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5岁老干妈被迫再出山,为两个儿子收拾残局,多年基业能否守住?

老干妈陶华碧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49岁创业办厂,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让自己一手打造的辣椒酱品牌风靡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老干妈发展比较好的时候,一年能卖出6亿瓶,喜欢吃辣的同胞,基本上都吃过老干妈的辣酱。

身为老干妈创始人的陶华碧女士,原本已经退居二线,把经营权交给了两个儿子。她本想着颐养天年,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已经75岁的她,被迫再次出山,为两个儿子收拾残局。

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干妈的传奇故事,要从创始人陶华碧女士的家庭背景说起。

编辑

一、农村妇女艰难生活,丈夫去世咬牙坚持

陶华碧出生于1947年,老家在贵州省湄潭县的一个穷苦小山村,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7个姐姐。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年幼的陶华碧,并没有因为年龄小得到父母的偏爱,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情况糟糕的时候,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因为生活太过艰难,陶华碧在成长的过程中吃了很多苦。生活的不容易,没有打垮陶华碧,反而让陶华碧变成了一个很坚强的人。

她知道父母辛苦劳作不容易,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年轻的陶华碧,跟着姐姐们一起去了外面打工,靠体力勉强挣一些钱维持生活。

那时候的陶华碧,跟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过一天算一天,很少会考虑自己以后要怎么样。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陶华碧的姐姐们,陆续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陶华碧也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在媒人的介绍下,陶华碧认识了一个在地质队工作的男人,他的年龄比陶华碧大了不少,收入水平也不是很高,遇到陶华碧之前,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孤单了好多年。

编辑

陶华碧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他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很快就跟他确定了关系。两人结婚的时候,陶华碧才20岁,她的婚后生活很幸福,很快就有了身孕。

丈夫很开心,一边照顾陶华碧,一边努力工作,希望多挣一点钱,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陶华碧知道丈夫不容易,只要自己能动,就尽量不麻烦丈夫。

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幸福地度过了好几年,他们的家庭,也从幸福的二人世界,变成了四口之家。

两个儿子的陆续出生,迅速消耗了这个家庭本就不多的积蓄,陶华碧丈夫的工资,却迟迟没有太大的变化,每个月只有30元左右。

单靠这笔钱的话,很难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陶华碧知道,单纯地向丈夫抱怨没有任何用处,只会让夫妻二人离心离德,想要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也出去找份工作,多挣一些钱,解决家里的燃眉之急。

因为需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陶华碧无法去普通单位上班,只能到处打零工,隔几天就要换一个工作地点,收入很不稳定,而且更加劳累。

丈夫很心疼陶华碧,更加努力地工作,结果因为太过劳累患上肝病,被迫住进了医院。昂贵的医药费,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吞掉了陶华碧一家的全部资产,而且还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编辑

丈夫的不幸患病,压得陶华碧整天精神恍惚,她做梦都在想,怎么才能多挣一点钱,为丈夫凑够医药费?

因为小时候太过穷苦,陶华碧没有上过学,只是勉强认识自己的名字,之前外出打零工,干的大都是体力活。她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给家人做饭,丈夫和孩子都很喜欢她做的饭菜,每次都是吃得干干净净。

陶华碧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厨艺,只是凭着本能去做饭,她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能卖多少钱,但是她已经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外出,拿着自己做的米豆腐和辣椒酱 到市场上卖。

她每天起早贪黑,经常累得腰酸腿疼,但是结果很不错,她靠着自制的食物,换来了不少钱,让丈夫接受了比较好的治疗。

遗憾的是,陶华碧的丈夫最后还是没有战胜病魔,被疾病夺走了性命。丈夫的不幸去世,给陶华碧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

编辑

二、开店维持生活,辣椒酱获得顾客欢迎

当时,很多人都劝陶华碧,最好找个靠谱的男人改嫁,单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很难照顾两个孩子,勉强坚持下去的话,以后说不定连吃饭都是问题。

陶华碧不愿意,原因有两个。第一,她之前为了给丈夫看病借了很多钱,现在改嫁的话,相当于找人帮自己还债,她不想拖累别人。第二,陶华碧觉得两个孩子还有些小,改嫁的话,孩子可能会被人欺负。

为了让两个孩子过上好日子,陶华碧一边照顾他们,一边摆摊挣钱,拿其中一部分还债,留一部分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

陶华碧精打细算,勉强坚持了一些年,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还攒了一笔钱,她靠着这些钱,在贵阳南明区开了一个很小的凉粉店,取名为“实惠饭店”。

陶华碧开的小店,挨着一个小学,每天都有很多孩子来她的店里吃饭,陶华碧总是笑呵呵地欢迎孩子们,来吃饭的孩子,哪怕是没带钱,陶华碧也会拿出美味的饭菜,以免孩子饿肚子。

