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步态分析 | 步态的生物力学原理及步态分析

来源:康复小南宁

编辑:KF姐

步行动作的一般生物力学原理


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足、踝、膝、髋、躯干、 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步行是全身肌肉参与,包括人体重心移位,骨盆倾 斜旋转,髋、膝、踝关节伸屈及内外旋展等,使人体位移 的一种复杂的随意运动。


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脚跟着地开始到该脚跟再次着地构成1个步态周期。对指定的 下肢而言,1个步态周期的活动可分为支撑时相和摆动时相支撑时相又分为脚跟着地、趾着地、支撑中期、脚 跟离地、蹬离期和趾离地诸动作阶段。摆动时相分为加速期、摆动期和减速期。常速行走时,支撑时相约占整个步态周期的 60%-65% ,因此,当一侧下肢进入支撑 时相时,另侧下肢尚未离地,两下肢同时负重称为双肢负重期。双肢负重期约占全周期的 28.8% ,占支撑时相的44.8% ,支撑时相的其它时间为单肢负重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单、双支撑时相占步态周期的比例也随之增加。不同性别和身高的人,其支撑时相和摆动时相所占 的比例无明显差异。 


步态的生物力学参数


步行是人体通过和地面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空间里, 经历一定时间的机械运动。其运动规律可以通过生物力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加以描述。


步行的时间参数

步行是周期性的动作,在1个动作周期中,根据腿部动作的特征,可以分为支撑阶段和摆动阶段。


步行周期及其术语

从一侧足跟着地,到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1个步行周期或称为1复步,其间每一足都经历1个与地面 接触的支撑期及离地挪动的摆动期 。支撑期包括5个环节,依次为足跟着地,足掌着地,支撑中期,足 跟离地,足指离地。摆动期则包括2个环节,即经加速期至摆动中期,此时下肢处于垂直位;再经减速期终止于足跟着地。步行周期中两足的支撑期长于摆动期, 自一侧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约有15%的时间两足都处于支撑期,称为双侧支撑期。双侧支撑期的存在为步行的特征,此期消失,出现双足离地为跑步的特征。



支撑阶段 

支撑阶段由5个环节组成,其1为初始着地期,从足跟着地到足掌着地前。其2为支撑反应期,从足掌着地到重心移至支撑脚中心前,足(脚)底平行。其3为中点支撑期,从中点支撑到足跟离地前。其4为 支撑后期,从足跟离地到足指离地前。其5为摆动前期 (推离期),指足离地阶段。


摆动阶段 

摆动阶段由2个环节组成


其1为摆动早期,腿加速摆动阶段。这个阶段从足指离地开始到摆动中期,即腿摆动通过支撑腿 (平足摆动)时结束。


其2为摆动后期,腿减速摆动阶段(足下落),这个阶段从摆动 中期开始到足跟着地结束。步态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态,人体通过髋、膝、踝、足趾的一系列连续活动, 使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 过程。正常步态具有稳定性、周期性和节律性、方向性、协调性以及个体差异性,然而,当人们存在疾病时,以上的步态特征将有明显的变化。 


步行的空间参数 

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趾尖)间的纵间距离称为步长, 而同侧足跟(或趾尖)两次着地间的距离称为步周长或周期跨距。步长与身高显著相关,身高相同的男、女性, 其步长无显著性差异,且步长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 


步长是指同侧足跟或足尖到迈步后足跟或足尖之间的距离 ,其值为跨步长的两倍,正常大约150-160cm;跨步长为一侧足跟到对侧足跟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75-83cm; 


步宽是指人们在行走时, 两侧足内侧弓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5-10 cm 


步频或步速是指行走时每min迈出的步数,正常一般在95-125步/min.步长与步频及身高等因素有关,一般男性为每一复步150-160cm,步宽约8±3.5cm,足角约 6°-7°身体质心上下起伏的幅度约为 44cm。


步行的时空参数

髋、膝、踝关节在行走中的角度变化主要以步态周期中的角度-时间关系曲线为标征, 单一的角度数值变化意义不大。通过对研究对象各关节在不同平面上活动的角度-时间关系曲线与正常人,或左右脚之间, 或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期的角度-时间关系曲线的比较, 可以反映研究对象各关节的功能情况和治疗效果角度-角度曲线可以形象地表现行走中两个关节间的协调关系,当神经、肌肉功能异常时,角度 -角度曲线也出现异常,表明两侧下肢的协调性差。


步行时,最显著的运动是髋、膝、踝关节的屈伸运动。正常步行时,这些关节的屈伸发生时机及幅度。步行中身体的重心沿一复杂的螺旋形曲线向前运动,在矢状面及水平面上的投影各呈一正弦曲线,其幅度分别为3cm及2cm,向前运动也有交替的加速与减速。 为了减少重心上、下及侧向移动,以使运动更为平稳并降低能耗,骨盆也配合步行周期而做左右旋转、左右倾斜及侧向移动。最大前旋见于同侧足跟着地时,最大后旋见于同侧支撑中期,幅度各约 8°。向左右倾斜见于右足及左足的摆动中期,幅度约为5度,最大左右移动见于同侧支撑中期,幅度约为 4.5cm,骨盆向前旋转时,同侧股骨及胫骨也分别内旋 8°-9°,使足跟着地时下肢内旋25°左右,在支撑期结束时恢复外旋。步行周期中上肢作下肢相反方向的摆动。步行周期中多组肌肉的协调收缩,起到平衡身体、加速、减速及吸收震动的作用。利用多导联肌电图可以观察各组肌肉的工作,分析其收缩时机及强度。正常的常速步行时,肌肉作功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利用重心的 惯性前移及反复的失平衡过程向前推进。平地常速步行时的能耗约为 0.33kj/(min. kg),步速增加及步态改变 时能耗增加。 

◎声明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联系方式:2105146963@qq.com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
脑卒中偏瘫步态康复

肩部康复运动疗法详解

作业疗法,手功能康复的任务训练

椎间盘发病病因及康复方案

全身神经支配、神经松动术详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步态分析完整版
康复评定学|步态评估
【康复评定】步态分析康复评定,一文读懂
重点!异常步态知多少?
儿童步态分析研究中的时空参数
步行动作 | 生物学原理(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