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大的“胃事儿”

天大的“胃事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骨外帅田爸 阅读(1198) 评论(0) 分享到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资料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占消化科门诊量的50%。

  

  发作诱因:1、饮食:快速进食、饭后便躺下休息;进食巧克力,喝酒可导致食管与胃之间的肌肉松弛;辛辣油炸食物、太酸的食物(橙子、西红柿等),服用某些药物(阿司匹林、类固醇、抗生素等),以及咖啡、浓茶、吸烟或咀嚼烟草等;2、情绪管理:焦虑、抑郁,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刺激等;3、其他情况:太过肥胖、穿着塑身衣、去枕睡觉等;值得要强调的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是部分FD患者产生消化不良的原因。

  

  临床表现:可简单归类为:1:类溃疡型,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可伴有持续性固定部位的疼痛、饥饿痛、夜间痛等;2:类胃肠型,没有明显疼痛,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感、早饱感(进食一点点就很饱)、食欲欠佳、嗳气、恶心、复发性干呕、呕吐、以及进食后上腹部不适加重等表现;3:无特殊型,表现介于两者之间,或没有明显不适者。

  检查

  

  主要有胃镜、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B超、X线钡餐、CT、MRI等,其意义在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有利于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肝、胆、胰腺疾病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鉴别;胃排空测定技术 核素扫描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的金标准,25%~50%患者胃半排空时间延长,主要是对固体食物半排空时间延长。

  诊断与鉴别诊断:简单而言,当使用临床各项检查都证明没有器质性疾病原因时,才能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标准:1、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感和早饱症状之一种或多种,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病程至少有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持续;2、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3、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鉴别诊断:主要是其他引起消化不良的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胃癌;以及其他的继发性胃运动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胃肠神经肌肉病变等。

  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一般治疗:保持心情愉悦,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发作诱因;可以适当进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接受相应药物治疗。

  对症处理:抑制胃酸药,针对类溃疡型,如PPI类(奥美拉唑)等;促胃肠动力药,针对类胃肠动力型,如多潘立酮等;助消化药,如各类消食片等;

  预防措施:

  1、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应该细嚼慢咽;

  

  2、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三、尽量定时进餐,可以少量多餐;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工作、交谈、看电视、报纸、玩手机等;

  

  3、少食过甜、过咸以及辛辣油腻的的食物;尽量减少饮酒,餐前餐后尽量不吸烟;

  4、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适当减轻体重;

  

  5、饭后不要马上吃水果、喝水、洗澡、散步、开车等,至少应间隔1小时;

  6、餐后不要马上躺下,至 少等2-3小时以后才躺下;深夜最好不再吃零食;

  7、睡前不再吃零食,尤其巧克力类;睡觉时选择适当高度的枕头;

  8、心情抑郁、焦虑的朋友应选择适当的情绪疏导方式;可以多参加室外活动,放松心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化不良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情况,该如何诊断、治疗、预防,来了解一下
一直嗳气怎么回事 六大原因给你答案
医海泛舟:您了解胃肠动力检测方法吗?
改变生活习惯的是治疗基础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