。分享交流“我曾经做志愿服务的有趣/艰辛经历”,分享志愿服务的感受。分享交流:“我想要通过小组了解、学习的”,社工澄清小组的目的。最后,成员们分享此次活动的感受,社工通过总结概括和组员们确定小组的目标—提高志愿服务意识,推动城乡社区治理。

2.公益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清洁活动

社工带领小组成员参与社区开展的“五爱”清洁活动日,以实践的方式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以实践的方式让小组组员充分感受志愿服务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让小组组员加强沟通加强能力,提高彼此之间的认识,增强组员的凝聚力。

3.公益志愿服务——树立志愿服务意识,建设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及时引导小组成员通过微信的形式进入腾讯会议线上开展此次的小组活动——建设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社工引导以互动的形式回顾前2节小组内容,了解因疫情影响组员的近况,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小组成员自发形式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到疫情防控当中去,为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添砖加瓦。

社工开始进行线上讲解志愿者激励机制,分别从志愿服务的定义、志愿者激励机制分析、志愿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完善激励机制对策讨论以及志愿者激励机制实际解决方案。

通过短暂的休息后,社工收集组员的信息进入全国志愿服务网(海南区域)注册志愿者。为小组组员能够自发形成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表示赞扬,并叮嘱组员们注意自我防护。

4.公益志愿服务——如何培养志愿服务精神

此阶段分为3个环节,简单回顾前3节的小组内容,学习讨论志愿服务精神的内容及培养志愿服务精神的方法,社工引导组员分享今天的学习收获。

社工向大家讲解了志愿服务精神内容,培养志愿精神的意义,引导小组成员们体会志愿服务精神在实际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体现与感受。

如何培养志愿服务精神,社工从普及志愿者理念、改善志愿者认知习惯、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更是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社工引导小组组员对这次的小组活动做出评价,我们这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家庭,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的凝聚力应该大大增强,其利断金,让志愿服务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5.公益志愿服务——视频共享志愿服务案例

社工通过线上腾讯会议视频连麦播放志愿服务的优秀案例,了解不同城市志愿服务的表现形式。例如视频里所提到的“公益市集”送温暖,志愿服务传真情这一案例,视频里提及到学习雷锋日,在社区广场设点“公益集市”里边包含着义剪、医诊、老年人生活上的工具用的不利索等等,志愿服务人员在这个“公益集市”上大大地帮助社区居民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居民都夸:此次活动举办接地气,解决了居民们大大小小的生活问题。

最后,大家一起对志愿服务的体验与感受畅所欲言,取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短,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对事物有了更客观地了解以及对环境、对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有更新的认知。

6.公益志愿服务——巩固组员回顾小组中学到的成果

首先社工带领大家回顾我们前5阶段的内容,回顾小组的预期目标、回顾小组实践活动、回顾小组线上活动和疫情志愿服务、回顾学习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回顾学习志愿精神服务和案例分析,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估小组组员在这一过程的收获和总结。

社工引导组员们巩固通过志愿服务实践中,是如何运用小组的学习知识进行服务和自我调解的。有组员反馈到,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碰到很多插队的,不会使用手机健康码的,碰到老弱病残的等等不同的人群,我们都会耐心劝导,搀扶以及讲解,为社区居民贡献一份力量,也成为了社区居民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感觉自己在社区中受到了尊重和关注。

最后,社工运用组员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成效评估,通过统计,85%的组员都希望社工能够多开类似以这种形式的小组,让我们的成员能够有机会一起交流,还能丰富自己的社会交流渠道,认识到新的朋友,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为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

 

五、总结评估

(一)小组成效和小组组员满意度分析

参加小组活动组员反馈:小组不仅增强了社区社会组织间的凝聚力,让大家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充分认识到团队间和领袖的不易和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对于整个团队建设的建议,帮助整个团队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大家的志愿服务意识,85%的人员表示,小组应该延续下去,每周大家都能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乐。


非常感谢社工组织和召集本次的小组活动,提高了组员的志愿服务意识,也给组员们提供了志愿服务的渠道,在闲暇之余可以帮助所在的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无论是清洁活动,还是疫情防控工作,还是平时的入户排查,这都能让组员参与社区建设,让社区了解社区社会组织,也让社区社会组织团体服务社区。

小组开展的对于城乡社区治理建设有明显成效。“以点促面”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社工活动意义,社工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逐步带动周边居民,把社区建设转化社区营造,提取成功方式,扩大至周边社区。

(二)过程评估

小组活动的开展共分为六个阶段:小组的准备阶段、开始阶段、实践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结束阶段等理论 实践的方式进行,每节的参与者有8-10名,累计服务人次54人次。

从前期的陌生到后来的不舍,小组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组员在小组开展过程中,积极的分享志愿服务的感受和快乐,走出了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生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懂得了尽自我所能为社区奉献一点绵薄之力。

(三)结果评估

1.问卷调查表 参加者意见表在每一节小组都发放小组意见表,共计发放54份,收回54份,参加者意见表分为2个大类、10个小类进行对小组的各环节对该小组的评价和参加者对机构服务的评价,经过参加意见汇总满意度数据统计每项内容满意度比例占比100%,小组满意度高。

2.访谈法 社工面谈式地邀请每一位组员对于小组的开展方式、开展类型、开展人数进行评价,组员都表示非常喜欢类似此小组的形式进行,不愿意解散小组活动,提出如果再加上每个环节有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专业舞蹈动作传授,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性。

六、专业反思

1.端正认识,服务社会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只有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开拓工作领域,以社区志愿服务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向着持久、规范、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知行合一,力行实践

社工通过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等方式,在居民和社区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的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提高志愿服务意识,“以点促面”的方式,促进人们由知到行、知行合一,理论 实践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致力于帮助他人者与需要帮助者予求相合,形成共同付出的理想和需求遵循,创新社区城乡治理的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区志愿者组织培育路径,以茶花社区为例 | 社工课
下一站,公益创投大赛 ——操场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能力提升小组终篇
近邻吕厝丨为爱聚力,温暖同行,绘就新生活
打造志愿服务工作新模式
宋利:社工小组发展历程与社会工作专业元素的体现
【乐益行·新阳街道示范项目】实用好用管用的儿童安全教育小组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