看到某个孩子衣服破了,陶华碧还会主动问孩子,要不要帮忙缝一下?刚开始时,孩子们还有些不好意思,不愿意麻烦她,相处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彻底认可了陶华碧,亲切地将她称为“老干妈”。

陶华碧很喜欢这个称呼,每次听孩子们喊自己“老干妈”,都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陶华碧后来用“老干妈”这三个字当品牌名,跟那个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编辑

陶华碧在街边开的凉粉店,生意虽然不是特别好,但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她知道自己没文化,总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没有想过做多大的事业,只想守着这个小店,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就行,她后来专门做辣椒酱生意,完全是因为机缘巧合。

20世纪90年代,贵州省为了发展经济,开始大兴土木,修了很多楼房和公路,陶华碧开店的位置,正好被修成了主干道。

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为陶华碧的小店带来了很多顾客。陶华碧做的凉粉,搭配着她自己做的辣椒酱,吃着特别好吃,饭量大的人,经常要吃两三碗。

有顾客因为喜欢陶华碧家的辣椒酱,专门问她能不能单独买点辣椒酱打包带走?这时候,陶华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做的辣椒酱有多大商业价值,她不愿意让顾客额外花钱,很慷慨地送了一些出去。

有一天,某个顾客再次上门,一进店就问陶华碧,有没有辣椒酱,他想买一点带走。不巧的是,陶华碧之前因为家里有事,没有及时购买辣椒,所以没有制作辣椒酱。

陶华碧跟客人解释完,客人显得很失望,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直接扭头走人。这个顾客的异常反应,给陶华碧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她情不自禁地想,那些自制的辣椒酱,有那么好吃吗?难道说,这背后还有其他问题?陶华碧不愿意总是被蒙在鼓里,开始四处查找原因。

编辑

很快,陶华碧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她开的凉粉店旁边又开了几家凉粉店。一个热闹的区域,有多个同类型的店铺,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只是单纯的同行竞争,陶华碧不会特别在意,她无法接受的是,这几家新开的凉粉店,用的辣椒酱,都是她自制的。

陶华碧自制的辣椒酱味道很独特,她很容易就能认出来,绝对不会认错。陶华碧知道,几家同行用的辣椒酱,都是自己之前送出去的。

这些竞争者利用陶华碧的善良,从她手里获得自制辣椒酱,反过来抢走她的生意,而且一声招呼也不打,只顾自己的利益。这些人的做法很不厚道,陶华碧不喜欢他们,不再赠送辣椒酱。

三、办厂批量生产,靠质量赢得认可

旁边的几家凉粉店,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之所以能够吸引顾客,全靠陶华碧的辣椒酱。陶华碧不再提供辣椒酱后,他们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陶华碧的凉粉店,生意逐渐恢复正常,但很快就因为一些不太好的传言跌入谷底。

陶华碧很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好心人建议说,既然你的辣椒酱这么受欢迎,干脆批量生产吧,要是能大卖的话,挣的钱肯定比开凉粉店多。

陶华碧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立刻开始研究批量生产的事情。想要大规模生产一种商品,必须开办工厂,进行统一管理,这个过程非常麻烦,而且会消耗很多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亏得血本无归。

编辑

陶华碧知道办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筹划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

1996年,已经49岁的陶华碧,关掉了自己经营多年的店铺,在南明区的云关村,开了一个专门做辣椒酱的工厂。

当时,陶华碧的工厂规模很小,只有两间面积不大的小房子,厂里没啥机器,只有一些常用的厨具,他们生产的辣椒酱,都是手工制作的,每一瓶辣椒酱都凝聚着工人们的心血,需要精心制作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成型。

辣椒酱的制作步骤很麻烦,光是第一步就让很多人打退堂鼓了。这第一步并不困难,只是有些煎熬,制作辣椒酱的工人,需要把辣椒切成小块,然后用工具捣碎,过程比较容易,很快就能学会,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做。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辣椒有一点的刺激性,徒手切辣椒的话,手很快就会疼起来,那感觉极为难受,新来的工人们,干了一段时间,很快就开始抱怨,不愿意再去切辣椒。

已经年近50的陶华碧,因为不愿意耽误工作进度,亲自拿刀切辣椒,跟着大家一起干活。工人们看陶华碧这把年纪还能咬牙坚持,不由得有些羞愧,想方设法克服了切辣椒手疼的问题。

类似的事情,在陶华碧身上发生过很多次,制作辣椒酱的每一个环节,她都会亲自参与。她反复跟大家强调,做辣椒酱一定要确保质量,绝不能为了速度忽略品质。

编辑

陶华碧的自制辣椒酱上市售卖之前,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们需要找到大量的玻璃瓶,才能对辣椒酱进行封装。

为了找到足够多的玻璃瓶,陶华碧专门跑到当地的一个玻璃厂,恳求厂长给自己提供一些瓶子,厂长觉得陶华碧的订单量很少,不愿意跟她进行交易。

陶华碧用软磨硬泡的方式,跟厂长商量了许久,才让厂长勉强改变心意,从他手中获得了一批瓶子。

有了足够多的瓶子,工人们开始满怀期待地进行封装,陶华碧又犯了难。她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下子制作了这么多辣椒酱,该怎么卖出去,要是别人都不要那该怎么办?

