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味中药——肉桂
userphoto

2023.03.05 河北

关注

肉桂属温里药。

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干皮或粗枝皮)。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大暑节前将树皮割裂,立秋后剥离,刮去栓皮,阴干。根据品质不同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企边桂、板桂、油板桂、桂通等;以企边桂为最佳,生用。

【处方用名】

肉桂、桂心、桂皮、油桂、官桂。

【性味归经】

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主治】

本品为纯阳之品,能补命门之火,引火归元而益阳消阴。故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

1、补火助阳: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若致的微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尿频及脾肾阳衰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证,常配附子、熟地、山萸肉等同用。若治脾肾阳衰之证,可配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等同用。若下元虚冷,阴不制阳,虚阳上浮,上热下寒,症见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及脉微弱等。用本品可引火归元,常配山萸肉、五味子、人参、牡蛎等同用。

2、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有单用研末酒冲服,也可配当归、高良姜、吴茱萸等同用。

3、温通经脉:用于寒湿痹痛、寒滞经闭痛经及阴疽。治痹痛,常配羌活、秦艽同用。治闭经、痛经,常配当归、川芎、玄胡索同用。治阴疽,常与炮姜、麻黄、鹿角胶等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气血两虚,常以少量肉桂配入补益气血药中,以鼓舞气血生长。

【用量用法】

2~5克,入煎剂宜后下。研末冲服,每次1~2克,或入丸剂。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者及孕妇忌用。

【药效比较】

桂枝、肉桂同出于桂树,肉桂为桂树的树皮,桂枝为桂树的嫩枝。二者均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的作用。然桂枝作用较缓,长于发表散寒,主上行而同经脉;肉桂作用较强,长于温里祛寒,入下焦而补肾阳。

附子、肉桂二药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常相须为用。散附子辛热燥烈,为回阳救逆之要药;肉桂作用较缓,并能引火归元,温通经脉,鼓舞气血生长。

【参考资料】

《名医别录》:“主温中……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

《本草纲目》引张元素:“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

《本草纲目》引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药物成分:含挥发油(桂皮油)及鞣质、粘液质、树脂等。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酸醛,并含有少量乙酸桂树脂、乙酸本丙脂。

药理:桂皮醛有明显镇静、镇痛作用,桂皮油对胃肠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有中枢性和末梢性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肉桂(又名:玉桂)(樟科乔木)
肉桂和桂枝,是炖肉必备调料,更是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中药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肉桂
命门火 肉桂   加附子
【每周一药】第70期 •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之肉桂
肉桂《名医别录》师承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