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印度公司的兴衰:一部全球化的历史

1757年6月23日,在位于恒河源头的巴吉拉蒂河边一个名叫普拉西的村庄,英国人和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德拉展开了一场战斗。英国方面的主帅罗伯特·克莱武率领一支3000多人的部队,其中包括900名欧洲人和2200名印度人,而他的对手西拉杰则投入了3.5万名步兵和1.5万名骑兵。

值得注意的是,西拉杰的军队得到了法国人的支持,配有50多门火炮,并且这些火炮也大多由法国炮手来操作。另外,西拉杰的步兵还配备了火神枪。所以,从装备来看,孟加拉王公的军队与英国军队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得大。当时躲在巴吉拉蒂河边的一个小屋中指挥军队的克莱武,也被西拉杰军队的气势震撼到了。

然而,老天似乎站在了英国人这边。战斗持续到中午时分,突然天降大雨,孟加拉军队的火炮火枪遭到雨淋后都失去了作用。而英国军队由于提前准备,武器并没受到影响。最终,仅有20多名英军士兵伤亡,而孟加拉军队却损失了超过1000名士兵。

从规模上来看,这场“普拉西战役”很难称得上是一场大战役,但它的历史意义却格外重大。在这场战役之后,英国人的势力开始渗透到印度各级政府中,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代表着东印度公司正式成为英帝国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代理人”。

东印度公司:最早非英国专属

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被看作是大英帝国兴衰的缩影。

严格来说,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东印度公司”并不特指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东印度公司”是西欧大多数国家为开拓殖民贸易而设立的一种公司模式,其贸易对象主要是印度、马来西亚等位于印度洋以及太平洋西面的亚洲国家。之所以被称为“东印度”,是与被当时西方称为“西印度”的美洲相区分而言的。

一开始,在西方各国设立的东印度公司中,模式最先进、实力最强大的其实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他们采用股份制公司的模式,并以长远经营作为目标来运营,因此被后世看作是“股份制”的开创者。在最强盛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整个东印度的香料贸易,并完全压制了其他国家的东印度公司的业务。

相较而言,尽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设立较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还早一年,但在最开始的半个世纪里,其仍是一个具有浓厚色彩的贸易集团,还很难被看作是一家具有现代公司体系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司”。

这种特点与当时英国的发展阶段有莫大关系。一方面,当时英国还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也没建立起近代的国家财政制度,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无法筹集到巨额资金;另一方面,与荷兰贸易不同,英国贸易的主要目标是纺织品而非香料,当时英国国内已拥有大规模毛纺织手工业,不过工业革命前,英国纺织品面对来自亚洲的棉纺织品,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毫无优势,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亚洲国家倾销纺织品的企图只能陷入阻滞,而它向国内进口亚洲棉织品的行为也面临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崛起:全球贸易迎来英国时代

进入17世纪后,英国跟随荷兰脚步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随之而来,东印度公司的改革也得以加快。尤其是,经历以下两大事件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后来居上”,并逐渐成长为大英帝国实施“全球贸易战”的“前锋”。

首先,17世纪初,面对欧亚之间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停滞,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将触角伸向香料贸易。1616年,英国人步荷兰人的后尘,登上班达群岛中的普洛伦岛。在这样的形势下,荷、英两家东印度公司决定签署协议,倡议双方停止商业竞争,并将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垄断性的东印度公司。协议还规定,两国香料的收购量要按照荷兰与英国2:1的比例进行。这一协议为英国掌握全球贸易的主导权铺平了道路。

其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革命军”首领、共和国时代的领袖克伦威尔在1657年对东印度公司的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合同合资体制”,并发行了股票。至此,东印度公司清除了此前的临时性色彩,而成为一家现代股份公司。

这一举措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为“商业革命”,也正是这次“商业革命”为东印度公司的崛起提供了制度基础,继而为此后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保障。更重要的是,1709年,旧的东印度公司和其国内敌对者成立的新东印度公司再次合并,建立了联合东印度公司,这进一步完善了东印度公司的组织体系,也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英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据的垄断地位。

转型:大英帝国面临挑战的结果

从历史角度来看,东印度公司的兴衰成败与英国国运有着密切关系。

试想,如果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东印度公司可能就永远只是带着大航海初期英国海外贸易挥之不去的海盗、劫掠色彩;如果没有此后的工业革命,东印度公司也只能是王国的一个进口代理商,而无法依靠国内商品在海外市场完成资本积累;如果没有大英帝国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遭遇殖民地及其他列强的挑战,东印度公司也不会在后来的发展中抛弃商业色彩,转而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在普拉西战役爆发整整100年后,东印度公司内部发生了“印度兵大叛变”,英国人与印度人的斗争在印度全面爆发。尽管最终印度人的起义被英军镇压了下去,但东印度公司的运营模式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也面临崩溃。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终止;20年后的1833年,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也被终止。至此,东印度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全部失去了。1858年8月,英国国会通过《印度统治法》进一步剥夺了东印度公司的印度统治权,最终宣告这个曾经几乎垄断全球贸易的“巨兽”倒下了。而放在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东印度公司的终结也成为大英帝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至此大英帝国也开始悄然地迈上了衰落的道路。

当然,历史的进程并不常常戛然而止,而会在后世中留有余音和回响。

在东印度公司解体后不久,英国一批新的私营贸易公司迅速崛起,填补了前者身后留下的空白,例如,为国人所熟悉的怡和洋行。而这些与东印度公司同时代崛起的贸易商,也大多在进行远洋贸易的同时,再度扮演了东印度公司曾经扮演过的丑陋角色,成为英帝国新的殖民“前哨”。事实上,这些公司中很多直到今天依然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影响。也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为全球化早期历史遗留下的“活化石”。它们与淹没于历史尘埃中的东印度公司一起,提醒我们去思考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处理好不同文明间的利益、秩序和公平,而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是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命题之一。(严杰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标题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贸易、权力和影响力的遗产
简明大英帝国兴衰记 | 列国志
UC头条:《帖木儿之后》: 帝国博弈如何成为世界历史的推动力?
英国东印度公司,真的是个公司吗?
英国东印度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