陶华碧的辣椒酱大量生产之前,虽然已经凭着比较独特的口味,赢得了顾客的认可,但是那个时候她的辣椒酱还是无名产品。

陶华碧上门供货时,大部分商家表示,他们不知道陶华碧生产的辣椒酱是好是坏,不愿意从她手里进货。

陶华碧很理解商家们的心情,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她特别承诺说,商家可以先拿货,等辣椒酱都卖出去了,再给她结算货款。

编辑

部分商家认为,陶华碧很有诚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从她手里拿了一部分辣椒酱。不久之后,商家们惊喜地发现,陶华碧的辣椒酱特别容易卖出去,而且经常有顾客反复购买。

尝到甜头的商家们,开始主动联系陶华碧,希望她以后能够免费供货。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老干妈的名气越来越大,陶华碧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走街串巷自我推荐,只需要管好产品的质量就行。

四、艰难打假销量大增,本想颐养天年因儿子无奈出山

陶华碧跟别人交易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现款现货”,她不喜欢搞那么多弯弯绕,总是钱货两清。

她最在乎的东西,就是产品的质量,她能管得住自己,却很难管得住别人。老干妈辣椒酱畅销以后,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山寨货。

编辑

这些假货的质量参差不齐,打着老干妈的旗号招摇过市,严重影响了老干妈辣椒酱的口碑。陶华碧不愿意让别人糟践自己辛苦积攒的好名声,开始了艰难的打假之路。

陶华碧维护自己的产品合情合理,大部分假冒伪劣产品,在她的面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只有一个是例外,某食品公司利用特殊手段,提前抢注了“老干妈”的商标,让陶华碧的“老干妈”变成了“赝品”。

为了打败这个对手,陶华碧强势跟对方死磕,跟对方打了3年的官司,一路折腾到北京市高院。最后,陶华碧赢得胜利,败诉的一方,不仅注销了原本的“老干妈”商标,还给陶华碧赔偿了40万元。

陶华碧的强势态度,吓退了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成功地保住了老干妈的口碑,让老干妈的销量迅速攀升,很快就成了国内的知名品牌,但是陶华碧始终没有让企业上市。

有人曾问陶华碧,为什么不肯让公司上市,如果她愿意上市的话,老干妈的市值肯定很高,她自己也能赚很多钱。陶华碧表示,她觉得上市就是骗钱,这样的事情,她根本不会去做。

陶华碧踏踏实实做企业,本本分分做人,生意越来越好,但是她没有一直掌控企业,适时地把企业交给了两个儿子,她自己则是退居二线,准备颐养天年。

编辑

陶华碧已经上了年纪,本来不想操心那么多事情,结果两个儿子给她惹了麻烦。她退居二线后,老干妈的销量直线下滑,很多人都说,老干妈辣椒酱变了,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客观来说,老干妈辣椒酱的味道,确实发生了变化。陶华碧的儿子李妙行负责企业的生产后,为了节省成本,把陶华碧之前一直用的优质辣椒,变成了相对普通的辣椒,还取消了陶华碧坚持了十几年的人工酿制,改用机器大规模生产。

李妙行的操作,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产量,同时也让老干妈的销量一路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陶华碧的另一个儿子李贵山,拥有老干妈49%的股权,但是他的心不在自家企业里。他对医药和房地产等行业更感兴趣,经常拿钱对外进行投资。

李贵山跟合作人一起搞的楼盘,因为资金出现问题,变成了烂尾楼,他本人也因为这件事惹上了很大的麻烦,总是官司缠身。

编辑

因为两个儿子造成的问题,已经75岁的陶华碧被迫再次出山,帮他们收拾残局。

她重新掌管企业后,迅速更换原材料,又用上了原来的优质辣椒,而且还改变公司的规章制度,辞退了很多尸位素餐的人。

陶华碧努力地改变企业的现状,但是已经被损害的口碑,很难立刻恢复。陶华碧辛苦多年打拼的基业,不知道能不能守住?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需要时间来验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奇老干妈:26岁丧夫,49岁创业,一生只识三个字,如今却身价百亿
令人唏嘘!她们庞大的财富王国,原来都和丈夫的“抛弃”有关……
老干妈陶华碧,需要一个李佳琦
老干妈的逆袭史,值得99%创业者学习
70岁不愿退休的“辣妹子”,在贵州山沟里做出了亚马逊爆款
全面退网,被迫闭嘴!“愤怒”的老干妈,被年轻人上了一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