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7年的一天,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裘锡...
1997年的一天,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裘锡圭,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叫蔡伟的地摊小贩写来的。裘锡圭看完信后,大吃一惊。

当时,裘锡圭发表了一篇叫《〈神乌赋〉初探》的文章,文章里他提到“佐子”一词,不明其意。

蔡伟在信中说出自己的见解。他说“佐子”,应读“嗟子”,即“嗟”,是叹词。

裘锡圭看到来信,认为蔡伟的解释很有道理。后来,裘锡圭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称蔡伟“其言甚为有理”。

裘锡圭对蔡伟非常好奇,自己搞学术多年,这个“佐子”,被对方轻松攻克。他很想认识一下“来头不小”的蔡伟。

裘锡圭很快给蔡伟回了信。

一来二去中,裘锡圭对蔡伟的人生脉络有了大概的了解。

蔡伟因爱好语文,严重偏科,理科成绩不理想。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失学后,日常靠摆地摊维持生计。

摆地摊时,有不少空闲时间。

他利用空余时间捡起古书,一页页阅读钻研。一天摆9个小时摊,可以利用4个小时看书。

他没钱买新书,就去淘旧书。隔几天,再去图书馆借一堆书回来看,不外借的,他就用手抄下来,他简陋的家里堆满了手抄本和笔记。

2003年,蔡伟在国学网上注册了账号,用“抱小”(志向小学)的网名,在上面发表一些少量的文章。

他发表的文章,裘锡圭不论多忙,都会抽空来看。看完就发出感慨:“他写的东西不多,很谨慎,难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看。”

裘锡圭惜才,他认为蔡伟不要把知识埋没,应该继续念书,去考研。蔡伟每每听到这些,都摇头拒绝,他说自己英语太差了。

恰在那时不久,蔡伟的妻子生了一场病。蔡伟只好告别地摊,转行蹬三轮车,赚钱维持生活。
蹬三轮车,要比摆地摊累很多,但相比也赚得多。

他把自己的遭遇,写信给当时有过交际的北大年轻学者董珊。

董珊得知他的困境,立马与导师刘钊教授和裘教授商量,如何才能帮助蔡伟。

裘教授一听是蔡伟的事,二话不说,热心帮忙。

恰好此时,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要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裘先生决定聘请蔡伟来做临时工作人员,参与编撰工作。

蔡伟得知这个消息,兴奋得睡不着觉。

蔡伟进入复旦后,成天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博士和教授们一起工作。

他虽然没有文凭,但他的工作能力,丝毫不亚于教授,甚至很多方面,比教授还要专业。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复旦教授都很惜才,他们不想人才浪费。于是,裘锡圭、李家浩、吴振武3位教授,想出一个法子,联名推荐蔡伟攻读博士。

有三位权威推荐,得到了教育部的特批。蔡伟得到了报考博士的资格。他随即参加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考试。

2009年4月23日,复旦大学把蔡伟列入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正是裘锡圭先生。

蔡伟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介高中毕业生,在37岁这年,收到了复旦大学发放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专业的博士生。

#头条##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年前,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三轮车夫为博士生,如今怎样了?
如何学习古文字?这里有两条路
当年38岁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成复旦大学博士,现状如何?
他是高中生,下过岗、蹬过三轮,38岁复旦特招读博,44岁入职高校
11年前,仅有高中学历的他,却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后来怎样
【引用】任何人的梦想 都有可能会成真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