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标,你读懂了吗?大咖齐聚线上盘点那些“新”……

“新课标”被视作教育改革的“风向标”,风往哪吹?将带来哪些变化?

5月22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市教育学会、新民晚报社主办的外滩教育论坛首度在线上举行,邀请了北京、南京和上海三地专家,带来新课标的权威解读。

一起跟小编来看看专家们盘点了哪些“新”吧!

顾明远:“新课标”具有四大特点

“新课标”是以目标为导向,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论坛中指出,“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是把过去重视”教师怎么教“转换到现在重视“学生怎么学”,一切从学生出发。

顾明远认为,“新课标”有四大特点:

一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整体性。教师不是把课本中本学科的知识技能传给学生,而是要关注到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完整性、结构性,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的,要了解本节课在课本中、在这门学科中的地位,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阶段性和衔接性。

三是“新课标”强调了课程的综合性、跨学科性。教师的教不只是考虑到自己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关注到其他的学科,要和其他的学科有一个联系,组织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题,让学生探讨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是“新课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顾明远认为,“新课标”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并从目标、内容、方法上都提出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崔允漷:“新课标”有三新

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在论坛中指出,“新课标”有三新:新目标,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新教学,用大单元实现学科育人;新评价,三管齐下推进素养量测评。

新目标: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

据崔允漷介绍,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首先要建构一个培养目标,每门课程要依据培养目标来制定课程标准,随后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教学评价,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目标,就是把“想得到的美丽”,变成“看得到的风景”,转化为“走得到的景点”,这样就可以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底。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18岁前看一辈子的素养”。那么,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的素养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立什么“德”?树什么“人”?

崔允漷指出,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课程思维,借助层级化的目标体系来回答。

第一层级是培养目标,代表国家层面为初中毕业生画像:“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时代新人提出的新要求、新提法。

第二层级就是课程标准,围绕着素养导向构建,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再到学业质量。

课程内容就是“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建构学习经验的框架。

内容标准就是知识点的标准,比如说出什么、指出什么、了解什么、记住什么。

学业质量就是指学生运用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更高阶位的目标。

课程标准这个概念既有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又有学业质量、内容标准。

新教学:用大单元实现学科育人

“新课标”需要新的教学与评价,随之而来的就是推进流程,需要新教材、新教案、新课堂、新考评。

新教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崔允漷指出,现在我们的目标变了,目标不再是了解什么、记住什么,而是确立观念、解决问题、创意实现、形成美感、完成任务、制作产品、形成作品、编制方案。

这样的目标该怎样完成?现在的新教学必须要超越以前一课时、一课时的设计,要用大单元把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活动整合在一起来设计。

如何理解大单元中的“大”?

据崔允漷介绍,这个“大”有四层意思。

1、高阶位目标:以素养为目标,解决真实情境问题;

2、多课时构成:多个课时构成一个教学单位;

3、微课程建设:将目标、情境、知识点、课时、教、作业、展示、评估建设成一个微课程,或一个项目;

4、有个组织者:作为单元的“骨架”统摄所有学习生活,主要有三类,包括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

那么,学习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崔允漷指出,这次“新课标”专门重点提出要强化学科实践。如何解决课堂上的“乱动”(无方向)、“盲动”(无目标)、“瞎动”(无深度)?“新课标”中每一门学科都在学科实践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强调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学习“像”专家一样行动。

新评价:三管齐下推进素养量测评

素养测评到底该怎么测评?崔允漷指出,要三条路径一起来!

第一条路径:纸笔考试,仍然是考试评价的主要方式。但是必须要完善、改进。改进的方向是要重建试题属性,通过“在什么情境下,运用哪一类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来命题。

第二条路径:表现评价,以素养导向作为评价改革的着力点,考验学生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解决高分低能问题。

第三条路径:过程数据,将评价与新技术融合。教育亟需拥抱新技术,把技术支持的过程数据与学科评价整合在一起。就好比运用新技术为学习装一个“行车记录仪”,通过采集行驶数据来进行综合数字评价,解决有分无德、有习无惯。



吴刚平: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

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吴刚平在论坛中指出,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基于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和呈现,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

如何理解课程内容结构?

吴刚平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我们所说的内容课程中的“内容”到底指什么?

一般情况下,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学什么,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是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作为基础的课程内容结构,主要由三个结构组成。

第一个是横向领域结构,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并行设置的科目,以及学科内部不同的领域,如语文学科中的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

第二是纵向进阶结构,学科知识要一级一级往上学,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进阶。

第三是纵深表里结构,从横向,到纵向,再到纵深,是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结构。

吴刚平指出,我们要重视的是里层的学习意义,这是最能够回答“知识最重要的育人价值是什么”。这个内涵价值包括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动机、学习体验、认识成就、能力高度、情意态度、身心和谐、精神境界等。

表层的知识形式回答的问题是“用什么知识育人最有效”,具体而言,不同学科特定领域有着各种不同符号系统和逻辑形式,包括术语、概念、事实、公式、图谱等。

吴刚平特别强调,一些学校探索的“深度教学”,其实是个误解,只是把特定领域的术语、概念等符号系统搞得很深、很难。其实,不论多深多难,都仅仅是表层,并没有深入育人价值的内核。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标准,明确按照“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来展开和说明课程内容。

完整的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学习对象即对象性内容,就是教什么、学什么;

学习过程即过程性内容,就是怎么教、怎么学;

学习结果即结果性内容,就是教出什么来、学出什么来。

对象性内容可以一模一样,规模化地进行统一讲授,但过程性内容和结果性内容只能因人而异,必须设计每位学生卷入其中的主题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日常教学中,往往更重视对象性内容,而忽视过程性内容和结果性内容。吴刚平指出,现在必须从理论认识上将原有单一的对象性内容迭代,升级为对象性、过程性和结果性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内容概念。



徐淀芳:给跨学科学习一个支架

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指出,要落实课程方案的要求,各个学科课程标准采用的策略与路径基本相同,都是倡导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而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往往会涉及多个学科,于是跨学科学习就成为实现改革策略和路径的抓手。

各个学科如何实施跨学科学习?

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描述跨学科学习的时候,通常从三个方面展开,包括主题领域、学习方式学习形态

主题领域通常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个三个大领域,结合学科的特点,从与生活的结合,与社会的结合,与科技的结合,以及与专题教育的结合等方面来提炼学科主题。

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着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比如说阅读、观察、实验、制作、创作、服务、调查、梳理、展示、表达等。

学习形态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强调团队合作,强调任务驱动,具体形态包含文献学习、科学探究、作品创作、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

把握好跨学科学习,徐淀芳有三点建议:

1、基于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把握跨学科主题,其中包含知识、技能、方法,凝练育人价值。

2、以综合学习、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设计学习任务或者学习活动。

3、关注学习活动的层次性和进阶性。

我们可以把跨学科学习凝练为一种实践模型,这种实践模型就是在跨学科学习主题的引领下,抓住三个环节:学生学习信息的获取学习信息的加工以及学习结果的输出

徐淀芳建议,跨学科学习的参考支架,可以依据课程标准,从主题名称、主题概述、学习目标、核心内容、能力方法、资源获取、任务活动、结果输出、学习水平、主题评价等这些层面进行思考,完成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和实施。



顾建军:劳动不是简单增加一门课

劳作、手工劳动、生产技术、生产常识、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近百年以来,劳动课的称呼一直在沿革。

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在论坛中指出,“新课标”中的劳动教育超越了原有的技能本位,将劳动作为起点,以劳动教育作为主体,强化劳动课程的价值引领和时代的竞争,整体建构了九年一体化义务教育劳动课程设计。

这是我国国家层面上的首个劳动课程标准,对形成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落实机制,建构五育并举与全面培养的体系,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具有突破意义。

劳动课程不是简单地增加一门课,顾建军建议“做深”“做真”“做精”“做新”“做恒”劳动教育。

1、关注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教育属性,把劳动课程纳入学校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高质量教育发展,强化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与综合育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做深”劳动教育。

2、强化基于真实世界的劳动实践项目的整体设计,切实规划好学校的劳动课程,提出校本劳动清单,“做真”劳动课程。

3、科学把握劳动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价值体悟、习惯养成、品质雕琢和精神培育,关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默会知识的习得,学会筹划与设计,反思与迁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做精”劳动课程。

4、正确处理劳动课程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关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劳动关系、劳动心理,劳动文化的现代建构,强化规范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协同劳动意识,切实保障劳动安全,“做新”劳动课课程。

5、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劳动课程协同实施和跨学科综合实践体系,加强劳动过程和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科学评价,坚持劳动课程价值理性、科学理性、实践理性的高度统一,“做恒”劳动课程。



熊璋:面向全体下一代的信息科技

国家教材委员会科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熊璋,指出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强调素质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下一代,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科逻辑和学生认知水平。

“不能只考虑大城市,不考虑乡村,只考虑东部,不考虑西部,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业质量。”熊璋说,“我们的核心是信息科技,而不仅是知识、技能、操作、编程,我们的目标是我们下一代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

如何落实信息科技课程建设?熊璋认为,“新课标”仅是课标的一个起点,还需要教材、资源建设去细化课标,让老师有抓手,学校和老师才是我们的“最后一公里”。

熊璋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已经时时处处融入我们的生活,现实生活中,我们倡导学生尝试使用数字设备、数字资源扩充语言学习,体验、感受与数字设备的交互过程,激发对信息科技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欲。



解读、学习、理解和落实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成为基础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论坛总结发言时指出,基础教育的广大校长、老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中的特点和要求,这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结合已有的课改实践和经验成果,明确方向、分析差距、努力行动。

据透露,未来各方将会组织更多论坛,请专家、校长和教师分享各自的经验、理解、行动智慧,通过学术性的沟通,引导大家学习领会,为下一步的行动打好基础。


关注“第一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你读懂了吗?名家齐聚盘点各种“新”…… | 头条
我国跨学科课程渗透在学科教学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
2022版新课标发布,16个学科将有哪些重要变化?一文读懂
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
2022年新课标学习心得六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